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給孩子談錢時可以這樣做

2019-09-25   雨媽說育兒

最近小雨有些入園焦慮,早上不想上幼兒園,工作日的時候也想我能陪著他,然後我告訴他工作日媽媽要上班掙錢,周末休息媽媽可以陪伴他,很多時候他的回答是「媽媽,我可以不要玩具,就只要你陪著我」這種回答很讓我哭笑不得,三歲的寶寶可能對金錢的概念還不太懂,他更多的是需要媽媽的陪伴。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際網路帶動了移動支付,10年前我們更多的是紙幣交易,如今移動支付掃碼支付更貼近我們生活了,逛街購物吃飯一步手機掃碼就解決了,小孩都知道掃碼支付,雖然支付方式改變了,但是對孩子的金錢教育還是有必要做的,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第一,教孩子認識、了解錢。

教孩子辨別錢幣的價值是進行金錢觀教育的第一步。即使現在流行手機支付,這一步也依舊不可少。專家認為,孩子4、5歲時就可以開始培養他們的金錢觀了。這是孩子三觀初步形成的重要節點。家長們就可以拿不同面值的紙幣、硬幣,教他們識別錢幣的面值。然後,家長可以試著讓孩子學會錢幣等值交換。比如家長可以拿10元的紙幣,讓孩子用幾張面值和為10的紙幣進行交換。

第二,讓孩了解錢的來源和獲取途徑。

父母需要告訴孩子,錢是通過辛勤的合法勞動獲得的,有勞才有得。家長們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驗勞動,並給予一定的報酬。西方國家較為流行的做法是讓孩子參加勞動獲得報酬,比如做家務。這種做法我們可以借鑑。但是類似於收拾歸置玩具這一類孩子自己分內的事,就不必給予酬勞了。如果是利他的勞動,則給孩子一定的酬勞。這主要是為了讓孩子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不會隨便浪費錢,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第三,引導孩子學會管理錢。

單有金錢的理論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實踐相結合。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管理、支配錢。

每年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肯定不少!家長可以幫孩子存一部分,讓他們留一小部分自己支配。家長可以問一下他們的計劃,在認為不合理的地方,適當給他們一些建議。

還可以給孩子配置一個存錢罐。當孩子有多餘的零用錢時,引導孩子將他們放進存錢罐中,逐漸培養他們儲蓄的意識。

第四,引導孩子如何使用錢。

錢基本的用途是購買物品。物品分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正所謂,花錢就要花在刀刃上。不管家裡的經濟條件是寬鬆還是緊張,都應該向孩子傳輸這種合理使用金錢的理念。

比較簡單的途徑是到超市採購生活用品。家長們可以讓孩子自己拿著採購的錢(暫時就不要用手機支付啦),列好購買清單。帶著孩子按著購買清單買東西。

當孩子遇到自己喜歡的零食或者玩具時,就可以告訴他採購資金不夠了。但是清單上的東西是必須要買的,零食和玩具可以之後再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將孩子徹底說服。

一種行為、觀念的形成往往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一教就會的。所以孩子的金錢觀念還是要儘早培養。培養孩子的金錢觀,並不是為了讓孩子陷入「錢眼裡」,而是讓他們對於錢的觀念有一個更好的掌握。

推薦閱讀書籍:《正確的金錢觀》、《從幼兒園到大學的零用錢計劃》、《富孩子》、《富爸爸窮爸爸》

第五,與金錢有關的教育,卻不僅僅是金錢的教育。

財商的教育,猶太人的做法堪稱範本。他們這方面的教育,差不多是從"娃娃抓起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認識錢,給他們開設銀行帳戶。製造機會讓孩子管理錢,學會掙錢,同時鼓勵孩子走出去,從小培養孩子理財的能力。

猶太裔中國媽媽莎拉,在中以建交後,帶三個孩子回到自己的故土以色列。而這也開啟了她不一樣的教子旅程。

剛回到以色列,他們沒有經濟來源,生活非常困窘,媽媽莎拉靠賣中國春卷養活三個孩子。雖然辛苦,但依然秉承著中國媽媽的教子理念,再苦不能苦孩子,什麼都不讓孩子們做,只要好好讀書就行。

而她這標準的"中國式好媽媽",卻遭到了猶太鄰居的訓斥:"不要把那種落後的中國式教育帶到以色列來,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鄰居的話雖然難聽,但卻點醒了她。

在當地猶太人的影響下,她開始積極鼓勵孩子,加入到家庭的經濟活動中來。

家中的東西不再無償使用,包括媽媽提供的餐食和服務。在家吃一頓飯,要支付100雅戈洛的成本費用,洗一次衣服要支付50雅戈洛……

在收取費用的同時,也給孩子們賺錢的機會,媽媽把每個春卷,以3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他們帶到學校後,可以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可以自由支配。

在媽媽的鼓勵下,三個從中國來的孩子,竟然慢慢克服了羞澀,膽怯的心理,把春卷生意做出了花樣。原來只會黏著媽媽撒嬌的孩子,搖身一變成了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同時他們的學習也沒有耽誤,為了想出更多賺錢的點子,孩子們反而更努力的學習。

多年後,兩個兒子成了富商,小女兒也為自己的目標努力著,就連媽媽自己也是過得風生水起,三個孩子成了她人生最引以為傲的成就。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教孩子如何認識金錢,教他們如何管理金錢,就是教他們怎樣打理自己的人生。理清和金錢的關係,才能讓孩子具有獲得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