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喬《黑暗榮耀》引爆父母焦慮:如何讓孩子長一張不受欺負的臉

2023-04-09     尹建莉父母學堂

原標題:宋慧喬《黑暗榮耀》引爆父母焦慮:如何讓孩子長一張不受欺負的臉

宋慧喬《黑暗榮耀》引爆父母焦慮:如何讓孩子長一張不受欺負的臉

她被同班同學叫到體育館。

一場慘絕人寰又曠日持久的霸凌,就此拉開了帷幕——

她被兩三個同學按住,有人拿著燒得滾燙的直發器按在她胳膊上,「滋」的一聲,女孩尖叫出聲,帶著哭腔,身體掙扎的幅度也變大,但還是無法逃脫。

一下又一下,反反覆復,那「滋——滋——」的聲音成了女孩記憶深處的夢魘。

施暴者笑得開心,嘴上還說著:

「你能幫我確認直發器的溫度嗎?」

「熱了嗎?很燙嗎?」

「就是請你幫一點小忙而已嘛!」

她不是第一個被這樣對待的人——上一個被霸凌的女孩,已經墜樓身亡;

她也不是最後一個被這樣對待的人——在她退學後,體育館裡又被拖來一個大哭著的、掙扎著的女孩。

她的雙臂和肩頸,全都被燙傷,疤痕十幾年不消。

不忍心細看,甚至不忍心深想,這該有多疼啊!

而這竟然還不是她最讓人痛心之處。

「第一個加害者」

這是最近爆火韓劇《黑暗榮耀》里的一幕,「她」是女主文東恩,在青春期時被同學妍珍一伙人霸凌,除了滾燙的直發器,還有什麼?

辱罵、推搡、圍毆之類的已經算是家常便飯,妍珍一伙人又追到東恩家裡用電熨斗燙她的腿,小團體里的兩個男孩子還對東恩的身體指指點點,說著低俗下流的話。

東恩先後找了老師、校醫、警察,都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般敷衍糊弄過去,甚至在求助之後,遭到了更為嚴重的霸凌。

東恩走投無路,只好提交退學申請。申請原因那一欄,她如實填寫了自己被霸凌一事,還把妍珍幾個人的名字一併寫在上面。

可惜申請被班主任退回,拒絕重寫申請的東恩,又遭班主任連扇耳光。

但與這一切相比,更讓東恩疼痛的,是被自己親媽出賣。

妍珍媽媽聽說東恩要在退學申請上告自己女兒一狀時,直接找到東恩媽媽,給了一大筆錢,要求對方簽署調解書,並把退學申請的理由改成了「無法適應」,也就是東恩不能適應學校生活,選擇退學的意思。

大概是「與全世界廝殺,一回頭家被自己人燒了」的這種感受吧。

東恩隱忍、謀劃了十八年,來找妍珍一伙人復仇。

妍珍故技重施,又一次找上東恩媽媽,而東恩媽媽也又一次,為了金錢選擇傷害自己的女兒:

她先是去東恩工作的學校撒潑,又霸占了女兒租住的房子,連野男人都一起帶進去過夜,甚至告訴女兒永遠也別想擺脫她。

在整個復仇過程里,一直面無表情、眼神堅定的東恩,面對著媽媽的撒潑搗亂,終於崩潰痛哭:

「我絕對不會原諒你!」

「你是傷害我的第一個加害者!」

媽媽卻像聽到了什麼很好笑的笑話似的,笑得前仰後合。

尖利刺耳的笑聲,成了插在東恩心上的又一把刀。

不得不說,妍珍找准了東恩的軟肋,於是東恩也用同樣的招數回擊——妍珍媽媽為了保住自己,選擇出賣了女兒。

這次終於輪到趾高氣昂的妍珍流淚怒吼:「媽媽!你怎麼能對自己的女兒做這種事!」

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社會監管和校方的引導當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今天借著《黑暗榮耀》,想和大家聊聊,在這樣令人心痛的事件里,父母如何不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劇里東恩媽媽和妍珍媽媽對女兒的出賣與背叛或許相對極端了些,那現實生活里,這種來自父母的「傷害」會以什麼形式出現呢?

當孩子回到家,告訴爸媽,自己被同學「欺負」了——

第一種回應:「怎麼只打你不打別人!」

與之類似的還有「是不是你先犯賤的」,以及那句非常經典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些話的意思都是,「肯定你有錯在先,所以別人才會打你」……

不分青紅皂白,就讓孩子反思自己,甚至直接宣判TA有罪,刻意忽略背後緣由,毫無信任與支持可言。

第二種回應:「都是同學!哪有那麼嚴重,要友善一點!」

這種回應,是對孩子痛苦的無視,不尊重TA的感受。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能張嘴向父母求助,已經是事態嚴重到TA自己完全無法處理的地步了。

如果父母只是這樣蜻蜓點水般敷衍了事,孩子以後就不會再分享、談論自己的感受,甚至TA自己也不再在意「感受」這件事——放到孩子漫長的一生里,這會變成一種更隱秘的疼痛。

