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落疏疏

2022-04-20   法律讀庫

原標題:籬落疏疏

籬落疏疏

作者:楊占廠 江蘇省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

來源:正義網

每次在古詩詞里見到「籬落」兩個字,思緒就飛到了從前。

特地查了現代漢語詞典,籬落的意思就是:籬笆——用竹條或者樹枝編成的柵欄。但是兩個詞的味道明顯有異,籬落——看見了,讀出來,想一想,都能洋溢著古典的美感。

這美感,專屬於安然恬靜的田園生活。

童年和少年時的鄉村,戶戶皆在籬落里。籬落大多圍著家前屋後的菜園子。籬落通常不高,三尺左右,它阻擋的,其實並不是人,而是雞鴨鵝這些愛偷嘴的小家禽們。

籬落里的小小世界,一年四季變換著各式景象,其中最生動美好的莫過於夏時了——有菜,有草,有花。菜是主角,草是反派,而花呢,是「彩蛋」。

菜都是農家最常見的:豆角、辣椒、西紅柿、黃瓜、冬瓜、青菜……每一處籬落,都是一座蔬菜的博物館;每一種蔬菜,都在夏天怒放出沸水般的旺盛生命力。它們把自然界無數種顏色都穿在各自的身上,即便同樣是綠色,也要在一場大雨或者一個星光滿天的前後,依次呈現出淺綠、深綠、綠得發黑。它們的生長姿勢,也像演繹著人類社會各式各樣的生存法則:豆角需要樹枝搭成的架子扶持,絲瓜沿著細繩四處遊走攀至高處,冬瓜在綠藤掩映間與世無爭地酣睡,辣椒把果實繫於腰間,秋葵將果實舉過頭頂,韭菜前赴後繼地割了一茬又一茬。

籬落里是要有草的,就像戲劇里不能缺反派,有了草,有了競爭,那些菜好像被逼出了更強大的生存能力;有了草,農人們就有了更多走進籬落的機會,每次都是把草連根拔起,扔在籬落外的土路上接受烈日暴曬。但奇怪的是,無論拔草有多勤勞有多狠,過不了幾天,總有些草又會冒出來。

籬落里還有花,不是人們栽種的,它們怎麼來的,也是個謎,或許只有飛鳥知道答案。這些花大部分都是野花,像牽牛花、矢車菊、打碗花,它們大多長在籬落的邊緣,牽牛花乾脆纏繞著籬落並將花朵探出很遠,為整個園子添加了靈動乃至調皮的因素。打碗花是一個有趣的名字,小時候大人們說別糟蹋這些花,不然是會打碎碗的,彼時深信不疑,但現在想來不覺莞爾。

最美妙的,是下雨天的籬落。我們穿塑料薄膜剪裁成的雨衣,站在園子裡,天之水四面而至,打在枝枝葉葉上,窸窸窣窣或是噼里啪啦地合奏著自然之曲,天地安靜,霧氣蒸騰,仿佛能聽到植物們暢快的呼吸和拔節的聲音。一旦雲去雨歇,那些蜜蜂和蝴蝶總是最先得到消息,抵達園子裡上下翻飛,即便是最木訥遲鈍的人,見此也不免眼前一亮心裡透爽了。

所以,真的難怪古時的大人物們要把籬落入詩入畫。籬落,不僅是農耕年代裡最有審美情趣的標誌物,也是放牧心情曠達心胸的「培養皿」。

所以,多讀幾遍這樣的句子吧:「籬落疏疏一徑深」「夜深籬落一燈明」「日長籬落無人過」「兒童籬落帶斜陽」……在唇齒留香中,眼前裊裊升騰的,是那傳承千年、恬靜溫暖的人間煙火氣。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