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死後為何沒有一個皇后合葬?「漢武皇后」為何成了李夫人?

2023-02-07     尋根拜祖

原標題:漢武帝死後為何沒有一個皇后合葬?「漢武皇后」為何成了李夫人?

我們把「同陵同穴」的葬制才叫合葬,但漢代不同,「同陵異穴」也可以叫合葬。因此,漢武帝是有一位皇后與他合葬的,此人就是李夫人,而不是衛子夫。只不過,這個「合葬」寫滿了淒涼的故事。

我們知道,漢武帝其實有四位皇后,有的是他生前選定的,有的是死後追封的,她們分別是:陳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

陳阿嬌和衛子夫是漢武帝親自冊封的皇后,鉤弋夫人是因為她的兒子劉弗陵當了皇帝而追封的。那麼李夫人憑什麼會被追封為皇后呢?又怎麼會與漢武帝合葬呢?

這裡的故事太曲折,滿滿都是皇家女人的淒涼。

陳阿嬌,被漢武帝廢黜,死後被葬於「霸陵」

陳阿嬌是漢武帝幼年時期「金屋藏嬌」故事的女主,也是漢武帝的表姐,二人的婚姻純屬長公主劉嫖和王娡之間的交易。

這就註定了這場婚姻的悲劇結局,陳阿嬌仗著母親的功勞,處處以漢武帝的恩人自居,又不能生孩子,惹得漢武帝厭煩透頂。

所以,當漢武帝掌握實權後,借陳阿嬌行巫蠱之事廢黜了她的皇后之位。對女婿的「忘恩負義」,劉嫖也只能打落牙齒肚裡咽。

從此,陳阿嬌孤寂地生活在長門宮,哪一年去世的都沒留下記載。由於被廢黜了,因此陳阿嬌沒能陪葬漢武帝的茂陵,而是被安葬於漢文帝的霸陵了。

是不是很奇怪,陳阿嬌怎麼會陪葬於霸陵呢?

因為劉嫖是漢文帝的女兒,所以她給自己在霸陵預留了一塊地,陳阿嬌其實是「投奔」母親去的。

問題又來了,劉嫖的丈夫陳午並不在霸陵,她怎麼不跟陳午合葬呢?

呵呵,劉嫖臨終前有遺言:「俺要和董偃合葬。」董偃是誰?劉嫖的小情人,額……亂!

衛子夫,被漢武帝廢黜,死後被葬於「思後園」

漢武帝曾經的最愛衛子夫,起身後事最淒涼。「巫蠱之禍」爆發後,漢武帝下令收繳了衛子夫的皇后印璽,自知難逃厄運的衛子夫乾脆自殺了。

後世一直爭議:衛子夫到底有沒有被廢黜?我覺得答案很肯定,廢黜了。

雖然史料里找不到關於漢武帝廢后的詔書,但找不到不等於不存在。即便沒有詔書,事實上衛子夫的印璽被收繳了,而且她的葬禮已經表露了漢武帝的意圖。

衛子夫死後,被擱置在一間空屋裡數日,然後又被裝入一口小棺材,抬到城南一個叫桐柏亭的地方草草入葬,根本沒有任何禮儀,規制甚至都不如普通百姓,更沒有陪葬茂陵。

也就是說,此時的衛子夫已經不再是皇后,而是庶民、罪犯。

奇怪的是,《後漢書》依然稱呼衛子夫為「漢武皇后」,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稱呼肯定是錯誤的,事實上漢昭帝登基後,由霍光主持,已經確認李夫人是「漢武皇后」,而不是衛子夫。

之所以依然這叫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出於對衛子夫的同情,二是她的嫡系曾孫劉詢當了皇帝。

漢昭帝21歲駕崩,因為無後,所以立了李夫人的孫子劉賀為帝。但劉賀僅僅坐了27天龍椅就被霍光廢黜,改立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漢宣帝登基後,其實很想給自己曾祖母、祖父、父親平反,但這勢必就要否定漢武帝。

