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的「二次長征」

2020-01-11   CEO在線

撰文/勺子 岳慧

編輯/勺子

2020新年伊始,搜狐就給員工送上了一份「新年大禮」。

1月6日上午10點,搜狐員工集體收到一封「考勤新規」郵件。郵件規定,員工未在9點30分之前到崗的,將按照梯度罰款制度進行處罰,即當月累計4次及以上遲到,每次罰款500元,5次及以上每次罰款則達1000元。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搜狐自成立以來所做的關於考勤的最大處罰力度。此前,遲到雖也屬違規行為,但5元的懲罰標的也僅算是略施小懲。

關於此規定,張朝陽回應,少睡覺才能有精神,更有利於健康,希望藉此考勤新規能夠幫助員工培養更良好的作息習慣,以便更高效的工作與生活。

2019年搜狐大有重整旗鼓之意。根據Q3財報,搜狐集團該季度總收入為4.82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9%,以人民幣計量增長12%,搜狐奮力扭轉長期虧損局的舉動頗有成效。此外,2019年搜狐財經峰會上,張朝陽表示「要帶搜狐回歸媒體」。一系列的舉措實施後,搜狐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恰逢此時爆出「考勤門」,外界紛紛猜測此舉是否是張朝陽在為其「二次長征」鋪路。社會輿論重重加碼,張朝陽再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01

沉寂已久的張朝陽在2019年刷出了存在感的新高度,大到公司決策,小到做直播、擔任比賽評審,他始終沖在一線。2019年搜狐財經峰會, 張朝陽說「要帶搜狐回歸媒體」。

為何會回歸媒體?張朝陽表示搜狐"回歸媒體",是要重新擦亮歷史上比較好的品牌。

張朝陽說:「保持媒體最本質的東西,保證報道內容的原創、準確、專業、有深度,有觀點。搜狐號產生內容方面更注重原創的品質,同時在視頻方面製作網絡劇和網絡綜藝,內容為王永遠是正確的」。

回顧2019年,搜狐計劃回歸媒體的思路並非無跡可尋。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搜狐都加大了對媒體重視度,不論是加大對於信息流搜狐號的重視,不斷產生大量優質原創內容;還是在線下舉辦豐富活動,像國民校花大賽、搜狐馬拉松、無人機影像大賽、5G峰會等,都為它帶來一波很大的關注度。

在向主流媒體發力的過程中,搜狐正預備朝著兩條路徑突破,一是嚴肅高端媒體、二是娛樂時尚媒體,其中,科技、財經,傳統強項「娛樂時尚」、教育、文化、歷史一個都不能少。

事實上,搜狐從做媒體起家,近些年把遊戲、視頻、搜索、直播等都嘗試了一遍,在現在的張朝陽看來,是回歸媒體的時候了。他把媒體業務歸為搜狐「腳下的核心競爭力」,是搜狐在「重新崛起」的道路上必須做好的事。

02

談到搜狐,不能不說張朝陽。

張朝陽說:「做企業有兩類,一類是做投資的人,一類是建企業、在戰場上打仗的人。我肯定是在戰場打仗的人」。

在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探路者中,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博士張朝陽,是學歷最高的創始人。他的導師叫尼古拉•尼葛洛龐帝,寫過一本很著名的書——《數字化生存》,這本書曾在中國暢銷百萬冊。就是在導師的支持下,張朝陽回國創辦了搜狐。

1998年馬雲還在挨家挨戶推銷自己的產品,馬化騰剛剛註冊騰訊,而彼時「中國網際網路教父」的搜狐已經兩歲了,並成功在兩年後上市。

「對於海外媒體及投資者,他一度就是中國網際網路。2000年,搜狐登陸納斯達克,從那時起,金錢對於張朝陽來說就只是個變動的數字。」

2004年,當張朝陽還沉浸在門戶網站的盈利喜悅,搜尋引擎異軍突起,致使百度借勢騰飛,斷送了搜狐關鍵詞的搜索機會。

「當時的張朝陽並沒有選擇投資他們,讓他們成為搜狐系。」 原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戰略負責人劉學輝如此評論當年的那場「商業戰爭」。在網際網路的風口上,搜狐一次次的錯失良機。

