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項精進:管理經營企業必須要知道的6條法則

2022-04-17     光醬語言研究所

原標題:六項精進:管理經營企業必須要知道的6條法則

不得不說,這3年的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工作都帶來了巨大影響。大環境的巨變、市場的低迷也讓很多企業不堪重負。

中國網際網路大廠自2月以來頻頻傳出裁員的風聲,「阿里裁員」「騰訊裁員」等均登上熱搜;我身邊的中小企業也面臨著破產,自己家的家族企業也因為市場低迷,銷售不出產品而不得不申請倒閉。

這難捱的三年也讓我們意識到了,經營企業並不簡單,仿佛在波濤洶湧的大海里泛舟,稍有不慎就將船毀人亡。這時就不得不提我前公司一直在推崇的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他指出企業猶如船隻,管理者就是船隻的掌舵人,企業能夠走多遠和領導者的各項能力是息息相關的。身為著名的企業家,他創辦了非常有名的京瓷集團,自1959年成立以來,創下了50個年度內不曾虧損的超強紀錄,甚至在1997-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1-2002年網絡泡沫破裂、2008金融危機,很多企業幾近破產,京瓷卻都能夠順利地度過難關。不得不說稻盛和夫先生有著自己獨到的方法和見解。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六項精進》,就是稻盛和夫先生把自己的創業經歷和思考總結娓娓道來,向廣大企業的管理者們提供了一條如何更好經營企業的思路,並且提供了六條具體、有效、可複製的指導法則。

第一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在書中提到的「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表達的就是要我們「竭盡全力、拚命工作」,他指出想要經營好一個企業,讓人生幸福美滿,這都是比不可少的。

很多人總是覺得只要我們升至高位,只要企業穩定,我們就可以輕鬆舒服了,稻盛和夫先生卻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他說做不到勤奮工作,那麼企業經營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水中月,鏡中花,一輩子都沒法實現。

很多人會說李佳琦、薇婭還有很多網紅也是踩著風口才能夠達到現在的成就,如果選擇的方向不對,所以方向比勤奮更重要。

但是你們知道李佳琦在職業生涯之初,白天擔任彩妝師的工作,晚上下班後還要直播,一人獨自負責產品文案寫作與貨物整理所有工作,工作時長超過15小時。而且前三個月,直播並不順利,觀看人數較少,讓李佳琦一度想要放棄直播生涯。但在經紀人的勸說之下,李佳琦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從那之後,直播的觀看量才逐漸有了起色。如果沒有前期的努力工作和奮鬥,我想李佳琦也很難成為「口紅一哥」,我們總是看到人前的光鮮亮麗,但是總是卻忽略了人家背後的心酸和苦楚。

就像稻盛和夫先生在書中說,在他27歲時創辦京瓷公司,常常從清晨工作至深夜12點,甚至凌晨一兩點,並不是因為他精力過剩,而是受到舅舅的啟發:即使文化程度低、不懂財務會計知識,沒有經營理念,但憑著日復一日地勤奮努力工作,賣菜也能獲得豐厚回報,所以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工作呢?

作為企業管理者,我們首先要做到讓自己工作勤勉,努力為公司創造價值,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實現企業的宏願,創造個人的幸福生活。

第二項、要謙虛,不要驕傲

很多的企業老闆隨著自己的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漸漸地也開始變得傲慢起來,比如我覺得我們現在的領導就每天一副「我是龍頭企業」的傲慢,這個對於企業是非常致命的。

毛主席也曾經說過「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所以我們在進行企業經營的過程中,無論現在是默默無聞的小企業,還是已經變成龐然大物的上市企業,都要求作為管理者的我們始終保持謙虛的狀態,畢竟謙虛也是生而為人的重要人格因素。

正所謂,滿招損謙受益。所以保持謙虛的心態,在經營的過程中,要對員工、客戶、交易對象等利益相關者都能夠表示出尊重,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蒸蒸日上,不至於走下坡路。

第三項,要每天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也就是要求我們每天都要多次進行自我反省,看看為別人做的事是否盡心竭力,與朋友交往是否誠心誠意,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

當然進行企業運營也是相同的道理,想要自己的企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那麼我們就需要磨練自己的靈魂,提高自己的心性,耕耘並整理自己的精神家園,抑制內心裡邪惡的自我,讓善良的真我不斷成長。

第四項,活著,就要感謝

稻盛和夫先生說過,我們要學會對身邊的一切表示感謝,因為人不可能隻身一人活在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再說人作為社會性、群體性的動物。我們總是免不了進行和人接觸,所以說當你對任何事情都表達了感激之情,那麼你的心情也會變得輕鬆和開朗,聽的人也會覺得舒服,自然而然之間,你們也就營造了一種和諧快樂的氛圍,這樣不僅自己只能夠開開心心,還將正能量傳遞給了對方。這樣的情況總比滿腹牢騷,抱怨生氣來得好得多。

正所謂「飲水不忘挖井人」,懂得心懷感恩,常常表達感激,嘴邊常掛「謝謝」,路能走得更寬更遠。

第五項,積善行,思利他

「與人為善,善有善報。」稻盛和夫先生堅信與人為善,那麼不僅僅是當事人,家人、親戚也能獲得好報。所以他提出做人就要有利他之心,用親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你會發現它能夠帶給你莫大的幸運。但作者在書中也講到了借貸的問題,來告誡我們雖說要日行一善,但是要區分「大善」和「小善」,「小善」是不論事情緣由就答應給出的幫助,而「大善」是要真正站在為對方考慮的基礎上而做出的幫助。有的時候做到「大善」反而更加難能可貴。

當然「積善行,思利他」也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老師指導學生,雖然明知學生可能會犯錯,但這是學生成長的必經過程,因此也放心放手讓學生大膽去做。還比如父母教育孩子,雖然明知孩子自己步入社會會面臨各種複雜的人和事,但這是孩子獨立成人的必經過程,因此父母只在背後給予默默的關注和支持,而不會代替孩子做各種決定。

第六項,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最後就是我們要學會忘掉失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擔心、煩惱、失敗等,本就是人生的常事,如果讓自己囿於這種情感中,沒有辦法從中超脫出來,如果過分糾結這種感性的煩惱,那麼我們就很難能夠有所突破,每個公司總是會收到外界的負面反饋,如果我們無法去面對挫折和失敗,那麼我們就會失望、痛苦。這就要我們直面事實,不沉湎於過去,收拾心情再出發,才能夠從谷底中出來。

正所謂那些不能打倒你的事情,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從稻盛和夫的成功經歷和他學員的成功故事中,也讓我們知道了,只有不斷做好六項精進,讓自己心智更加成熟,行動更加勤奮,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0e630a488fe057e634fc73e1222ff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