那時候對禮法的遵守比較死板,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採取這種措施:追諡祖父劉據為「戾太子」、父親劉進為「悼皇考」,分別設「園」紀念,同時將曾祖母衛子夫的安息地改稱「思後園」,一律不稱「陵」。

鉤弋夫人,被漢武帝處死,死後葬於「雲陵」

鉤弋夫人是漢武帝晚年寵幸的最後一個女人,是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

就在漢武帝去世前的一年,鉤弋夫人陪同漢武帝巡幸甘泉宮,結果死在了那裡。

史料有兩種記載,一種說法是,鉤弋夫人犯了錯,遭到漢武帝的斥責,抑鬱而終;另一種說法是,漢武帝「立子殺母」,除掉了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死後比衛子夫還要慘,當夜漢武帝就令人抬著她的棺材隨便找了一塊地方埋了。虧得宮人們有心,在埋葬地做了個記號,否則漢昭帝連哭都找不到地方。

漢武帝絕情起來真的讓人可怕、可憎!

漢昭帝即位後,下旨追封母親為皇太后(請注意,不是漢武漢武皇后),並徵發兩萬勞工,將母親的墳墓擴建成陵園,即甘泉宮南邊的「雲陵」,民間也稱之為「女陵」。

因此鉤弋夫人也未能陪葬茂陵。

瞅瞅,漢武帝一生寵幸了那麼多女人,死後卻成了「光棍漢」,沒人與他合葬。

李夫人,病逝,死後以皇后之禮陪葬於「茂陵」

當然,皇帝怎麼能當「光棍」?那豈不是讓天下人笑掉大牙?拉郎配也得給他「配」一個。配誰呢?巧得很,李夫人正好陪葬於茂陵。

李夫人的故事大家也耳熟能詳,她是樂師李延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妹妹,也是平陽公主獻給漢武帝的第二份禮物。

李夫人幾乎是翻版的衛子夫,只是衛子夫擅長歌,李夫人擅長舞,二人同樣性情溫婉,比較符合漢武帝這種霸道總裁的胃口。

可惜的是,李夫人紅顏薄命,在生下五子劉髆後不久就病逝了。

李夫人做得最智慧的一件事就是,拒絕漢武帝臨終見面,哪怕漢武帝生氣,她也堅持用被子捂住臉。正如她所料,漢武帝因為沒看到她的病容,腦子裡全是她最美麗的印象,因而對她思念不減。

李夫人去世後,被安葬在距離茂陵東南500米的地方,距離不算遠。

很顯然,這是漢武帝有意而為之,他希望李夫人離自己近一點。然而正是這個「近一點」,解決了他「光棍漢」的問題。按照西漢葬制,帝後在一個陵寢,規模上具備帝後的硬體就可以算是合葬。

所以,霍光僅僅將李夫人的陵墓擴建一下即可。

問題來了,霍光為何自作主張替漢武帝「選老婆」?就算選,那也得是鉤弋夫人嘛。理由很簡單,因為這是漢武帝的遺願。

可是,既然漢武帝想立李夫人,為何不在生前親自達成自己的心愿呢?兩個原因。

其一,李夫人死得早,她去世時衛子夫還在,那時候漢武帝沒有立李夫人的理由。

其二,衛子夫死後,也沒法立李夫人,因為一旦立了李夫人,她的兒子劉髆就成了嫡子,是不二的繼承人。而漢武帝選中的卻是劉弗陵,不是劉髆。

因此為了接班人劉弗陵,漢武帝就不能在生前立李夫人,只能囑咐霍光,在自己死後幫他達成心愿。

唉,真夠繞的!

總之,漢武帝折騰了一輩子,最後差點打光棍,竟然靠霍光幫自己「脫單」。當初要是多幾分溫情,何至於如此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c9db025613d8198d429cafdb07d1b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