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0元加盟,真實惠還是「割韭菜」?

2023-06-27     火鍋餐見

原標題:火鍋0元加盟,真實惠還是「割韭菜」?

本期看點:

1、今年餐飲業「0元加盟」成風

2、瘋狂的加盟潮,冷靜的消費力

3、這3個「加盟陷阱」需要謹慎

門檻降低、0加盟費

今年餐飲加盟力度夠「狠」

翻開朋友圈,瞬間會被各大品牌方的簽單信息消息刷屏。

「火熱籌備、敬請期待」、「開業大吉、人氣爆棚」、「雙店齊開、一城五店」......成為品牌方們常用的宣傳詞彙。

不得不感嘆:今年開店太猛了,想開店賺錢的人,比想花錢消費的人,更多了。

前不久,就有餐飲朋友說,「今年進入餐飲的人特別多,開店節奏特別快,就像我們這個五線小城市的某個新區,一個月就註冊了100家餐飲店,38個大型夜市,今年大家入局的速度都比較快。」

示意圖 火鍋店

對沒有餐飲經驗的人來說,加盟成功品牌比白手起家成活率更高,因此瘋狂的開店,反映在餐飲連鎖端就是「報復性加盟」。

今年以來,餐飲業內各品類開放加盟的品牌不斷增多,不少餐飲人說,「搶人、搶鋪」已經是當下的主旋律,而加盟正是餐飲品牌的擴張之道。

曾長期拒絕加盟模式的喜茶,今年初落地開張了第一批加盟門店;本土咖啡瑞幸,也官宣開放「帶店加盟」模式;樂樂茶在獲得5億融資後,同樣宣布開放加盟;海倫司在6月份,正式官宣推出「嗨啤合伙人計劃」......

此外,我們還看到,不少「跨行選手」也蠢蠢欲動,嗨吃家酸辣粉從做超市流通貨,到開線下門店,而且大量發展加盟,包括思念食品旗下品牌也開始做線下門店,很多跨界品牌都想邁進來,分得一杯羹。

5月底,在上海國際連鎖加盟展覽會上,我們發現,加盟已經成為富有廣譜色彩的集體行為,有很多小餐飲,從加盟費開始優惠,甚至免去加盟費用,推出「0元加盟」。

0元加盟/加盟費減半

尤其是小型餐飲更為明顯,像茶百道、滬上阿姨,今年都提出了要破萬店的計劃,包括像庫迪咖啡,目前採取聯營模式,除了裝修、設備、原料等費用,不收取聯營商固定費用,根據毛利分成。

實際情況是,茶飲業加盟店正在全國「狂飆」,有專業人士說,「這股風已經刮到了火鍋行業,開始有品牌在試水,相信不久後,0元加盟會越炒越熱」。

一個向上,一個向下

加盟熱潮和消費力兩極分化

先看兩組數據。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僅增長0.5%,較4月的8.9%大幅下降。

國家統計局信息顯示,5月國內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下降了下降0.2%,這意味著市場距離通縮只有一步之遙,消費意願持續下滑。

簡單總結一句話:外需不足,內需不振,家裡都沒餘糧了。

吃一頓燒烤比吃碗面還便宜

對於加盟商來說,在大環境下,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人才擠出效應,而創業啟動資金更低的餐飲業,也成為了很多「大廠離職青年」、「中產創業」的選擇。

對於品牌方來說,在新的環境中,各大品牌都希望藉助門店的規模效應,提升品牌競爭力,分攤成本,在市場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種種原因,造成了今年餐飲行業「看似繁榮」的加盟大潮。過猶不及,凡事過度膨脹,必有反噬。

大家有目共睹,4月的餐飲,已經在整體性下滑了,只是大家覺得正常,是消費高峰來臨前的短暫沉寂,5月行業的斷崖式下滑,才讓大家開始擔驚受怕。

6月目前看來,沒剎住車,很多品類還在集體下滑,餐飲人蔣毅分析,行業性的倒閉潮,將在7、8、9月集中爆發!

示意圖,與正文無關

長沙一火鍋老闆給出忠告:形勢好時發展和空間第一,形勢不好時安全和穩定第一。

「現在市場對小白不僅僅是殘酷可以形容,各種貌似機會的巨大陷阱在等待他們,短期閉店、血本無歸的情況越來越多」。

這3個「加盟陷阱」需要謹慎

最後,附上火鍋餐見總結的一些加盟小tips,供大家參考:

1、0加盟費的謹慎,可能有其他收費陷阱

許多加盟品牌所說的免除加盟費,通常就是免除加盟金/費,將特許權使用、市場推廣及廣告基金和履約保證金、品牌保證金、培訓費、特許經營轉讓費、設備費/原料費等拉高,來抵消這部分的費用。

免除掉這部分的費用後,既可以對外宣稱我們是「0元加盟」,對內加盟費轉嫁也並沒有其他損失。

好比小王去年加盟了一個「9.9萬建店」的咖啡品牌。真正加入才發現,9.9萬元只是一個「入門費用」,不包括裝修和房租。

一步一步落地下來,加盟費用、房租、裝修費、轉讓費已經20多萬,而且,品牌方提供的設備,在高峰期效率跟不上,他又購置了兩台自動咖啡機。最終,他實際投資了近30萬。

2、過於依賴營銷的謹慎,加盟商營銷能力不夠

「一場直播就能讓品牌聲名遠揚,實現全網皆知。」

在短視頻的巨大紅利之下,這種現象級營銷也成為可能,各行各業都湧入其中,火鍋行業也不例外。

有行業資深人士建議,選項目時,去找宣傳不是太多、但生意還不錯、不打價格戰的,產品真得好吃的這類去重點考慮。火鍋其實是中餐里最合適的,因為底料可以「鎖死」。

有很多火鍋加盟品牌,把唯一或僅有的直營店,布局在人流量大的核心商圈,用一切營銷手段製造排隊盛景,其實門店根本就不賺錢,就是為了以此吸引加盟商。

建議創業者多去看幾個店,必要時跟店裡的老闆交流一下生意情況。你一定會獲得在加盟商那裡獲得不到的信息。

3、開店過於迅猛的謹慎,後方支持可能跟不上

今年開始,不少頭部品牌都放出開店「豪言」,動輒100家店,破千、破萬也不在話下。

有的加盟品牌,在發源地做得很好,知名度很高,但這種品牌效應很難輻射到其他區域,加盟商如果跨區開店,就完全藉助不到品牌勢能。

這兩年在短視頻平台上,還有一類模式,是分析市場、分享成功的開店經歷、傳授經驗,讓很多「小白」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功開出一家店。隨後,拋出低投資的加盟模式,正中創業者下懷。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某些在短視頻平台上「開課」的品牌,本身也只是剛創立不久,分享的「成功模式」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考驗,創業者還是要謹慎考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184778301e362ed6ce0789675fb5f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