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則消息——近日,豐田汽車CEO豐田章男接受媒體時,又再次炮轟電動車,稱電動車是「低級產品」 不算新能源要抵制到底。
而在12月17日蔚來汽車的CEO李斌,可是為了電動車來了個日行千里。難不成這倆CEO來了場夢幻聯動?這純屬巧合,自然都是為了各自的生意,在各自領域努力著,沒有絕對的誰對誰錯。
具體情況是李斌進行了一場蔚來150度電池包的續航實測直播,搭載150度電池的車型是蔚來ET7 雙電機版。從早上6:30開始,路線是從上海出發,一路向南,直播過程中會實時同步車輛關於速度、電耗等核心信息。
最後跑出的續航成績如下,剩餘3%的電量,跑了1044公里,綜合能耗為13.2度/100公里,此時外部環境為12攝氏度。
為什麼可以獲得這樣的續航數據,我覺得有這麼幾個方面。
其一,蔚來ET7的有著不錯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其風阻只有0.208。而更輕更小的ET5的風阻係數為0.24,ET7的能耗可以做到比ET5更低些。
其二,車速基本穩在90km/h,平均時速是83.9km/h,也是一個相對友好的速度。
其三,1044公里中近92%的里程是智能駕駛完成的,這比靠人腳來控制,理論上能耗會更低一點點。
其中這次的速度肯定會飽受爭議,李斌自己也在直播中進行了回應。
他表示:如果時速保持在110km/h,續航確實會短一些,最終會在900公里上下,不過今天這種好的天氣,開1000公里也是個享受,最重要的是我做這件事所有人都在提醒我安全第一,時速越高,給我們反應的時間久越少,我們還在做直播,所以安全為先。以後會安排大家測試一下時速110和120的情況下續航能有多少。
後來我看網友提供了一張這次實測的路線圖,沿途限速基本都是100km/h,那跑90km/h倒也還算合理,不過於龜速。
我看很多網友質疑的點,都挺有意思的。比如說為什麼不一路向北開,那邊溫度更低。還有往南走,現在是順風,可以借力。那真是古有草船借箭,今有蔚來借風。更有說這一路都是下坡,好傢夥,這個我倒是沒考證。
感覺退一步說在1044公里基礎上再打7折,也能跑700多公里。正常一段700公里的高速旅程,咱不吃不喝不歇,也得花上8-9個小時。這續航總沒焦慮了吧...
真要義無反顧得做出好的續航成績,那就直接把車拉到海南去測,再換個單電機版。目前江浙滬地區的氣溫,基本上是0-10度以內徘徊。而海南的氣溫在17-24度之間,續航還能再多點。
所以這個測試,我們也不能用一個絕對嚴謹的態度去看它。因為首先,作為測試,它並沒有一個完善的測試標準,也沒有所謂的什麼控制變量之類的。
所以與其說是測試,我更傾向於把它看作是一種自駕游式的記錄,或者說是一種挑戰。其目的就是想將這台測試車在滿電狀態下將極限里程跑到1000km+,因此這一測試也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質疑。
而且作為測試,中間李斌在非駕駛狀態下吃吃喝喝是一點沒耽誤,屬實有些過於舒適了。
聊了那麼多,這次實測的主角是那塊150度的半固態電池(據說比現有100度電池重20kg)。其採用固液混動電解質,屬於半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360Wh/kg,而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則是255Wh/kg。另外它的體積和蔚來現有的100度、75度電池保持一致,這也意味著換電都能用上。
它有沒有意義全在價格上,之前蔚來高管曾經稱這塊150度半固態電池的製造成本約等於一輛ET5的價格,那就是30萬。而目前蔚來75度、100度電池買斷的價格分別是7萬和12.8萬元,那為了超長的續航花30萬,肯定是入不敷出。
但蔚來因為可以換電,不買可以租。比如就買個75度的ES6,然後要跑個長途,可以去換電車站租個150度電池用用,可以減少旅途中的續航焦慮以及充電次數。
當然這個不清楚蔚來之後是否會針對150度電池在租用政策及價格方面有沒有什麼特殊安排。這就有待後續,我們關注蔚來的動向了。
曾經也有上市過以純電續航超千公里為賣點的車型,比如AION LX PLUS 千里版、極氪001 WE版 千里續航套裝。不過很少有消費者會選擇這樣的車型,單純為了續航多花十幾萬,大可不必,如果是我,寧願選擇承受這份續航焦慮。
但廠家願意去探索和創新還是值得以平常心去看待的,反正也沒讓我湊錢搞,咱不吃虧不上當。預計這150度的半固態電池會在明年的4月量產,到時候看看其價格以及在更嚴格的條件下續航表現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