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部門發文:到2026年基本扭轉關鍵同位素產品供應受制於人局面

2024-11-01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獲悉,國家原子能機構、國家發改委等十二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核技術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目標,到2026年,力爭核技術應用產業年直接經濟產值達4000億元。

在提升重點同位素供應能力方面,行動方案提出開展新堆建設和在役堆優化改造,形成重點同位素生產能力,具備3種以上放射性同位素自主化供應能力,突破5種以上放射性同位素生產技術,基本扭轉關鍵同位素產品供應受制於人局面。

行動方案同時提出一批核技術產業化目標:到2026年,10個以上Ⅰ類放射性新藥申請臨床試驗,符合要求的獲得臨床試驗批件或進入臨床應用;國產化中高能質子回旋加速器、新一代SPECT/CT影像裝備、BNCT治療系統等高端醫療裝備研發取得突破;國產化安檢設備形成覆蓋大中小特微的型譜化研發格局;2種以上輻照中藥材新種源實現規模化種植;輻照滅菌、輻照去污、輻照加工等創新解決方案,在典型場景獲得推廣應用。

如果將核能喻為核領域的「重工業」,那麼核技術應用就是該領域的「輕工業」,廣泛用於工業、農業、核醫學、食品安全、環保等領域。從已開發國家的經驗來看,核技術應用比核電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大。

前述行動方案提出一系列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加快推進四川樂山溶液堆、江西九江天紅堆等醫用同位素生產堆建設,積極支持寬能譜超高通量實驗堆等新型研究實驗堆建設。結合實際需求,加快推進現有研究堆優化改造,提升配套生產能力,有效發揮其科研和生產雙重功能。鼓勵利用秦山重水堆等核電反應堆進行同位素生產。

瞄準新藥創製、新型放療技術及高端裝備研製等領域,布局一批具有原創性、前瞻性重點科技項目。探索核技術在量子計算、新型儲能、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中的交叉應用。

加速實現放射性同位素自主供應,加快形成穩定同位素生產能力,加快國產同位素應用進程。

積極推動電子束輻射固化技術示範應用,重點加大高精密離子注入、大尺寸單晶矽輻照、高精密離子束濺射沉積、低損傷高精密離子束加工、高端離子膜製造等技術研究及應用推廣;不斷深化核技術在農產品輻照加工、病蟲害防治、誘變育種等方面推廣應用;加快放射性診療藥物研發,加強新靶點、新機制、新類型創新藥研發投入等等。

行動方案提出,國家原子能機構牽頭負責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健委、國務院國資委、國家藥監局等部門統籌推進本行動方案實施,協調解決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重大問題,調度重點任務進展,推動政策有效協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e23d9fae434acb3cbddde94b0c94f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