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縱觀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出了多少的英雄豪傑,他們或許英年早逝令人惋惜,或終成一代梟雄留下萬世美名。
但若是真的說到流芳百世的傳奇人物便也只有七人而已:其中袁天罡排第三,諸葛亮第六,那麼第一究竟是誰呢?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神機妙算諸葛亮
我們首先來看看排在第六位的諸葛亮,三國時期三足鼎立,這三個政權誰也奈何不了誰,就這樣一直僵持數年。直到蜀漢政權的劉備因病去世,這一局面才開始改變。
不過雖然劉備離世,但蜀漢還有一個忠心耿耿扶持新主的諸葛亮,劉備離世前曾拉著諸葛亮的手託孤,並稱若是將來情況緊急,諸葛亮可以取代劉禪的權利。
可面對這巨大的誘惑和權利,諸葛亮依舊能夠做到忠心不二,對內沒有培養自己的班子,在自己死後將權利盡數的歸還給了劉禪。這是忠君,所以他的風骨也一直被後世敬仰。
而對外,當年蜀漢自劉備死後國力遠不如其他兩個政權強大,尤其是曹魏,但在諸葛亮的計策下,蜀漢不但是主動進攻的那一方,甚至屢屢將曹魏打的抬不起頭。
也許有人會說,正是因為諸葛亮的大肆進攻,才讓蜀漢後繼無力,以至於在他死後就如同一盤散沙,早早的亡國了。
但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說,當時的三國政權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就算蜀漢肯和平,只怕曹魏也是不肯的。到時候蜀漢就從進攻方變成了防守方,局面更加被動,死於安樂,或許會更早亡國!
所以諸葛亮的背水一戰,甚至能與曹魏抗衡數十年,這不僅是他能力的表現,也是他甘願為了蜀漢冒險背上千古罪名的決心。由此諸葛亮無論是能力還是風骨上,傳奇人物有他一席都是沒什麼問題的。
一代天師袁天罡
那麼諸葛亮排第六,想必他之前的人就更加深不可測了,這裡就要說到排行第三的隋末唐初的天文學家袁天罡了。
若說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只是在於行軍打仗的計策部署之間,那麼袁天罡依然可以稱得上是半神了。
此人出生平凡,卻十分精通相術,無人知曉其師從何人,只知道他的本事十分之大。
而其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來給武則天看面相了,當時的武則天生性調皮,於是故意裝成郎君的模樣讓袁天罡來為其看面相。
誰知袁天罡瞧見後竟是大驚,稱武則天將來定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若是個女子,便可為天下主。
這句話一出大家都愣了,不過此事太過驚世駭俗,因此誰也沒有當真,可若干年後,這則看似荒唐的預言竟然成真,由此可見袁天罡的本事絕不是胡說。
到了晚年時期甚至唐太宗都請袁天罡為其看面相,就更何況朝中的大臣們了,更是將他奉為神砥。
一日,一個朝臣突然問他:「您如此神通廣大,可算過自己會做什麼官」,但見袁天罡淡淡一笑到:「我的壽數已盡,今年四月份就會死去」。
果然到了四月份的時候袁天罡真的去世了,對此大家也是議論紛紛,有很多人認為這是袁天罡在人間修行結束,回到天上繼續做神仙了!
不過無論傳言如何,袁天罡相術的本事實在了得,因此以半神之姿排名第三也是情理之中的!
其他四位傳奇人物
除此之外還有與朱元璋共同打天下,排名第七的劉伯溫,當年朱元璋還只是一方霸主時他就跟隨朱元璋,為其謀劃平定張士誠等人反亂,以及討伐中原的事宜。
可以說若是沒有他,朱元璋的天下要晚十年才能打下來,所以那時在民間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還有結束了秦末紛亂排名第五的漢朝名將張良,他乃是劉邦愛將,在劉邦參與鴻門宴時,極力勸誡劉邦言辭要懇切些,讓項羽警惕,同時暗中收買了項羽的伯父。如此讓劉邦在鴻門宴順利脫身。
也是劉邦稱帝的得力功臣,且晚年時期劉邦寵愛戚夫人和皇子劉如意,他依舊能夠堅定的支持呂皇后所生的嫡長子劉盈登基為帝,並且不戀權勢,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是那個時代鮮有的成功功成身退之人。
還有寫出《推背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排名第四的李淳風,相比於前面幾位,李淳風的貢獻多是在天文和數學上。他一己之力總結出《算經》,為唐朝以後的數學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還有《麟德歷》也為後世的曆法有著重大的影響。
特別是在那個時期科技水平還有一些儀器都沒有那麼發達的情況下,李淳風能以人力精通如此多的科目並有所成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還有春秋時期的隱士高人鬼谷子,他的身世有許多的傳說,不過他最出名的就是精通奇門遁甲之術,創立了鬼谷門派,門人遍布世界各地。
有六國相印的蘇秦,秦國宰相張儀等人。
世界各地的名流都給了鬼谷門派高度讚揚,由此可見門主鬼谷子是何等的風采過人, 但即便門生遍布各地的鬼谷子依然只能排第二名,那這第一名是誰也可想而知了。
百家宗師姜子牙
沒錯,正是有百家宗師美名的姜子牙。在傳說里,姜子牙一直是個神仙般的人物,封神榜中曾這樣描述他的身份,崑崙山下的弟子,奉天命去幫助姬昌討伐殘暴的商紂王。
在成功後又是他代天尊來主持封神大典冊封眾人,所以他也可以稱得上是諸神之首,自然是有很大的地位的。
不過神話終究是神話,是大家一個美好的寄託罷了,在現實中的姜子牙也不過是一介凡人,但他之所以能夠排名第一是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
姜子牙雖出身名門,但他出生時家境敗落不能給他太大的扶持,可他沒有對生活條件抱怨什麼,而是更加奮發圖強的努力學習天文地理、軍事策略各種知識,以盼自己有一天能夠施展才華。
可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直到他70歲時,依舊賦閒在家。姜子牙心中質問自己:難道要一輩子碌碌無為就這樣老死嗎?
恰巧這天他得知姬昌要外出狩獵,於是便假意去往此地裝作釣魚偶遇姬昌,二人閒聊幾句後姬昌才發現姜子牙絕對是個真正有作為的人才,於是當即請姜子牙出山來輔佐自己。
姜子牙欣然同意,因為他的本意就不是來釣魚,後世也將這段典故稱為「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在姜子牙的輔佐下,姬昌愈發的積善行德,勤政愛民,這也為他博得了一個好名聲。對外他勸姬昌不要著急對商紂王動手,讓其放下戒心。姬昌略微思考一下便同意了。
果真商紂王見姬昌遲遲沒有動作就放鬆了警惕,夜夜笙歌起舞,行為也愈發的殘暴,甚至當眾殺死了比干,這也讓諸侯們對他更加的不滿。
九年彈指一揮間,這九年里姬昌因病去世,他的兒子姬發繼位。姜子牙見時機已成熟,便勸誡姬發可以對商朝進攻,完成其父遺願。
然而在出發前姬發派人算了一卦稱此次進攻乃下下策,出發途中又遇暴雨,因此姬發也是猶豫不決,還是姜子牙力排眾議堅定了此次進攻的決心。
而此時的商朝士兵們對紂王也是不滿已久,因此看到姬發沒怎麼反抗就投降認輸了,而紂王見大勢已去,匆匆逃回朝歌,自焚而死。
就這樣在姜子牙的策略下,商朝滅亡,周朝應運而生,與天下人開始新的朝代!
以姜子牙的德行、軍事策略、對到國事的看法和謀略,他能夠排在眾人之首也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