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智庫專利報告:持牌消金科技實力比拼,馬上消費專利數占半壁江山

2023-10-09     零壹財經

原標題:零壹智庫專利報告:持牌消金科技實力比拼,馬上消費專利數占半壁江山

圖源:通義萬相

來源 | 零壹財經

作者 | 張倩茹

「消費金融不僅要有金融的本質,還要有科技的內涵。」

從2010年首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獲批至今,已經過去十三年。

十三年來,有繁榮,有低谷。而科技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消費金融行業的面貌,重塑著消費金融行業的生態體系與發展格局。

在科技迅速迭變的時代,如果不想「被改變、被重塑」,那就要轉換攻守位置,主動擁抱數字科技,順應數字化浪潮,內外協同向前跨越。

今年上半年,持牌消費金融行業業績呈現恢復向好態勢。零壹智庫統計20家數據披露較全的消費金融公司財報發現,整體業績普漲,其中12家實現營收、凈利潤同比雙增長。從盈利角度看,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馬上消費仍處於第一梯隊,凈利潤均超過10億元。

業績整體向好的原因,除了政策暖風之外,各機構推進數字化轉型降本增效,通過科技進行服務創新和降低經營成本等也是重要因素。

當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道必答題,但從何處切入值得探討。發展至今,我國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 科技創新現狀如何,專利布局策略有何異同,科技成果是否落到業務實處,這是本文探討行業發展狀況的重要著力點。

01

從支撐發展到主動賦能

持牌消金科技戰略「攻守轉換」

在國家戰略和技術發展的雙重驅動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消費金融煥發新生的重要驅動力。相對於銀行、保險、證券等其他傳統金融業態,消費金融機構對科技自主創新更為重視。

這首先是因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誕生和運營之初,趕上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次,消費金融機構運行本身依靠技術驅動,需構建牢固的數字底座。此外,消費金融行業重視科技自主創新,也是消金機構擴容+監管趨嚴+高質量發展要求背景下「破局」的需要。

從戰略層面看,眾多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快速應對轉型需求,將科技創新上升為重大發展戰略。以馬上消費為例,自成立以來就堅持以科技為驅動,走自主產研的發展戰略,目前已自主研發1000餘套核心技術系統,為營銷、風控、運營等業務賦能,構建了覆蓋業務全流程的數字化閉環。

背靠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的螞蟻消費金融也是厚植「科技基因」的一個典型,以技術立身,靠資本端的助力,使其具備強大的內生增長實力,同時也注重對外輸出科技,藉助「開放」來實現消費金融服務能力的延伸。

02

科技投入:下好「先手棋」

馬上消費專利價值居首

從策略層面看,堅持自主研發、探索前沿技術,共同為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夯實科技根基。

隨著消費金融行業行至分化階段,行業玩家普遍更加注重自主研發實力的修煉與提升,從技術追趕向前沿引領邁進,在科技投入、科技人才建設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據了解,馬上消費過去八年在科技上已經累計投入超31億元,目前技術研發人員占比超過70%。其董事長趙國慶在一本為八周年出版的內部書籍《創業之路》中回憶道,公司首筆自主研發經費3000萬元就是他個人自掏腰包,這也印證了馬上消費「創業之初就立志打造以科技為驅動的金融機構」。

科技投入大,科技研發成果也相應持續「湧出」,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就是最直觀的一個體現。

根據零壹智庫發布的 報告,截至2023年9月19日,在31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有22家合計公開披露了1962件專利。其中,馬上消費公示的專利956件,占行業總量的48.8%,居行業首位。

不只是專利數量,在專利價值上,行業第一也是馬上消費,達到1160萬美元;其次是招聯消金與南銀法巴消金,專利價值分別為297萬美元以及235萬美元。

相比於專利等科技硬實力,消金APP應用更像是「看得見」的科技力。作為消費金融公司線上運營的重要載體,消金APP的業態也是窺見機構科技力的重要窗口。

根據零壹智庫發布的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已開業31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共有27家共上線了42款APP,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款。

從整體評分來看,消費金融公司APP活躍度平均分為3.87分,僅有馬上消費旗下的安逸花APP表現較為突出,超過8分。安逸花APP以總分8.48分名列第一,招聯金融APP以6.11分位居第二,兩家連續三次穩居行業前兩名。

此外, 不少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將「下好先手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選擇與各大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研究、探索前沿技術。

據了解,目前至少有8家消費金融機構與高校共建實驗室,並基於共建實驗室的研究向人工智慧、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前沿技術進行深入拓展,加速科技研究成果轉化。

據零壹智庫梳理,馬上消費已聯合浙江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等19所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實驗室、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螞蟻消金繼續深化與重慶大學的專項合作,共同研究反欺詐聯合建模、AI生成技術等領域,突破人證識別難題。

03

科技成果轉化:以數字化打造消金新業態

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行至深處,對科技的轉化價值要求越來越高。而如何規避技術「掛空擋」,檢驗科技是否落到實處,得讓業務來說話。

從管理賦能角度來看,底層技術的深入應用,能夠賦能智能獲客、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運營等諸多消費金融業務場景,達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從專業賦能的角度來說,優化客戶體驗非常重要。例如,馬上消費發布的首個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鏡」,將AIGC技術投入實際使用,賦能智能營銷、智能客服等金融業務環節。天鏡擁有彙集智慧、喚醒知識、眾創價值、數字分身四大核心能力,不僅能幫助客服搭建溝通順暢的「直通車」,還能解決員工在提取、利用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文檔中的數據資料的痛點,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提供金融服務。螞蟻、小米等巨頭競逐AIGC大模型,也為旗下消費金融機構(螞蟻消金、小米消金等)重點賦能其在消費金融領域場景的應用。

從社會賦能的角度來看,消費金融機構應當以科技手段助解鄉村振興、綠色金融以及消費者保護難題,讓科技成果真正惠及普通大眾。

例如,平安消金打造覆蓋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的智能管理平台,截至2023年6月,平台累計提供智能解決方案服務近340萬人次,客戶意圖識別準確率達95.39%。

再例如,馬上消費建立鄉村振興數字化賦能中心,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在環境監測、種養殖業、產品溯源等領域的應用。

04

小結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不僅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同樣也推動著消費金融行業持續向上發展。數位技術的不斷疊代,使金融業創新或主動或被動地再次提速。

對消費金融行業來說,隨著AI的加速滲透,業內機構的轉型與發展對科技創新的依存度將越來越高,只有主動求變,並將「變」落到實處,才能「走得遠」和「走得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6d4647d64f33a252987d6015b4874c6.html

新基建下的蛋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