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牌基金經理錢睿南「兵敗」卸任!興業基金權益產品困局盡顯

2024-09-13     新民周刊

這一消息不僅引發了廣泛的市場關注,也反映了興業基金在權益類產品上的發展困境。

2024年9月12日,公募基金行業再度迎來一位重量級人物的離場。興業基金髮布公告,資深基金經理錢睿南因個人原因正式卸任管理的兩隻核心產品——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和興業均衡優選混合。

註:照片系錢睿南

這一消息不僅引發了廣泛的市場關注,也反映了興業基金在權益類產品上的發展困境。

錢睿南從輝煌到「兵敗」

錢睿南的職業生涯始於2002年,當時他加入了銀河基金,在那裡他迅速崛起,成為公司核心的權益類基金經理。其管理的銀河穩健混合基金屢獲金牛基金獎和明星基金獎,憑藉長期出色的投資回報率,錢睿南被譽為「雙十」基金經理,即管理的基金在十年內的回報名列前茅。

2021年,錢睿南從銀河基金跳槽至興業基金,擔任副總經理兼基金經理,這標誌著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作為興業基金的高級管理層,錢睿南不僅需要管理基金,還負責公司權益類產品的發展戰略。然而,在三年的時間裡,儘管錢睿南在興業基金投入了大量精力,但他管理的核心基金卻未能實現預期的業績。下表是錢睿南在興業基金管理的兩隻基金(基金A和C合併計算)的區間收益表現:

數據顯示,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自2021年12月成立以後,每個年度的收益都為負。而興業均衡優選混合基金自2023年8月成立以來收益也為負。錢睿南的權益類產品作為興業基金的標杆,任誰也沒想到,表現的如此不盡人意。這些數據不僅削弱了市場對錢睿南的信心,也讓興業基金在權益類產品的發展上陷入困境。

興業基金困局:股弱債強

自2013年成立以來,興業基金依託興業銀行的資源和渠道,在固收類產品上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公司在權益類產品上的表現卻始終不盡如人意。

從業績上看,截至2024年9月13日,興業基金旗下的8隻股票型基金(基金A和C合併計算),只有一隻基金收益微正,其餘7隻基金累計收益均為負,且跌幅超過10%。混合型基金共有26隻,表現總體好於股票,但是仍有10隻基金的累計凈值為負,其中5隻基金的累計凈值跌幅超過10%。

對比權益類產品(股票型加混合型),興業基金在債券基金方面表現強勁。公司旗下共有55隻債券產品,數量是股票型基金的6倍之多。更為顯著的是,除了1隻基金自成立以來凈值下跌,其他54隻產品均實現了正收益,展現出其在債券型產品上的穩定表現和顯著優勢。

從產品結構上看,2024年6月的數據顯示,興業基金管理的權益類基金(股票型加混合型)總規模僅為132.71億元,而固收類產品(債券型加貨幣型)的規模則高達3029.47億元,權益類產品僅占公司總資產的4.18%。下圖是興業基金產品結構分類: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

從數據可以看出,興業基金嚴重依賴固收類產品,權益類產品不僅規模較小,且業績表現較弱。這種「偏科」現象長期存在,導致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受限。

投資策略的失誤:

錢睿南的「快進快出」之路

錢睿南在興業基金期間採用了「快進快出」的交易策略,頻繁調整股票持倉,以期捕捉市場波動中的短期機會。然而,這一策略並未帶來預期的回報,反而因過度的交易頻次導致了高額的交易成本,並削弱了基金的整體業績。

以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為例,數據顯示,2023年該基金的交易佣金總額高達1920.78億元,占公司總交易佣金的40%。在股票換手方面,該基金的換手率每個季度都超過100%,這表明該基金每個季度都會完全換掉現有持倉。基金頻繁調倉,持股沒有持續性,這進一步動搖了投資者對其長期投資策略的信心。以下是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的基金換手率情況:

頻繁的交易不僅提高了基金的管理成本,還使投資策略的方向變得模糊不清,導致投資者的信心進一步下滑。

兩個接任基金經理業績均不佳

隨著錢睿南的離職,興業基金增聘了鄒慧和劉方旭接管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和興業均衡優選混合基金。這兩位新任基金經理在基金行業也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深厚的專業背景。

鄒慧自2020年加入興業基金以來,主要負責公司權益投資部的管理工作,曾在多家知名券商和公募基金擔任研究員和策略分析師。儘管鄒慧在過去的三年中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但其代表作興業研究精選混合基金的回報率為1.14%,相較於市場上的其他同類產品,表現相對平淡。下圖是興業研究精選混合A的凈值曲線:

相比之下,劉方旭的履歷更加亮眼。自2015年加入興業基金以來,他管理的興業國企改革混合基金自成立至今的回報率達到90.69%,位列全市場前列。然而,在接管興業睿進混合基金後,該基金近三年的表現卻未如預期,虧損幅度超過30%。

對於這兩位新任基金經理來說,如何扭轉局面、改善基金的業績,並贏得投資者的信任,成為他們當前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下圖1是興業國企改革混合A凈值走勢和下圖2是興業睿進混合A劉方旭接管後的凈值走勢:

權益產品低迷現狀急待改變

錢睿南的離職標誌著興業基金管理層一次重要變革,尤其是在公司權益類產品發展面臨瓶頸的背景下。固收類產品雖然表現強勁,但權益類產品的長期表現不佳,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主要障礙。錢睿南管理的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和興業均衡優選混合基金在過去幾年內業績表現持續低迷,成為他卸任的重要原因。

面對錢睿南的離職和權益類產品的低迷表現,興業基金亟需在未來進行深刻的內部調整。公司高層曾多次提及,如何平衡固收與權益類產品的發展是當下的首要問題。特別是要提升權益類產品的市場份額,並在產品策略和投研能力上進行全面升級。

編輯 | 吳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5c6271c2854497f43920a90aad7e6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