第三種回應:「你現在只管好好學習!」

這句話傳遞出來的信號是,在學習成績面前,其他什麼都不重要。這種粗糙的「成績至上」,除了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塑造,也是在用實際行動教孩子逃避問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常見的情形是,如果孩子來找父母,父母可能會安慰TA、替TA出頭,找學校找老師找對方家長,但孩子壓根不會跟父母說這件事。

因為平日裡,父母總是把這些話掛在嘴邊:

「我們這麼辛苦供你讀書,你要懂點事啊!」

「別總給我們添麻煩好不好?」

孩子分不清「需要幫助」「懂事」「添麻煩」的界線,只好全都咬牙硬撐。

在這些「早慧」的孩子心裡,或許比起自己處理傷口、情緒、疼痛,更不能接受的是,讓父母為了自己的事操心上火,以及讓父母認為自己不懂事。

前面說到的這幾種情況,從內容到語氣都不甚相同,唯一相同之處在於,這些回應的潛台詞都是:

「我不在意你的感受。」

「我默許別人傷害你。」

「我不會跟你站在一起。」

該怎麼形容這幾句話對孩子的傷害呢?大概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吧。

沒有可以求助的對象,可能連個可以哭訴的人都沒有。好不容易鼓足勇氣和父母說,又被劈頭蓋臉一頓罵,爛攤子還是得自己收拾……

如果是你,下次還說嗎?

被霸凌的孩子有什麼共同點

那怎樣才能幫助我們的孩子遠離此類霸凌事件呢?

首先得研究一下到底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霸凌。

《黑暗榮耀》里先後被霸凌的幾個女孩,身上有這樣一些共性:

成績平平,不被老師注意;

人群中沒什麼存在感,性格相對內向自卑;

家境一般,父母不太關注孩子。

顯然這幾點之間是有關聯的,甚至有些互為因果,這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孩子嗎?

@努力打敗拖延症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時,有一天突然給媽媽留了張字條,上面寫著「媽媽我在學校里不開心」,還畫了個哭泣的表情。

她猜測了幾點可能導致兒子不開心的原因:

「學習一般,粗心被老師罵,性格溫和被淘氣男孩子打,在學校里沒有自己的朋友,沒有存在感。」

整件事得從孩子剛上小學時講起。

出於保護孩子好奇心和珍貴童年的目的,兒子的幼兒園,她特意選了一所沒有提前教學的。

沒想到小學同學都上過幼小銜接,老師也更偏愛那些基礎更好的孩子,以至於整個一年級兒子都過得比較痛苦,常常一邊寫作業一邊流淚。被同學霸凌,大約也是這時候發生的。

但她可不像前文的東恩媽媽。

每當兒子羨慕成績優異的同學、誇別人是學霸時,她就鼓勵說:「你們都在起跑線,任何人都可以是學霸。」

在知道霸凌事件的當下,她就和丈夫一起去找學校老師、對方家長溝通。雖然好一通踢皮球,但最後還是讓那幾個孩子在全班面前道了歉。

既然媽媽如此給力,那問題出在哪裡?

因為,這個媽媽幾乎從來不向兒子表達自己的愛:

「我很愛他但是我的表達能力真的很差,而且我怕我越安慰他越受打擊,以為自己是很糟糕的小孩。」

可是愛的表達太隱晦,會被小孩子誤以為是不愛,而以為自己不被愛的小孩,就更容易被霸凌者盯上。

這話說出來是真戳父母們的肺管子啊,但事實就是這樣殘酷。

年幼的孩子需要通過外界來錨定自己,父母們的愛和回應如果能給得足足的,孩子身上、眼裡就有底氣和光芒,恃強凌弱的人就不敢找上門。

同樣,如果父母們在這時用成績、聽話程度,甚至外貌來評價孩子,孩子也有可能把這些評價標準內化,給自己的人生定下一些畸形的條條框框。

所以我們要給予孩子的愛,是尊重孩子主體性的愛,是不談條件吧、沒有敵意的愛。

最後分享幾條尹建莉老師在《每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開放:2023年教育日曆》中,提到的向孩子內心灌注力量的辦法吧:

一、發自內心地欣賞孩子,而不是常常假意地豎大拇指;

二、真誠地信任孩子,而不是動不動投去懷疑的眼光;

三、給孩子自由,而不是處處給孩子設置規定;

四、看到孩子犯錯誤的價值,而不是處處要求完美;

五、每天和孩子海闊天空聊一會兒,而不是天天給孩子講道理。

和大家共勉!

參考資料&素材來源:

1、簡單心理:「歡迎來到我的地獄」:關於校園霸凌的6個事實

2、小片片說大片:2023年最強韓劇!看美女復仇有多爽!《黑暗榮耀》第一季

3、努力打敗拖延症:娃給了我一張小紙條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4022134d2d027dec49a87c9e925fc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