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兩個女人綁架人生的皇子,差點當上太子,卻因一場家醜失去資格

2023-02-09     尋根拜祖

原標題:被兩個女人綁架人生的皇子,差點當上太子,卻因一場家醜失去資格

李琩曾經離皇太子的大位那麼近,仿佛唾手可得,卻眼睜睜地看著它從自己的指尖滑過。他不禁感慨:世上有一種距離叫絕望,它近得那麼遙遠。

李琩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子,非嫡非長,按皇位繼承制度,要想當太子,他只能寄希望於「回爐改造」,下輩子投個好胎了。

但世事難料,李琩卻因為一個女人成了儲君的第一候選人,此人就是他的生母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從小在宮中長大,她性情乖巧,善解人意,又心思縝密,擅長計謀,加上長得漂亮,因此深得唐玄宗的喜愛。

唐玄宗是個花心大蘿蔔,他閱人無數,卻沒有一個女人能得到他的長期寵愛,直到武惠妃出現。

武惠妃獨寵二十餘載,位同皇后。為了這個女人,唐玄宗狠心地廢黜了患難與共的髮妻王皇后,如果不是大臣們的竭力反對,後宮早就易主了。

武惠妃很高產,一共生了四子三女,其中李琩就是她的第三子。

弔詭的是,在李琩之前,武惠妃所生的二子一女全都早夭了,一個都沒活下來。因此李琩出生後,立刻被送到了宋王李成器府中,由宋王妃元氏親自撫養。

果然,換了個環境的李琩活得很健康,你說怪不怪?

一晃四五年,武惠妃的第四子李琦也出生了,唐玄宗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慢慢放了下來,這才將李琩重新接回宮中,並冊封他為壽王。

兒子是女人的膽,被大臣們死死按在皇后寶座下面的武惠妃重新燃起希望,她決定改打迂迴戰術——為兒子謀求太子之位。

這個如意算盤打得很響,只要李琩榮升太子,皇后之位早晚還是她的。可問題是,皇后之位暫時是空缺的,但太子的寶座是有主的,她有辦法把太子拉下馬嗎?

此時的太子是唐玄宗的次子李瑛,生母就是翻版的衛子夫、李夫人,曾經被唐玄宗當作手心裡的寶。

到李琩被封王的開元十三年,李瑛已經做了整整十年的太子,表現一直不錯,沒有什麼把柄可抓。

李瑛唯一的弱點就是身份,他不是嫡子,且不是長子。好在王皇后無子,因此唐玄宗的兒子們都是庶子。

長子李琮本來是第一候選人,但卻在一次狩獵中被猴子抓破了相,形象有點驚悚,考慮到大臣們的安全,不能讓他當接班人。

就這樣,李瑛憑藉微弱的優勢當上了儲君。這種優勢其實不堪一擊,連枕頭風都抗不住,武惠妃信心十足。

果然,在武惠妃的吹拂下,唐玄宗逐漸嫌棄李瑛,他不顧張九齡的反對,將李瑛廢為庶人,並將他與五子李瑤、八子李琚一同處死,釀成了震驚史冊的「一日殺三子」事件。

李瑛的死給李琩掃清了最後一道障礙,所有人都很清楚,英明偉大的唐玄宗已經為壽王殿下準備好了加冕儀式。

然而詭異的一幕再次發生了,武惠妃還來不及慶祝,突然就得了怪病,她噩夢連連,滿腦子都是被「三王」鎖魂的場景。唐玄宗又是請人做法,又是用替代品給「三王」賠罪,方法用盡就是不見好轉。

度過了半年多生不如死的折磨後,武惠妃在驚恐中死去,享年39歲。

這個女人費盡心機,到死都沒能實現加冕鳳冠的心愿。那麼,她在地下能看到兒子當上太子嗎?

本來是有機會的,可惜她死得太不是時候,因為處於守孝期,李琩只能暫時忍耐。可就在這段時間,另一個女人的出現,讓李琩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個女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楊貴妃,當然,這個時候她的身份是壽王李琩的王妃。

楊貴妃出身弘農楊氏,只是楊家雖然高貴,但她這一支相對破落,楊貴妃父親和叔叔都是基層小官吏。父親英年早逝後,楊貴妃便去了洛陽,由叔叔撫養。

這時候豪門家族的底蘊就顯現出來了,楊家有機會出入上流社會的各種活動,因此楊貴妃結交了一位閨蜜——咸宜公主。

咸宜公主正是武惠妃的女兒,李琩的親妹妹。

開元二十二年,咸宜公主出嫁,楊貴妃出席典禮,與李琩偶然相遇。路邊社報道說,李琩當時就酥了,發誓非她不娶。

在武惠妃的主持下,當年李琩就抱得美人歸,從此楊貴妃從偽豪門步入真豪門。

按照正常節奏,楊貴妃應該很快就能當上太子妃,未來也會加冕大唐皇后。豈料武惠妃的意外死亡,讓她「彎道超車」當上了皇帝的女人,只是那個男人換成了自己的老公公。

原來武惠妃死後,唐玄宗變得意志消沉,面對佳麗三千,他的雄性激素居然不起作用了。為了讓皇帝找回昔日的雄風,太監們四處撒網,卻始終找不到武惠妃的替代品。

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偷偷摸摸告訴唐玄宗一個消息:「壽王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

