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就是處暑節氣了,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處暑也是「出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暑意漸消,並不是暑氣下降馬上就涼爽,這個時候秋老虎天還是不可掉以輕心哦。處暑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民俗活動,如吃鴨子、煎藥茶等等,我們當地人在處暑節氣這天就有吃鴨肉的習慣。「處暑吃一寶,四季都安康」,8月23日處暑,1寶指什麼?順利度秋。
民間還有「七月半鴨,八月半芋」,「處暑送鴨、無病各家」等說法, 還有俗話:「處暑吃一寶,四季都安康」,也是有其中道理的,這裡的「一寶」指的就是:鴨子。鴨肉鮮香滋補,性涼,滋補不上火,這個時候的鴨子也是最肥美的時節,老北京人都會去買處暑百合鴨,而江蘇地區,做好鴨子菜要端一碗送給鄰居,正所謂「處暑送鴨,無病各家」。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處暑進補吃鴨肉增強體質就少生病了,分給鄰里一起分享,大家的平安健康,也是圖個吉利。
鴨子的吃法也有很多,除了老北京的百合鴨之外,鹽水鴨、烤鴨、紅燒鴨肉、啤酒鴨等等,我家人更愛吃酸梅鴨,用的當地特色的酸梅醬搭配上配料一起燜出來的酸梅鴨,酸甜鮮香,別提有多開胃,營養好吃還不膩,大人孩子都特別喜歡。秋天進補貼秋膘吃非常適合,老少皆宜。「處暑吃一寶,四季都安康」,8月23日處暑,一寶指什麼?順利度秋。
【酸梅醬燜鴨】
食材:鴨肉(這裡用的是四分之一)、酸梅醬、姜蔥蒜、大料(八角、香葉、桂皮各適量)。
1、鴨肉洗凈、蔥姜蒜洗凈切好待用、大料洗凈待用。
2、熱鍋涼油,下入鴨子煎。
3、將鴨肉煎至兩面焦黃起鍋待用。
4、鍋里余油,下入蔥姜蒜和大料一起炒香。
5、下入鴨肉和適量的清水。
6、加入適量的料酒、半瓶酸梅醬、半碗生抽、2勺白醋、一勺老抽和適量冰糖。小火煲煮30分鐘左右,中途打開翻動一下,讓鴨肉均勻上色入味,煮至湯汁濃稠。
7、把煮好的鴨肉出鍋放涼,大料取出來不要了。
8、鴨肉切成小塊裝盤,淋上煮要肉的濃稠醬汁,撒上少許的熟白芝麻即可上桌享用。
這樣一道家常版的:酸梅醬鴨就做好啦,這樣做出來的酸梅鴨鮮香入味,還有酸梅醬的酸甜口感,非常開胃,好吃下飯還不油膩,大人孩子都很愛吃,處暑吃鴨肉鮮香滋補不上火,秋補貼秋膘吃它再合適不過啦。每回做一盤上桌都不夠吃。
Lily美食談小貼士:
1、鴨肉選擇農家土鴨,這樣的鴨肉更鮮香營養,這道菜不適合用老鴨來做,會嚼不動。
2、鴨肉先煎一下,這樣表皮焦黃吸收湯汁,上色效果更好,賣相和口感更好。
3、大料根據自己的喜好添加,不喜歡也可不放,味道也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