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未必有虎子!新華社俄羅斯記者會五種語言,兒子英語僅28分

2023-11-13     趣筆談

原標題:虎父未必有虎子!新華社俄羅斯記者會五種語言,兒子英語僅28分

新華社是國內媒體的扛鼎,新華社的記者,甚至通訊員們都是媒體裡面的大牛。這不又有個新華社的俄羅斯記者火了。不過這個記者火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寫出了什麼膾炙人口的文章,而是因為他教育孩子成長遇到的尷尬。

因為這個俄羅斯籍的新華社記者,本身是能夠精通五種語言的,但是在中國上學的他的兒子英語成績,竟然只有28分!

在很多人看來這都無法想像。可是這就是一個現實,尤其是這個俄羅斯家庭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5年。孩子接受的也是中國的教育,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下,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

按理說,我們都會覺得外國人會英語是天經地義的。但是恰恰是這個金髮碧眼的小朋友真真切切英語學的差的不行。

其實老子英雄兒好漢只是大家的嚮往和寄託,實際上因為老子英雄了,兒子會獲得更多的資源,老子給兒子創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站在自己父親的肩膀上做事,成功的幾率肯定要高不少。

但是這並非真理。有的人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

並非只有這個俄羅斯人遇到這種情況。

實際上我們看,很多清北畢業的人們的子女同樣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他們如果本身已經創造了好的資源,就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脫離高考這種人才晉升方式。

有人常說,清北畢業的人再讓自己的孩子也去考清北,就是個失敗,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他們可以讓孩子繼承自己的產業,也可以安排孩子出國,獲得更便利的學歷,再回國獲得社會資源。

筆者觀點:

無論這個新華社記者自己有多麼高的成就,但是在語言的天賦上是並非會遺傳的。

我有同學是985高校畢業,他的妻子是211高校畢業,按理說這麼好的基因生出來的娃怎麼也能學習名列前茅吧,實際上並非如此,他倆的孩子剛上四年級,同學天天被老師叫去辦公室挨訓。現在他說,每次看到老師發消息都肝兒顫。這輩子也沒被老師訓過這麼多次,現在自己的女兒幫自己實現了。

當然,父母高學歷,孩子學習成績差的現象不是普遍現象。雖然父母的學歷與孩子的學習成績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繫,但遺傳因素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有些基因可能影響大腦的發育和功能,從而影響孩子的智力、記憶力、注意力等與學習相關的能力。

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其他的因素,如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特別是父母的教育背景和職業地位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資源和機會。例如,父母擁有高學歷,可能會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更高的學習期望。

可是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興趣、才能和學習能力。即使在相同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條件下,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和方向也可能不同。

雖然父母可能期望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以便進入好的學校、獲得好的工作機會或者實現其他社會目標。不過這種壓力可能導致一些孩子感到焦慮、壓力過大或者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在高學歷家庭中這種因素非常高。

圖源網際網路,侵刪。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點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efbc67923fc16b2c9d13c1381b0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