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成龍大哥從影數十年來最高光的一年。
卻也成為他演藝生涯步入下坡路的「分水嶺」。
這一年春節檔,由他主演的動作喜劇片《功夫瑜伽》上映,以17.48億元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國產片內地票房榜季軍。
同年2月27日的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典禮上,成龍又拿到了代表華人影星最高成就的終身成就獎。
隨後,9月30日上映的動作片《英倫對決》,以紮實的劇本,和成龍本人的搏命表演,收穫眾多好評。
豆瓣7.0分雖不算高,卻已是成龍自2009年的《新宿事件》之後14年來口碑最好的電影。
然而成龍在電影圈的好運氣,也在這一年結束了。
其後成龍主演的《機器之血》、《解憂雜貨店》、《神探蒲松齡》、《龍牌之謎》等片,皆遭遇口碑與票房雙雙慘敗。
即使投入巨資精心打造的《急先鋒》趕在2020年國慶檔上映,也因故事老套遭遇一片差評,最終票房僅有2.94億元。
這次失利,一度讓成龍緩不過氣。
在其後的2年多時間裡,他客串小片,參加綜藝,扛著大刀代言網遊。
但新電影就是遲遲不見蹤影。
好不容易等到今年內地院線復甦,成龍壓箱底的「半自傳」電影《龍馬精神》也被拿了出來,但票房依舊止步2.1億。
到了今年7月底,成龍另一部新片《狂怒沙暴》,也宣布上映。
這部影片其實早在2018年便已拍攝完成,從題材故事看,有點《戰狼2》的意思。
但影片的命運,卻與《戰狼2》天差地別。
不僅拍攝過程中歷經種種挫折,如今終於問世,卻還是無緣內地,只在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國上映。
隨後,影片又被直接賣給了Netflix。
客觀來說,這部電影在Netflix上線後,確實走勢很猛。
累計播放量達到4560萬,連續2周占據Netflix電影榜第一。
很多看過電影的網友都為成龍感到可惜,就電影的觀感來看,這已是他在《英倫對決》之後,觀感最好的一部電影了。
但也許是拍攝的過程經歷變數太大,電影呈現出來的質量,還是有些令人一言難盡。
一、
先說優點
2017年,吳京自導自演軍事動作題材大片《戰狼2》。
硬漢電影的風格,56.81億元票房,令所有人為之矚目。
《戰狼2》一出,圈內其他的動作影星,也坐不住了。
很快,趙文卓就拍了《反擊》;安志傑拍了《緊急營救》;張晉拍了《狼群》;于榮光拍了《狙擊手:逆戰》。
基本上都是投資少、成本低、小打小鬧的網大。
成龍當然也沒閒著,他的野心無疑更大。
2018年,《狂怒沙暴》開始籌備,初始投資達8000萬美元,按照2018年的平均匯率折算,相當於人民幣5.5億元。
導演斯科特·沃曾拍過《極品飛車》,在好萊塢也算小有名氣。
成龍還力邀請好友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加盟主演,兩人還拍了一張合影,讓全球影迷翹首以盼。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
也許是史泰龍看過劇本後心裡沒底,電影還未開拍,他就退出了這個項目。
片方很快又找到約翰·塞納(趙喜娜)代替史泰龍的位置。
在皮哥看來,這步棋倒是走對了。
趙喜娜不僅比史泰龍更年輕,身材魁梧、形象更好。
他的身手也是不需要懷疑的,還能操一口流利的中文。
且趙喜娜自帶喜感,又很會搞笑,與成龍的喜劇動作片風格也很搭。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中東某國,主線就是「撤僑」。
中資的緣泰石油公司,在中東建了一個煉油廠,因受到傭兵的攻擊和包圍,煉油廠的498名工人及家屬決定撤離。
羅峰(成龍飾演)率領的私人安保小隊,就負責用大客車將這些人轉移到安全區域。
另一方面,大反派歐文·帕多克(皮魯·埃斯貝克飾演)領導的傭兵部隊,想要竊取煉油廠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石油。
但他需要先得到密鑰,密鑰就掌握在工廠營運主任程教授(蔣雯麗飾演)手上。
於是傭兵部隊襲擊了羅峰的車隊,綁架並帶走了程教授。
退役傭兵克里斯(趙喜娜飾演)也是這支傭兵部隊中的一員。
他加入這個團伙,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多賺些錢,以解決自己村子的喝水問題。
可事後歐文卻翻臉不認帳,不僅沒有如數支付佣金,還把克里斯的弟弟亨利殺害了。
之後的劇情,相信不用說大家也能猜到。
為了替弟弟報仇,克里斯決定和羅峰聯手,一起回煉油廠救出被傭兵部隊綁架的程教授和石油工人,保護石油資源不被竊取,阻止歐文的陰謀。
當然,觀眾也期望看到成龍與趙喜娜的對手戲,因為兩人都很有喜劇天賦。
片中趙喜娜大秀中文,成龍也與他相互嘴炮,拿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進行調侃。
印象比較深的笑料,就是趙喜娜把「私人安保公司」說成了「死人安排公司」,引起成龍一陣嘲笑。
成龍擅長將喜劇色彩融入武打動作中,這方面趙喜娜也能做到完美配合。
畢竟他是WWE拳手出身,對動作編排相當熟練。
一些搞笑的動作,都是成龍電影的老路子,也勾起我們對「成龍電影」的回憶。
比如扔彈匣,是否讓你想起《飛鷹計劃》了呢?
