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大機構的低價引流課,為什麼遇到中小機構就水土不服了?

2019-08-09     學榜藝術機構聯盟

一到暑期,就是家長為孩子物色培訓機構的好時候,當然也是各培訓機構進行生源大戰的關鍵時期,「1元班」「0元課」等各種「低價班」更是先後襲來。

不得不說,在今天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教培機構的招生方式也在不斷地變化。近幾年,新東方、好未來等大機構接連推出1元課等低價引流課,並都在暑期大戰中取得了「好成績」,這也使得低價引流課開始成為行業流行趨勢。

但是,很多校長在面對低價引流課時也會有很多疑惑:比如為什麼我的機構的引流課效果並不好?低價引流課是不是只適合大機構......所以這期,我們就跟大家聊聊低價引流課的這些事,希望能給各位校長做個參考。

1

為什麼要做低價引流課?



首先我們來想一下,低價引流課為什麼會風靡教育行業?業內流行的一種說法是,低價引流課類似於餐飲行業的試吃,化妝品行業的試用,相當於產品小樣兒。

這裡就要再提一下教培行業的特點,以往家長報班時更多依賴機構的口頭宣傳,再加上教培行業是「先買單再消費」,這就造成試錯成本都由家長來承擔。

而低價引流課的好處就是,前期學生可以通過很低的成本試學,來檢測機構的教學質量,再決定是否報班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家長的利益。

對於機構來說,在招生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短期內的低價行為可以為學校帶來大量學員,也為日後續報工作奠定了基礎,這樣的結果機構自然也喜歡。

當然,這種情況下,教學質量及服務差的機構會被提前篩選出來,並過濾掉一些機構,但從長遠來看,對行業還是有利的。

2

為什么小機構做低價引流課會水土不服?


不過,低價引流課雖然好,但是不是每個機構都適合,也是行業內一直以來爭議比較多的問題。原因就是起源於大機構的低價引流課,不知為何到了中小機構這裡就水土不服了?

比如有些小機構採用低價打法已經好幾年,結果是學校體量雖然有所增長,但利潤率卻下降不少,並且機構的品牌力也並沒有樹立起來。

還有很多校長抱怨說,低價引流課吸引了很多有占便宜心理的家長,這類家長對機構的品牌忠實度很低,很容易在價格正常後流失。

還有校長說的更嚴重:做低價引流課無異於殺雞取卵,看起來用非常低的成本給機構帶來了很多客戶,其實最後留給機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

本是行業「香餑餑」的低價引流課,為什麼會引來校長們這麼多的吐槽呢?經我們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很多中小機構前期通過低價班做到了「引流」,卻並沒有做好「引留」。也就是通過低價課把生源吸引來之後,很多機構並沒有「留得住」這些學生。

究其原因就是,低價引流課只是一個敲門磚,後面有一系列的配套工程,包括課前維護、課堂授課和課後關懷等為機構做支撐。而如果機構的教學和服務不行,做了低價引流課,結果就是轉化率很低。

同時,對於家長來說,沒有品牌和口碑背書的低價課對家長的吸引力並不強,因此,對於品牌力較弱的小機構來說,短期的廣告大多就是起到通知作用。而教培行業的固有特點,又決定了沒什麼口碑的小機構或新機構燒錢砸市場的效率其實很低。

「這是一件賠本連吆喝都賺不到的事情!」變成了很多中小機構對低價引流課最痛徹的領悟。


3

中小機構註定無緣低價引流課?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中小機構沒有做低價班的機會?當然不是!畢竟低價引流課確實是快速獲取流量最有效的方式。那麼,如果中小機構要做好,該採取哪些措施呢?

我們的建議就是做長周期、重服務,將班課需要規模化招生的任務,分解到不同的時間節點,減輕機構的壓力。

比如在較長周期內(一個春季)不斷積累這些零星招到的家長,讓他們提前體驗機構產品,給他們更好的服務和諮詢,確保他們每一個都夠能對機構產生信任,從而在暑期讓這些家長給機構的低價班做背書。

其次,就是在設計低價課時要注重創造需求,課程一定要是剛需課,吸引家長。並通過一些方式刺激家長對低價信息進行二次傳播,比如以一定的小優惠刺激家長轉發信息等。

總結來說,低價引流課快速地幫機構聚集學員的優勢是特有的,作為學校前期吸引家長的誘餌,幫助機構建立自己的魚塘,從而穩固市場地位。

但要想真正做好低價引流課,做到「引留」而不是「引流」,這就需要機構準備好自己的硬實力,做好課前、課中、課後的工作,獲取家長和學生的「歡心」,讓低價引流課發揮最大的效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k7LeGwBvvf6VcSZppj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