搜狐掉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但每次說起來還是讓人一陣唏噓。

此前搜狐兩次主動找今日頭條商談投資,溝通過程中曾提議將搜狐資訊業務併入今日頭條,但最終被今日頭條婉拒。關於今日頭條當初為何拒絕收購,有業內人士分析,可能與張朝陽收購決心不徹底有關。

後來,搜狐曾公開宣稱過「今日頭條只不過是新聞的搬運工」,這種態度倒是符合當時張朝陽的個性。

張朝陽作為搜狐創始人和第一大股東,他與搜狐的關係像是母親與嬰兒,密不可分。是他創造了搜狐,使它曾獲得「中國搜尋引擎的鼻祖」、「中國網際網路第一品牌」等無限榮耀與風光。

從2019搜狐回歸主流媒體的這些動作可以看出,搜狐是不缺話題度跟關注度的。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搜狐回歸媒體其實是在做它最擅長的事,反而有利於發揮競爭力。

03

曾經,張朝陽喜歡美國崇尚的自由,對待搜狐也是一松一緊。數據上來了,公司上市了,就及時行樂,享受人生;數據下滑了、股東不高興了,就重擔在身、心事重重。

11月4日,搜狐公司公布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2019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搜狐集團第三季度總收入為4.82億美元,雖較2018年同期增長9%,但仍處於虧損狀態。

2019年6月9日,搜狐推出了名為「狐友」的社交產品,張朝陽經常日更20多條。在張朝陽口中,它是「搜狐的未來」。

張朝陽把自己塑造成了狐友「發燒者」。2019年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張朝陽身著一身休閒服現身烏鎮,並玩上了直播,笑稱「我也是網紅」。

縱觀當下內容生態平台,各個大流量平台都有其獨特的賣點。知乎靠內容質量和知識,抖音頭條快手用算法捕捉用戶興趣點,就算是微信公眾平台也不斷更迭審核機制,保持高質量內容來增加用戶粘度。

而狐友可謂算得上是內容平台中的一朵奇葩。它脫胎於搜狐新聞客戶端「我的」板塊,主要依靠線下的活動來增加用戶量。2019「狐友國民校花大賽」全國總決賽持續了六七個小時,張朝陽親自擔當評審。如今「狐友國民校花大賽」已覆蓋北京等七大賽區,200餘所高校。校花大賽背後,是張朝陽繼續做強搜狐內容生態,繼續提升搜狐媒體屬性的布局。

04

能否跨過這道「輿論檻」也勢必會對「二次長征」起到關鍵性作用。

回顧搜狐發展史,新聞客戶端是搜狐動手的最早,UGC、自媒體也開風氣之先,即使是網站視頻和自產內容方面也稱得上是先行者。但不幸的是,在騰訊、網易、新浪等多個後起之秀的圍攻之下,搜狐的光芒逐漸被掩蓋。

但生性好鬥、永不服輸、充滿激情是天蠍座的特質。當年許下誓言「不考到好成績就去冬泳」,繞著圓明園跑5、6圈來證明自己可以的張朝陽仿佛完美的契合著星座的預言。

他曾自曝,每天睡眠4個小時,6點看新聞,6:30用用搜狐的產品,搜狐新聞客戶端、狐友、搜狗,7點到8點一個小時實打實來準備直播,記筆記,我每次直播一次要寫大概六頁紙。8點到9點雷打不動直播。下午12點、1點到6點5個小時是密集的工作時間,幾乎20分鐘一個會。


張朝陽的「二次長征」也是踐行他的活到老學到老人生道理。在搜狐財經峰會上,張朝陽說:「資訊傳播前所未有的發達,AI、5G等多個領域將會疊代演化出新的應用與財富創造,這是很令人期待的機遇」。

對於集愛拼、勤奮、堅韌個性於一身的張朝陽來說,此次的「考勤門」或許不過是其「二次長征」道路上的一粒小石子而已。如今張朝陽的再出發,無論是財報的超預期,還是搜狐於業內擴大的聲量,一切正在朝著張朝陽理想中的方向演進。張朝陽依然在帶著21歲的搜狐向前奔跑,並且比以往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