成龍和趙喜娜的互動,是電影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
而皮哥比較喜歡的另一個亮點,就是片中飆車追逐戲和爆炸大場面的編排。
與成龍式飛車場景不同,能看出導演斯科特·沃竭力在模仿《瘋狂的麥克斯4》,也拍出了飛沙走石的視角效果。
斯科特·沃以前拍過《極品飛車》,還是懂大場面的。
高潮部分,噴射大卡車撞毀油罐車的場面,也拍得驚心動魄。
這些動作場面還是很有看頭的,前提是不考慮趙喜娜為什麼從飛出車窗後一點傷都沒有。
能看出導演有認真在拍,成龍和趙喜娜也有認真在演。
從觀感來說,它稱得上是《英倫對決》之後的「成龍最佳影片」。
二、
再說缺點和遺憾
但除了上面提到這些優點之外,電影其餘部分暴露出來的毛病,也非常明顯。
最大的問題出在劇本上。
情節之間的過渡很生硬,缺乏必要的鋪墊,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沒能得到很好的塑造,行為也就缺乏邏輯性。
比如片中的女主角羅小玫(馬心瑞飾演),與羅峰是父女關係,兩人「失散多年」,有難以化解的誤會和矛盾。
由於父親羅峰忙於工作,對家庭缺乏照顧。
羅小玫的母親去世時,這個父親甚至都不在身邊,因此她對父親羅峰算是怨恨到了極點。
但隨著劇情的推進,並沒有看到這對父女有什麼交流和互動,或者解開心結。
但他們之間的矛盾,莫名其妙就化解了。
這段「父女情」劇情的設置,與成龍今年的新片《龍馬精神》中的情節如出一轍。
有些人猜測這是成龍有意為之。
現實中他對私生女吳卓林的不聞不問,也許只是表象。
他希望通過電影表達作為父親的關切和歉意。
當然這種解讀是否正確,只有成龍自己知道。
克里斯和弟弟亨利之間的「兄弟情」,同樣缺乏描寫,顯得非常虛假。
前一秒克里斯還在為弟弟被害憤怒不已,後一秒回到村子裡,他就和一群小孩玩得忘乎所以。
臉上絲毫看不出有多傷心,且直到最後也不見得,他對大反派歐文有多怨恨。
除了這三人之外,影片對其他角色的塑造,就更是敷衍了。
蔣雯麗飾演的程教授,只是出來露個臉,念完台詞就走。
王振威、侯明昊、龔俊、陳靖可等一幫小鮮肉戲份更少,也都只是打醬油,台詞都幾乎沒有。
節奏的控制上,更是「災難級別」的。
導演似乎不懂得營造緊迫感,劇情的推進總是不緊不慢。
主角的臉上似乎寫滿自信,就算迫在眉睫,也能從容應對。
這種節奏下,104分鐘的電影,讓人感覺十分漫長。
也許有人會說,成龍的電影,還在乎什麼情節?
那我們來看武打戲。
眾所周知,「成龍電影」的招牌,是其獨創的「成龍式打鬥」。
我們想看到的,也是那些帶著成龍標籤的打鬥場景。
回顧以往那些經典片,《醉拳2》中成龍與盧惠光在煉鋼廠的拳腳大戰,將傳統武術的千變萬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是誰》中成龍以一敵二,先拼拳,再拼腳,抽領帶、扯衣服、以及對場景與道具的利用,龍家班獨特的打鬥編排,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
但這些都是90年代的東西了,現在的成龍已經是60+的老人,早已經打不動了。
很多難度較大的動作,都不得不用替身來完成。
而近身搏鬥動作的編排,也只能儘量簡單,「成龍電影」的那些炫酷打鬥,早已看不到了。
其實皮哥覺得,即使成龍打不動,還有趙喜娜嘛!
