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消化不良,有積食和痰飲,睡醒後咳嗽不停,影響脾胃代謝能力

2019-08-13     羊爸爸育兒

我們說,給寶寶增加輔食的時候,要從簡單的食物開始,從細膩稀薄的開始,從少量的開始,從穀物等偏性小的食物開始,不斷嘗試,觀察反饋之後,再逐漸的加量,加濃稠度,加種類。

如果過程中出現了大便不好,或者睡眠不好的表現,就要及時調整食物的用量和種類,或者改變烹飪方法,直到孩子能夠接受為止。

來看今天的案例

主訴:寶寶六個月,咳嗽,痰由白變黃了。

「大便:一天三到五次,暗黃色,這幾天開始吃像米糊一樣的米油,後來大便變得有點臭、泡沫狀。」

大便這幾天變得有點臭、泡沫狀,提示有熱。因為吃了像米糊一樣的米油出現了大便的異常,這樣的反饋就提示我們,當下的飲食是不大適合孩子的消化能力的,那就要儘快做出調整。

「小便:有時候黃,有時候白,根據喝水情況。」

正常。

「怕冷怕熱:寶寶怕熱,不愛蓋被子,一脫衣服特別開心,一直都是這樣。」

小月齡的寶寶不愛蓋被子的居多,目前認為是正常的。

「飲食:胃口一直很好。主要吃母乳和一天兩次像米糊一樣的米油。」

胃口沒有變化,說明脾胃的氣血運行暫時沒受到很大的影響。

「出汗:出汗多,主要集中在頭部、手臂和背部,頭部較多,汗水有點臭。」

出汗多,集中在中上焦,說明與消化有關,而且是熱證;汗水有點臭,可以理解為身體的垃圾排泄不暢,漚了,就會發熱,產生臭味。

「喝水:正常,都是喂溫開水。」

對於母乳寶寶來說,正常情況下喝水不多的。如果寶寶除了吃母乳,喝米油,還喝水比較多、頻繁,是有熱的證據。

「體溫:正常,都是一樣的溫度。」

回答的比較籠統,暫時認為正常。

「其他症狀:這幾天愛咬乳頭。」

這幾天愛咬,是不正常的。喜歡咬住什麼,這個是一個上焦的熱證。沒有其他的少陽證據,我們認為這裡是脾胃的熱往上熏蒸引起的。

「其他症狀:有痰已經一星期了,由白變黃。一開始是有痰鳴音,後來轉變為劇烈的咳嗽,睡醒就咳不停,睡著就不咳了。通過母乳和喝水,可以稍微控制咳嗽。」

一開始的白痰,說明中焦轉化水液的能力出現了異常,是寒的證據;後來變黃,說明津液不足,郁而化熱了。在補充母乳和喝水時,可以暫時對咳嗽有所緩解,考慮是痰在喉嚨引起不適,有水液進入稀釋痰液會覺得舒服。睡醒後咳不停,在脾胃有積食的情況下常見,歸為陽明。

主要是消化不良,有積食和痰飲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添加輔食米油的時候,一般建議先給稀薄的、少量的,觀察孩子的睡眠和大便,如果都沒有異常,再逐漸增加濃稠的程度,調整到孩子能接受的範圍內。

像米糊一樣的米油,對案例中的寶寶來說還不能很好的消化,因此造成了中焦的積滯,脾胃代謝水飲的能力也受到了影響。

六綱辨證:陽明太陰

處理建議:米糊應該調得再稀一些,母乳媽媽的飲食再清淡一些。

對症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蔥白淡豆豉的變化版,豆豉陳皮湯,消食導滯,化痰飲。

如果買不到淡豆豉,也可以用白蘿蔔煮水,或者藥店買點蘿蔔籽(學名:萊菔子)煮水也可。如果實在喂不進去,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保和丸後過奶給孩子。最好再配合摩腹,搓背。

反饋:使用豆豉陳皮湯後,孩子咳吐了,咳嗽狀態有好轉。這個說明痰排出來了。

關於小月齡寶寶

案例中的陽明太陰,是否也可以用保和丸?

保和也是對症的。但小孩子第一次生病的處理,也許就會形成一套初級的反應模式,這個反應模式會隨著不斷生病,不斷處理,逐漸演化得比較成熟和複雜。

那我們建議小寶寶最初症狀不嚴重的處理,儘量在對症的前提下,選擇最簡單的方式,能用小而輕的食療方解決,咱們就先不急著用藥,讓孩子的抵抗能力一點點累積。

懂得小兒推拿的家長,在辨證的基礎上,做一些簡單的推拿也是可以的,不一定非得用藥。臨床上積食的推拿常見的有摩腹、提背、清大腸、清胃、揉板門等。

關於蔥白淡豆豉

蔥白淡豆豉湯是時方里很有名的方子,它相對溫和,接近於食療,討巧且不容易用錯。

其中,蔥白主要處理表證,能發汗,淡豆豉既能處理表證(輕微受寒),又能處理一定的里證(輕微消化不良),如果消化不好,伴隨有痰,可以加陳皮。

實際使用中

如果單純受寒,可以直接吃蔥白湯,或蔥白淡豆豉湯。

如果只是單一的喉嚨有痰,痰比較多,沒有其他的熱證,大便也正常,只用陳皮煮水就可以。

如果有點消化不好,有痰,同時又有受寒的表證,建議用蔥白淡豆豉陳皮湯。

這個案例中,暫時沒有表證,針對消化不良和痰,用淡豆豉陳皮就可以。

做法步驟

淡豆豉5~30g(半歲約5g,1歲約10g,2歲20g,3歲以上30g),水600ml左右。如需加陳皮,陳皮與淡豆豉一樣的分量。

淡豆豉與陳皮先下鍋煮55分鐘。

如需加蔥白,取大蔥的蔥白2、3根帶須,切段。將蔥白放入淡豆豉陳皮水中,再煮5分鐘,即可出鍋。

得藥湯90~180ml,一天分三次喝完。如果實在不適應這個口感,可以酌情加入紅糖或麥芽糖。

注意,這個處理方案是針對這個孩子當時的情況特定的方案,並不適合其他孩子,不可以套用哦~如果需要協助梳理孩子的情況,可以在評論中留言,或私信我發送「求助」(點頭像即可找到)

討論

1. 為什麼先是白痰,而後過一段時間會有黃痰,先有里虛寒後陽明積食嗎?

答:積食的所有症狀就是一個由寒轉熱的過程。

2. 案例中孩子這麼小,是不是可以清淡飲食,觀察幾天再決定要不要用藥呢?

答:這個案例中孩子咳嗽已經比較頻繁了,是需要處理一下的。如果孩子只是偶爾咳嗽,吃喝拉撒睡都基本還可以,是可以選擇只調整下飲食、觀察著病情變化的。

3. 為什麼津液不足還有痰?

答:因為消化不好。脾胃的消化出現問題了,不能將水飲轉化為身體所需的津液,所以津液不足,並且有水飲痰飲。陽明里熱之後,又加劇了津液的消耗。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記得點贊~轉發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jExmwBJleJMoPMfI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