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道堆物「頑疾」怎麼破?普陀這個居民區出招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
真如鎮街道組織各居民區黨組織
聚焦社區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
積極開展「四百」大走訪
真如鎮街道
真光十居民區黨總支
引導居村幹部
「訪民情、解民憂、暖民心」
善用、巧用各方資源
形成社區治理強大合力
對於樓道堆物「頑疾」
開出「治理處方」
持續增強居民群眾
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樓道堆物成社區「頑疾」
樓道電錶箱成了儲物箱,樓梯拐角成了雜物間……在近期「四百」走訪中,真光十居民區社工發現了一些隱藏在樓道中的問題。
在10號樓,樓組長反映,樓道里有很多東西堆著。得知情況後,專職網格員深入樓道,對每層樓開展逐一排查、記錄,並在入戶走訪中進一步了解到,隨著更新換代,小區大部分居民家中都有不少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閒置物品,隨著時間推移,有些物品最終被堆放到樓道里,不僅占用了公共空間,還形成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群策群力出治理「妙招」
暢通樓道,刻不容緩。為讓長期擠占樓道公共空間的堆物「動」起來,真光十居民區黨總支結合主題教育,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在場黨員結合自身經驗和對社區的了解,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經過商討,閒置物品兌換成為一致認可的方法。通過引導居民將堆物兌換成自己需要的物品或服務,既能打造乾淨、整潔、優美的小區居住環境,又能促進閒置物品再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緊接著,真光十居民區黨總支引領各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通過上門宣傳、小區微信公眾號、張貼樓棟海報等方式號召廣大居民梳理樓道堆物和和家中閒置物品,積極參與到兌換活動中來。同時由支部書記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對接物業和第三方公益組織,引入更為豐富的公益服務和活動元素,為活動助力。
閒置交換成文明「潮流」
活動當天,現場人頭攢動。在「鄰里易物站」環節,社工向居民們詳細講解樓道堆雜物的危害,引導居民們交換閒置物品,物業人員為交換成功的居民提供免費搬運服務;「便民服務社」版塊,公益組織提供多種便民服務,包括舊衣換綠植、圖書換土豆、大件物品換大米、磨刀、免費理髮、中醫把脈和法律諮詢等,現場居民主動清理堆物,換到了需要的物品,增進了鄰里情誼。
此外,活動還設置「愛心幫幫團」項目,組織居民捐出閒置的圖書文具送給有需要的孩子。「趣味運動會」區域設立了投壺、套圈等互動小遊戲,活躍了現場氣氛,提升娛樂性。
「把『堆物置換』活動與樓道整治相結合,這個方法真不錯!」「不僅凈化了小區環境、規範了樓道公共空間,同時也喚醒了大家的文明環保意識!」逛完活動的居民紛紛感到意猶未盡,對著居民區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
因活動效果突出,兌換活動已納入真光十居民區常態化服務項目,將定期在社區內開展。真光十居民區黨總支將繼續積極探索,將這一形式打造為社區「潮流」,為構建更加美好的社區環境努力奮鬥。
真如鎮街道各居民區
將繼續通過「四百」大走訪
練就「鐵腳板」,當好「貼心人」
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心貼心交流
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做好最貼近居民群眾的
基層治理「主力軍」
來源: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