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館陶「老街」指的是哪?如何恢復重建館陶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2023-08-15     大運河時空

原標題:河北館陶「老街」指的是哪?如何恢復重建館陶老街歷史文化街區?

館陶老街的來歷

館陶縣城「老街」,是館陶人民對位於縣城東南角「南館陶」老城的稱呼。

衛星圖上的館陶老街區域,及紙廠、縣委等舊址

之所以稱為「南館陶」,是相對於金朝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館陶縣治、今天的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來說的,因為兩地都叫館陶,為了便於區分,於是就有了南、北館陶之稱。

南館陶老街,肇始於元朝建立的遍布天下的「站赤」系統,南館陶站就是其中重要一站,由於南館陶地處南北方向的運河水運,以及聯繫東西方向大路陸運的交匯點上,成為了水陸兼有的水馬驛,大量的人員和物資彙集在此,於是逐步就形成了鎮。

元朝的館陶與南館陶,南館陶一名首次出現在了地圖上

藉助於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從明朝初期開始,南館陶的經濟就迅速發展起來。明永樂五年(1407年)十二月,「設衛輝府之北關閘、湯陰縣之塌河、大名縣之艾家口、浚縣之李家道口、東昌府館陶縣之南館陶五遞運所,時營建北京,運輸者眾,故增設之」,後來又增設了南館陶巡檢司、陶山水驛等官方機構,還有山西會館等民間商業設施,南館陶「枕陶山,襟衛水,處齊魯西偏,為燕京通衢」,每年秋季在衛河水漲之時「船行如梭,欸乃相接」,與直隸大名府元城縣小灘鎮、大名縣龍王廟以及館陶縣治一起,形成了衛河上的4個重要商業重鎮,有著「小灘龍王廟、南北二館陶」的說法。

民國時期地圖上的南館陶

可以說,館陶縣城的「老街」,是現代館陶縣城發展的「原點」,那裡每一棟建築都深深鐫刻著館陶近代歷史發展的痕跡。但是近年來,由於時光前進的侵蝕,以及縣城主城區的遠去,館陶「老街」已變得破舊不堪,許多在歷史上有著較大名氣和重要影響的建築,正在慢慢破損乃至消失,「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及重建迫在眉睫。

如何對館陶老街歷史文化街區進行保護與重建?

南館陶在明清以來的發展雖然不凡,但是與浚縣、臨清等地相比,還存在名氣小、影響力低的弱點,如何避開這些,發揮自身優勢,從而進行適合館陶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重建?

一、定位很關鍵

縱觀南館陶自始至今的發展歷史,究竟選擇其發展歷程中的哪一段作為重點進行打造,才能更好、更準確的展示自己?

南館陶老街歷史文化街區重建的定位應該是:

民國風情、運河重鎮

運河重鎮自然不必多說了,那麼為何要把南館陶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的重建,定位在民國時期?理由有以下兩點:

一是目前老街現存的建築,大部分是上個世紀初,民國時期或者比其稍晚一些時間所留,在恢復重建方面有一定基礎,比起定位於明清時期的歷史階段,更切合實際,變動不大。

民國時期南館陶地圖

二是南館陶老街的歷史決定了其重建須定位於民國時期,就像前面所說,明清時期的大運河兩岸,繁榮的、影響力大的城鎮燦若繁星、比比皆是,不說京杭大運河沿岸的魯、蘇、浙等省的商業城鎮,僅就衛河沿岸來說,南館陶與其他城鎮相比優勢並不明顯。

只有到了民國時期,南館陶不僅湧現出了一批歷史名人,還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我黨我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重要的活動之地,很多重要的歷史事件發生在這裡。可以這麼說,民國時期的南館陶,所產生類似的歷史厚度和重量,在衛河乃至大運河沿岸的城鎮中是不多見的。

二、老街歷史文化街區重建後能展現啥?

通過修復和重建,館陶「老街」向外界能夠展示的情景,大致的方向應該是:

運河重鎮、交通樞紐、商業繁榮、名人薈萃。

三、老街歷史文化街區展示所用的載體

展示方向定位再準確,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也是虛的,如何展示、通過怎麼樣的形式展示出來才是重點。為此建議:

館陶「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修復和重建,應該建成「一館多點式」的街區博物館。

一館:即建設一座南館陶老街歷史、地理、文化、商業、民俗等全方位的展館,位置在陶山街古城段最東頭路南,或者與永濟路的路口處,通過聲光電等現代化的手段進行展示。

南館陶老街上的牌坊

多點:即將現有的各歷史建築,包括將軍府、王七宗祠、王化雲等名人故居、法院和供銷社舊址等進行修復或者重建後,各節點就其歷史等情形以小型展館或者展板形式進行展現。

街區博物館:即將陶山街古城段整體打造成為一座街區博物館,按照財力情況重建、或者採取其他方式重現牌坊、古棚、石橋等建築,並且把上述的一館、多點的展館包含在內,博物館內的部分建築還可以用於商業用途,建設成為具有民國時期風格的商鋪,吸引遊客來觀光旅遊,重現運河重鎮盛景。

王七祠堂內部

註:陶山街古城段是指牌坊街(東門至牌坊)、古棚街(牌坊至古棚)、西大街(古棚至西門)三條街道的統稱。

四、老街歷史文化街區的重建和利用,不應該僅限於老街一帶,而應該進行適當擴展

要把老街歷史文化街區與漕運文化、館陶縣城新起點吸納進來,應該從歷史的時間線上、運河及館陶發展的空間線上兩方面進行擴展。

在漕運文化方面:

依託老街東側的衛運河西岸、衛運河西岸大堤,在岸邊、堤上、堤內、堤外或建實物、或以雷射投影展示衛河漕運盛況「衛河帆影」「駙馬古渡」「運河古驛」「南陶古鎮」等場景。

南館陶老地圖

在館陶縣城新起點方面:

依託政府街東段,將縣委舊址、紙廠舊址、人民銀行舊址、劇場等歷史建築吸納進來,與陶山街古城段相呼應,將館陶縣城現代起點與其古代歷史,一新一舊進行呼應起來。

上世紀六十年代南館陶衛星圖,此時南館陶剛開始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db9cce9b3b028fecc22d7f49976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