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當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逼逼賴賴的時候,越南正在歡天喜地的迎接我國領導人的訪問。
要知道關於南海問題,他們本來是話最多的,那麼現在態度180度大轉彎,宣布與我們共同升級兩國關係為「中越命運共同體」。
那是意味著,在外交上我們和越南已經升至最高級別了嗎?
先來看看我國的外交關係等級。
最常規的是夥伴關係,適用於建交但關係平平的國家,比如牙買加、芬蘭這種。
比較高等級的是加了許多限定詞的夥伴關係,像「全方位」、「全天候」等等。比如,同朝鮮、俄羅斯是「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而越南和我國的外交關係屬於「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雖然聽起來也很重要,但這一群體多達18個,優先級遠遜於鐵桿情誼的國家。
其實,細心觀察會發現,近一段時間越南是各國拉攏的香餑餑。
9月的G20峰會之後,美國總統親自訪問越南,將美越關係連升兩級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僅僅兩字之差,美國在越南精心設置的外交關係體系中和中國處於同一水平,美國政客將之渲染為外交上的重大勝利。
不久前,晶片巨頭黃仁勛又拉著越南總理的手說要把越南打造成英偉達的第二故鄉。目前,越南在全國範圍內,經過培訓的晶片工程師僅有5000-6000人,而未來5年越南對晶片工程師的需求大概在50000人左右。
11月越南領導人出訪日本,升級了和日本的外交關係,更早的時候,越南和韓國也成為全民戰略合作夥伴。
總之,越南很忙碌,簡直就像是兩方博弈的第二戰場。
面對這麼潑天的機會,越南自己怎麼想呢?
他們提出叫「竹子外交」,簡單來說就是立場堅定身段柔軟,風往哪邊刮,我就往哪彎,化敵為友,多拿好處,最終都服務於本國的實際利益,絕不選邊站隊。
看到越南這姿態是不是特別熟悉呢?
越南真不愧是操作業的好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精確模仿。
- 1978年,中國在宣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始改革開放;1991年,越共七大確立「以經濟改革為中心」,開始革新開放。
- 80年代,中國農村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廢除了集體農場;90年代,越共中央提出「10號承包決議」,解散合作社。
- 1997年,中國首次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建黨100年全面小康,建國100年成為中等已開發國家;2021年越共十六大,越南也整了個「兩個一百年」目標,2030年越南建黨一百年,成為「高水平中等收入國家」,2045年越南建國一百年,越南成為「繁榮發達的國家」。
總之啊,中國發布個什麼重大決策和目標,越南就要坐下來開個會研究研究。可以說,中國是摸著石頭過河,越南是摸著中國過河。
而現在,越南和美國升級關係,美國送來半導體,還提出發展稀土;和中國升級關係,中國送來大基建,還要幫著修鐵路。
越南就像一個中轉站,出口的榜一大哥是美國,進口的榜一大哥是中國,越南積極遊走,誓要吃足這波產業紅利,畢竟好不容易當上香餑餑,怎麼會選邊站隊斷送前程呢?
越南能夠這樣,首先它深諳不能在別人的遊戲規則里賽跑,只有外交獨立,選擇做自己才有贏的機會。其次,越南終於能夠接受自己的不足,放平心態,生在巨人身邊,恐懼是沒有意義,你不如放大優勢,努力成為大國競爭的焦點,實現利益最大化。
如今,越南選擇和我們建立更深層的關係,是因為它和我們的利益其實是高度綁定的。越南的原材料和中間品高度依賴我國,中國海關公布的2021年數據,中國是越南最大的中間產品供應國,占越南進口總額的41.5%。其中,紡織業中近60%的輔料70%的染料70% 的中間品均來自我國。
而且,越南的電力也高度依賴我國,還記得5月的電荒嗎?高溫導致水力發電直接少了3/4,而越南火電落後,並且掌握超高臨界火電技術全球4個國家都因環保停止項目出口,最後只能從我國拉高壓線過來救燃眉之急。
再加上,越南農產品高度依賴向我國出口,雖然農產品占越南對華貿易的比重沒有 那麼大,但關係著千萬農民的收入,直接影響到民生,而美國前面給個甜棗,後面就加征關稅,靠不靠得住不是一清二楚麼。
據統計,2023年前8月,越南農林水產品出口額達332.1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出口額達72.8億美元,同比增長9.8%,在這類產品出口總額中占最高比重,達22%。中國是越南果蔬第一大進口市場,這類產品在越南對中國出口額中占最大比重。前8月,越南果蔬對中國出口額達34.5億美元,同比增長57.5%。
目前,越南共有12個水果和水產產品獲批對中國進口。中國已批准越南試點對中國出口百香果和辣椒兩種農產品。
於是,越南放下心結,扎紮實實和中國搞合作,而這個轉變肯定是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尤其是我們南邊,有越南能夠和我們進一步深度綁定那麼肯定對我們的戰略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