與其他好萊塢動作明星不同,趙喜娜在WWE打拚過,很多別人做不到的高難度動作,他都能輕鬆完成。
就拿趙喜娜主演的DC劇《和平使者》來講,劇中他有很多場近身打鬥戲,都打得有板有眼,甚是好看。
但導演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也沒有為趙喜娜編排更多的動作戲,反而打得比成龍還要少,這是電影最大的敗筆。
特效方面,雖然皮哥上面已經說了,大場面拍得不錯,但也暴露出CG特效粗糙的毛病。
電影開頭出現的煉油廠,很明顯就是綠幕+假景,一些設備甚至能看出複製粘貼的痕跡。
大卡車車內的場景中,摳圖痕跡十分明顯。
用CG做出來的沙塵暴,沙粒打在演員的臉上,演員們甚至眼睛都不用眨一下。
這些五毛錢特效,都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部投資高達5.5億元的電影。
三、
未來還有20部影片要上映?
我們不禁要問,這部電影當初宣稱的8000萬美元(摺合5.5億元)投資,到底去了哪裡?
其製作方唐德影視到底經歷了什麼,才令電影最終只能賣給Netflix,以慘澹收場。
皮哥在網上找了很久的信息,才大致了解了情況。
電影在2018年立項,剛開始片名叫《守護之戰》,以主演成龍和史泰龍的影響力,輕鬆拉到8000萬美元的投資。
當時市場的預測十分樂觀,還有人宣稱這會成為成龍最賣座的電影。
但後來史泰龍由於對劇本的不滿而退出,片方就找來趙喜娜接替他,並於2018年6月19日在上海舉行了發布會。
但就在電影拍攝期間,唐德影視投資的電視劇《巴清傳》(後來改名《嬴天下》)就出事了。
這部投資高達5億的史詩大劇,因其主演被封殺而慘遭撤檔並雪藏,至今播出日期仍然「待定」。
受此影響,《狂怒沙暴》的投資方資金鍊斷裂,其製作也遭遇停擺。
有消息說最後是成龍自己掏腰包,才讓電影起死回生,完成了後期製作。
電影完成之後,唐德影視就將其版權賣給了XYZflims公司,由這家公司負責發行工作。
XYZflims公司很快搞定了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愛沙尼亞、新加坡、土耳其、俄羅斯等幾個國家的上映,並於7月28日在Netflix上線。
由於XYZflims公司並沒有在中國內地發行的打算,這部成龍「生涯投資最高」的電影,竟與我們內地市場無緣。
雖說透過網絡,我們還是能看到這部電影,但無法在電影院看到,心中難免會不是滋味。
回到文章的開頭,2017年拿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成龍,走上了人生的最高峰。
但當他接過獎盃的那一刻,似乎也正是對他的演藝生涯「蓋棺定論」的一刻。
成龍在電影圈賴以生存的「法寶」,肯定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的招牌武打,以及他對動作電影的革新和創造。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打鬥早已力不從心,動作越來越簡單,也就漸漸失去了那件「法寶」。
皮哥在以前的文章中也說過,不是這個市場不再需要動作片,而是這個市場不再需要「成龍」。
已過耳順之年的成龍,做不了以前那些難度高的武打動作,也不可能再冒險去嘗試那些危險的特技鏡頭了。
他慣用的那些武打老套路,觀眾也早已經看膩了。
再加上成龍自身的眼光及判斷,即使有《瞬息全宇宙》這樣的項目找上門,也會失之交臂。
而一些明顯不靠譜的公司找上門,即使有像《狂怒沙暴》這樣的大製作,最後也只是落到慘澹收場。
在豆瓣上查找成龍未來的片單,竟有多達20部。
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電影續集,如《十二生肖2》、《尖峰時刻4》、《新警察故事2》、《傳說》、《急先鋒2》、《功夫夢2》、《上海正午3:上海破曉》等。
還有一些名字很吸引人的如《七小福》、《熊貓特工》、《保鏢故事》等。
從這些都能看出即使快要到70歲了,成龍仍然不知疲倦。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我們能夠理解作為「華人之光」,成龍在演藝生涯暮年的無奈與不甘。
但如果成龍找不到能夠支持他繼續走下去的新路子,皮哥覺得他不如退居幕後,或者乾脆退場,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的後輩。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