學習1.0到學習4.0,4個學習階段,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2022-10-05     光醬語言研究所

原標題:學習1.0到學習4.0,4個學習階段,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人們總是說「活到老,學到老」,但是學習總是會讓我們覺得枯燥,無聊。但我們的一生卻沒有辦法擺脫學習,稍微不學習,內心總是會產生負罪感,其實這是我們身體的本能,人的大腦和身體,因為我的細胞也是隨時隨地地進行疊代

這個時候,有同學會說,我天生不愛學習,一坐下來看書就頭疼,是不是就不適合學習。其實不是的,事實上不適合的只是教條式的教學方式,我們會發現這類的同學,在別的方面有著超人的天賦,比如說我同學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成績非常一般,但是在電腦操作上卻有著超高的天賦,在高二的時候就獲得市級編程大賽前三甲,還有個同學的棋藝過人,所以說它的學習天賦只是表現在主流價值觀不太認同的方面罷了。這也就是為何身邊的朋友讀書雖然不怎麼樣,但是在別的方面卻有所建樹的原因。

那麼學習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過程呢?這裡就不得不說帕特里夏. 麥克拉根寫的《學習進化論》這本書,作者在書里告訴我們,學習也並非一塵不變的,是需要不斷疊代,不斷優化的。想要從低階的1.0變成高階4.0版本,是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

那麼作者又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她是麥克拉根國際公司CEO,著有《改變是每個人的事》《通過學習獲得成果》《有效的績效溝通》《參與的時代:對工作場所和世界的新治理》《權力的陰影:領導者的課程》等書籍,也正式因此成為領導力發展和複雜組織變革領域的思想領袖,她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改善他們的表現,在工作和生活中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

所以她對學習能力有很深的認識,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提升學習力。

01 | 學習1.0-學習4.0,到底指什麼?

在書中講解了學習的4個階段,

學習1.0時期:

這個階段的學習大部分都是在我們還沒發覺的情況下進行的,此刻的我們還沒有掌握語言,只能通過觀察周圍人,將自己的行為塑造的和周圍人相似,隨著語言和運動能力的提升,身體和大腦發育加快,我們獲得拓展說出環境,創造內心世界信息的本領,這也是我們形成最重重要的時刻,而且還會對我們產生重要影響。

我們經常聽到「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因為孩子是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再逐漸形成現在的性格和想法,所以說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2.0時期:

這個時期,我們會通過學習來獲得優異成績、考試過關、取悅某人。在腦科學研究中,在2.0時期,身體里的荷爾蒙變化讓我們很難專注學習,因為負責自制力和計劃的大腦前部,在25歲左右才能夠充分發育。這個時候我們更多的還是被安排學習,比如老師的安排,領導的安排等,這個階段基本上貫穿我們的整個青少年時期。

學習3.0時期:

過了青少年時期,這時開始沒人管束,成為自主學習者,我們需要的是自我引導和自我管理,而且和2.0不同,我們不再是需要通過信息吸收和分享來提高自己,而是需要通過親自解決問題和復盤來進行學習。

學習4.0時期:

學習4.0是學習2.0和學習3.0的升級,也是質的飛躍,它對我們的學習和人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學習4.0能夠幫助我們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習力,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裡提升自己,生存下來。只有擁有了學習4.0的能力,才能夠讓我不停地終身學習~更好地理解發生在世界及我們身邊的信息領域中的深刻變化對學習的意義,你有望獲得更多的提升。

02 | 4.0學習者的七大技巧

既然我們想要成為4.0學習者,那麼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

1、聽從內心的學習需求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學習?那是因為我們總是的被告知「應該」要學某件事,事實上,這樣的逼迫反而會消滅掉我們學習大部分的熱情,本來一件事情,我們本來很有興趣的,一旦被人要求,熱情頓時被澆熄滅。

就比如我本來非常喜歡手繪,雖然畫得非常爛,但還是很認真學習和練習,但是我們領導知道了,就希望我給公司畫吉祥物,畫表情包,一聽到這,突然就不舒服起來,也不想畫畫了,總覺得它占用了我的時間。也因此對畫畫這件事漸漸失去了興趣。

作者告訴我們,當自己事情本來是喜歡的,不因為別人的要求或外界的干擾,而對事情失去原有的興致,要學會排除干擾,遵從自己的內心將事情做下去,如果本來不喜歡,卻為了成為別人口中的樣子,同樣是很難有所成就。

就如稻盛和夫所言,我們要學會傾聽自己心底的聲音,等到開悟之後,你會發現做事就會更容易成功。

2、創造未來願景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動力不足,其實是因為看不到學習的前景,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為自己營造一個願景,讓我們的學習變得有意義,讓它有價值感,而且我們不要太過拘泥於個人的利益得失,而是要放眼大局,因為一旦被得失心所操縱,我們就很難靜下心去學習新知識。

3、廣泛搜索最佳學習資源

學習時,遇到瓶頸,難免會產生懈怠情緒,導致放棄。如果想要自己有所成,那麼我們就需要廣泛搜索最佳的學習資源,讓學習不斷突破。只有當我們每天都有收穫,我們自然而然地會更加有信心,才能夠更加全身心的投入。

4、開創學習道路

如果我們總是將自己困在舒適區,每天做著自己熟悉的事情,做久了也就會覺得煩;同樣的,相同的小成就刺激也讓我對它的感知也一點點消磨,最後也沒了感覺。所以我們要開拓屬於自己的學習道路,因為在這樣未知的領域,我們才能夠不斷的獲得成就感,也會讓我們覺得這是我一個人的事,從而更加容易讓我們身心投入。

5、開採學習真金

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學會單純地享受學習的快樂,如果學習的恭喜能夠產生價值,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受益,有所收穫,這會更加激勵我們去學習和創造。

6、保持學習動力

一直勤奮學習,我們也是會覺得累的,所以在學習到一定階段,我們不妨停下來,整理自己的行囊,學會去總結收穫,用成長性思維看待自己,不斷改變和突破自己。

7、從學習模式遷移到行動模式

學習的時候,我們從無知過渡到有知,但學習終究只是理論,如果沒有驗證其正確性,那麼也就只會白白被消磨了時間,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嘗試著努力學習,從行動力獲得反饋,將理論用到實踐中,將自己所學所感付諸實踐,想想成就感也不自覺得油然而生,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

03|4.0學習工具包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作者給我們提供了工具和框架體系,讓我們提升自我管理。比如思維筆記,利用三種筆記方法,幫助我們搭建知識關聯,讓我們不僅能夠學習到知識,還能夠更加成體系。

1.筆記圖表——通過關鍵主題,在不同的想法之間建立關聯。

2.直觀圖——進行高級的信息處理,幫助我們尋找到更深層的模式

3.個人學習翻譯器——幫助我們更好的安排我們自己的人生計劃。

除此之外,書中還介紹了很多實用的工具,通過這些工具,可以讓我們的自我學習能力進行提升。

《學習進化論》的作者認為「世界和我們都在變化,為了跟上世界的變化,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學習的前提是聽見內心的學習需求,將未來與現在關聯起來。激發內心的渴望,為我們的學習行為注入源源不斷地動力,成為一名終生學習者,我們就能不斷地提升自己,創造可預知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881b7a70ad397d20bc767b7b372e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