這個很「禽獸」的建議居然喚醒了唐玄宗的雄性,他竟然真的招幸了兒媳。

為了掩人耳目,楊貴妃借竇太后的忌辰為幌子開始清修,第二年(開元二十八年)又在太真觀出家,道號「太真」。而太真觀是皇家道觀,地點就在皇宮裡。

由於兩唐書在武惠妃去世時間,以及楊貴妃入宮時間上的筆誤和錯漏,曾經引發了一個八卦的話題。清朝藏書家朱彝尊提出一個「雷人」的論點:楊貴妃嫁給唐玄宗時還是個處女。

民間傳說,當年朱彝尊學富五車卻得不到重用,於是他來個「行為藝術」。某一天,康熙地在園子裡散步,看到一個漢子光著肚皮躺在水池邊,覺得很奇怪:「你這麼無聊嗎?」

朱彝尊一拍肚皮說:沒辦法啊,裡面的學問太多,卻沒地方可用,只好曬曬,免得發霉。

康熙大笑,從此這夥計開始發達了。

朱彝尊學問太大,考證出來的料也夠猛,他說,楊貴妃於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被冊立為壽王妃,婚禮還沒舉行武惠妃就去世了。武惠妃的喪期才結束,又趕上竇太后的忌辰,因此楊貴妃與李琩其實是有名無實。

呵呵,看起來古人做學問也喜歡「找熱點」。

其實朱先生大可不必如此,因為關於女人的貞潔問題,在清朝是件大事,但在唐朝還真不算事。對唐玄宗和楊貴妃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李琩」。

李琩真的攤上大事了,不光老婆丟了,還成了夾在父親與前妻之間的一根刺!

唐玄宗雖然試圖告訴別人,他收納的是「楊太真」而不是「壽王妃楊氏」,但這種欲蓋彌彰的手法只能騙外人,怎麼騙得了當事人呢?

為了避免尷尬,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見面,李商隱有詩為證:「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那麼,李琩還有可能當太子嗎?那還怎麼當?總不能讓太子不跟皇帝見面吧?可一旦見面,三個人的戲怎麼演?將來李琩接班當上皇帝,又怎麼跟楊貴妃相處呢?

所以,從唐玄宗瞄上楊貴妃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李琩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

也因此,我高度懷疑那位「缺德鬼」應該是高力士,因為他是皇三子李亨的支持者,也只有他這種心腹,才敢向唐玄宗提出這麼毫無廉恥的建議。

高力士,你的一箭雙鵰好狠!

從皇儲第一人到皇帝最不想見的討厭鬼,就因為一個女人瞬間完成了角色轉換。武惠妃,請問你有什麼感想?

就在楊貴妃從「太真觀」畢業的前夕,唐玄宗給李琩又重新選了一位王妃,同樣出身於豪門家族的京兆韋氏。

李琩能說什麼呢?嘴上「謝主隆恩」,心裡「感謝八輩祖宗」唄。

從此李琩淡出人們的視線,關起門來過小日子,免得再遭一次羞辱。然而世事難料,十幾年後三人在一個特別的場合又相遇了,那個地方就是楊貴妃殞命的馬嵬坡。

天寶十五載,安祿山叛軍攻破潼關,唐玄宗帶著一群皇子皇孫、朝中要員倉皇出逃。路經馬嵬驛時,禁軍發生譁變,當場打死了楊國忠、魏方進,以及楊貴妃的兩位姐姐和外甥。

唐玄宗試圖以赦免禁軍將士的方式平息矛盾,但士兵們提出了一個「過分」的要求——處死楊貴妃。

唐玄宗明白了,背後有一雙手在操縱這場事變,他們要徹底清除楊家勢力,為此他們不惜逼宮。

李琩當時就在出現場,但他肯定不是幕後策劃人,而是吃瓜群眾。

但這個瓜可不好吃,二十年過去了,楊貴妃已經不是當年的少女,但畢竟她曾經是壽王妃,李琩依然感覺到自己的心跳。

正是這個女人,讓自己的命運急轉直下,也讓自己遭遇了難以啟齒的羞辱,李琩感覺到一陣心痛。

就在楊貴妃被人帶進佛堂,扭身最後一瞥時,她看到了二十年前的那雙眼睛,充滿柔情蜜意。

然而,回不去了。

佛堂門再次被打開時,李琩看到的是一具屍體,被一群士兵圍著驗明正身。

有意思的是,楊貴妃死後,唐玄宗像是故意考驗李琩,特地交給他兩個任務:撫慰譁變的禁軍、給太子李亨傳旨「留下來負責平叛工作」。

我要是李琩,乾脆追隨太子走人,用血洗乾淨屈辱難道不好嗎?他卻像尾巴一樣,跟著老爸入蜀去了。

不夠爺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5694b9c60bd192df5b4130cafbca6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