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最新演講!做手機和賣火鍋,「我們的敵人只有一個」

2023-08-16     火鍋餐見

原標題:雷軍最新演講!做手機和賣火鍋,「我們的敵人只有一個」

導語:

昨晚,54歲的小米創始人雷軍,舉辦了自己第四次主題演講《成長》。

3個小時的輸出,引發圈內圈外的討論與共鳴,餐見君朋友圈被也刷了屏。

雷軍做生意的邏輯,放到餐飲行業同樣適用,斗膽分享4點感悟,跟諸位共勉。

先定個小目標

每天完成10000元營業額

在武漢上大學的時候,雷軍就給自己制定了三個目標,分別是兩年修完所有學分、成為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在學報上發論文。

有句話說得好,目標才是成功的基石,好的目標和目標管理就等於成功。沒有目標,就等於不成功,或者說不可能成功。

大學一年級的雷軍

目標越是模糊,落地工作就越容易變形。反觀雷軍的3個小目標,都很具象,制定完之後,他挨個分解目標,比如要想實現第一個目標,他就得依次解決如何選課?如何自學?如何搞定點名?

回歸到餐飲,一般情況,「經營目標」都位於最重要的位置,比如定了每日10000元的營業額,就得分解出10000元營業額需要100位用戶到店(為了方便計算,以客單100元記)。

假設平均3人每桌,那就要拉33桌客人進店,這33桌,品牌吸引能不能有15桌,線上投放能不能帶來5桌,現場拉客能不能拉進10桌,私域能不能拉來老用戶10桌?

李子壩梁山雞示意圖

如此這般,我們就要圍繞分解的目標,做相應的動作,安排投放、現場拉客、老用戶溝通等等。

一定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大目標還是小目標,必須清晰:有可以量化的數字指標、兌現目標的人和資源陪襯、兌現目標的時間節點。

以性價比起家的企業

都在探索高端

探索高端,是這次演講的關鍵詞之一。雷軍坦言,過去三年高端探索之路,是近十年來最痛苦、也是收穫最大的一次。

為什麼要做高端?知名餐評人城主認為,按照雷軍的思路,小米所處行業四面受敵,競爭激烈,因此單純靠性價比,只能生存,卻不能做大,也就沒有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小米品牌堅持走高端

如果要做大,必須要補全高端這個短板,才能不會淪為華為三星蘋果的小弟。雷軍也直言,消費電子行業,競爭極其激烈,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我們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生存和發展空間。

映射到餐飲行業,很多性價比起家的餐飲品牌,近年來也會創立高端品牌

最新消息稱,九毛九旗下又一新孵化餐飲品牌賞鮮悅木即將開業,這家高檔牛肉火鍋門店的人均消費水平,預計將定在千元左右。

而像喜家德創立喜鼎海膽水餃,呷哺呷哺創立湊湊,這些品牌定位高端,形象高端,服務高端,產品高端,也是類似的思路。

高端火鍋示意圖

而如果原本高端品牌又創立了低端品牌,則往往是在夯實自己護城河以外,謀求更大發展,從性價比市場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想不想做高端和能不能做成高端距離很大,華為缺晶片丟失市場的前提下,小米努力了幾年還是收效甚微。高端需要品牌基因和用戶的天生認知,後天轉型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體驗優先

我們的敵人只有一個:忽視用戶

聊到小米走過的坎兒,雷軍回憶起,「DXO評分全球第一」的小米11 Ultra,產品首發第一天,就被用戶瘋狂吐槽。

這麼牛的影像,「DXO全球第一」,為啥用戶還不滿意呢?參數到頂、DXO全球第一,並不代表拍照好,更不代表用戶滿意。

同樣,後來「小米十三香」的口碑和銷量雙豐收,成了「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的代表作。

不管是張小龍的「你永遠無法用KPI做出一個偉大產品」,還是馬化騰的「每月做10個用戶訪談,關注100個用戶帳號,回復1000個用戶問題」,亦或是雷軍的「只有懂攝影、愛攝影,才能真正做好影像」。

正在攝影的雷軍

都在告訴我們,不管是做手機,做軟體,還是賣火鍋,我們的敵人只有一個——忽視用戶。一個誠實面對用戶的品牌永遠年輕。

想顧客之所想,以顧客為導向,一直也是火鍋品牌的立身之本,具化到產品創新上有很多案例。比如有的火鍋老闆在九宮格上面放著鵝卵石,一是壓著木格子,不讓浮動,二是瀝油,給菜品降溫,吃著不燙嘴。

再比如,千絲黃喉的誕生實則也是基於行業痛點,黃喉遇熱後卷得厲害,花椒辣椒籽容易卷裡面,絲兒的話張開度要大,體驗感也會。

如今,服務業與實體行業都在追求用戶體驗,從細微之處入手,只要成本不是太誇張,那麼付出就肯定是值得的,這就是「算大帳」

老闆有錢又有閒

員工有錢有尊嚴

提到創業經驗時,雷軍說,第一次創業是在大學期間,總共4個創始人,大家都是朋友,也不好意思談股份,於是平分了,每人25%。

當時就面臨一個很要命的問題:誰說了算?

凡事幾個人商量,效率很低,而且意見不一致,經常扯皮。於是他們決定正式選一個董事長來決策。短短几個月,改選了好幾回,結果,大家都輪流當了一遍(當年雷軍年齡太小就沒輪值)。很快,公司就關門清算了。

當年雷軍的職務是技術主管

這次失敗,讓他明白,創業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有太多東西要學,尤其是商業方面的基本功。

一方面,其實很多火鍋店在創立之初就是個「草台班子」,幾個好兄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股權分配上很粗暴。關鍵初期,「有人說了算」很關鍵,別因為抹不開面子,你好我好,最後弄得兄弟姐妹都做不成。

另一方面,讓員工發揮經營思維,「一言堂」不再適用於當下的商業環境。

北步園火鍋張叫獸受訪說,他發現這兩年公司的一個變化,就是更多讓員工發揮他們的經營思維,比如說現在公司開會,基本上員工討論的比較多,作為老闆其實應該讓員工發揮他們的想法,他提出來的,他更願意去干,而老闆要求的,他只是按照老闆要求的去干

說到最後

在如今的中科技行業,很多大佬都已退休,而雷軍依然活躍在一線。

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最後,借用朱光玉火鍋館聯合創始人李揚的一段話:

創業這條路上,永遠沒有準備好了這一說,多維度變量指標下,沒有什麼是計算好的,天時地利人和,然後就是三分努力七分運氣。

能飛就先起飛,起飛後調整姿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798fa241ecece47037839af69b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