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家族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不許轉載!
文 | 白妹子
01
最近天氣降溫了,又特別乾燥。
小白約上閨蜜小藍和一個剛開始喝白茶的朋友一塊兒喝茶,潤潤喉,順便還能讓皮膚補補水。
朋友拿起小白泡的白茶,小口飲盡。
喝過幾杯後,說:「這茶香得似花蜜,湯感又滑又潤,這是白毫銀針吧。」
小藍也點頭說道:沒錯沒錯,這肯定是白毫銀針,所以這麼好喝。
這可尷尬了,你們都猜錯啦。
今天喝的茶,可是2019的高級白牡丹呢!
那位不太懂茶的朋友問,怎麼區別呀?感覺長的好像。
你可別被它們的外表所迷惑,它們可是兩款完全不同的茶啊!
那今天小白就來教教大家,怎樣區分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這「兩兄弟」呀。
那要如何去辨別呢?
可以從它們的外觀特徵、香氣特徵、口感特徵,去區分呢。
02
第一:外觀特徵
白毫銀針,在每年春白茶中,採摘時間是最早的,是採摘茶樹芽頭而製成的。
肥壯飽滿的芽頭,白毫密布,像是灑滿了糖霜一般。
芽頭旁帶著小葉殼,像是紅纓槍的形狀,凸顯出它那一旗一槍的特點。
剝開芽頭,會發現白毫呈現層層的筍狀,似俄羅斯套娃一般。
芽頭旁那小葉殼可不是葉片,這一特徵是跟白牡丹最大的區別。
白毫銀針摸起來像是多肉植物中的熊童子一般,飽滿又有肉感,白毫絨絨的。
白牡丹,是緊接著白毫銀針後採摘的白茶。
外觀形態比較秀氣,是由樹梢上的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而製成。
白牡丹的芽頭略微肥壯,滿布白毫,葉片秀麗呈嫩綠色,一左一右護著芽頭。
白牡丹的葉片背後覆蓋著白毫,茶梗細小。
當然不是所有的白牡丹都有細小茶梗的,像特級白牡丹(牡丹王)就沒有。
茶友們可千萬不要把牡丹王認成銀針啊!
真害怕把牡丹王的葉片扒拉下來後,大家會覺得它是白毫銀針。
那就是有些不誠實的商家,刻意將等級混賣的套路啦。
真真假假,假的始終替代不了真的,即使抽針,白牡丹的芽頭還是與白毫銀針有很大差別的。
這樣子對比下來看,它們倆的外形差別還是挺大的。
兩者雖然相像,但是看對比圖的話,還是能夠看出來的,所以一定要細心鑑別哦!
如果茶友們通過外觀不能正確的區分的話,那不妨通過香氣了感受一下吧。
03
第二:香氣特徵
香氣是白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香氣可不太相同呢。
白毫銀針,因為身上布滿了又厚又密的白毫,所以毫香最為凸顯。
不用想就知道,白毫銀針的干茶是以毫香為主的。
喝一口,最先感受到毫香,慢慢的是蘆葦香、花香,回味甘甜,舒適,悠然自閒。
聽白牡丹的名字就可以猜測到,它是以花香是最為主的一款白茶。
當打開裝著白牡丹箱子的瞬間,按耐不住的花香氣息,撲面而來。
嗅聞干茶,花香是清雅的,清幽的,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還夾雜著點點毫香。
沖泡後,被蓋上的花香馥郁,花香來得更加高揚、飽滿。
啜一口飽滿的茶湯,甘甜可口,仿佛置身於花園一般。
白牡丹的花香豐富,變化多樣,層次感極強,細細感受,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04
第三:口感特徵
一泡茶是什麼品種,究竟好不好,還是要入口感受,才能明確它究竟是不是你想要的。
白毫銀針與白牡丹外觀不同,香氣不同,口感滋味自然也不同。
白毫銀針滋味清鮮醇爽,茶湯清透,湯水順滑。
由於白毫密布,銀針內含豐富的茶氨酸,茶湯滋味更加清爽、具有膠質感。
白毫銀針這麼清爽,在天氣乾燥時,來上一杯,爽口無比,就像是給我們的皮膚補了些水呢。
白牡丹,湯感會比銀針更加稠,茶湯中帶著花香,醇和細膩。
白牡丹也是有白毫的,所以喝起來也會有清爽甘甜的感覺。
白牡丹的茶湯是清冽的、清新的、清香的,喝起來就像一杯清甜的花蜜水一樣。
白牡丹的茶湯,又具有花香,當含一口時,會發現花香融到茶湯中,縈繞在口腔中,十分香甜,勾人心魂。
又潤又滑又香的白牡丹,留香至唇齒之間,實在叫人難以忘卻啊!
05
色香味俱全,是好茶的標誌。
如何區別白毫銀針和白牡丹,從以上三點出發吧,這可是最為直接的辦法呢。
雖然同是一棵樹上採摘下來的,但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完全不一樣,各有自己的性格、滋味。
小白再說一遍,白毫銀針沒有葉片,長相是一旗一槍的,毫香濃郁,滋味鮮爽順滑。
白牡丹一芽一葉、一芽二葉,花香馥郁,滋味清甜,湯感更稠滑。
茶友們都記住了嗎?
各有千秋,細細感受,你會了解到它們的不同之處的。
歡迎關注【白茶家族】,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家族(baichajiaz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