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政策協調配合 讓2024年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2023-12-16     中國經營報

原標題:強化政策協調配合 讓2024年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畢舸 文

張朝

臨近年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這次會議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經濟發展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新一年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全國各地的經濟發展定下了基調。

會議強調,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可謂對政策實施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某些問題精準把脈、有的放矢。

近年來,為了應對國內外種種變化,從中央各部委到地方,相繼出台多項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要看到,政策之間的不協調、不配合甚至相互抵消的現象時有發生。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避免政策之間的衝突和矛盾。不同的政策往往存在一定的關聯和影響,若不能步調一致,就會導致政策效果分散化。通過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可以形成政策合力,使各項政策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

政府的公信力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旦政策之間缺乏協調配合,會讓公眾對政策產生不信任和質疑。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可以增強政府的公信力,提高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政策的協調與配合,如同樂團的演奏,每個政策如同一個樂器,單獨演奏時各有特色,但若想演奏出和諧之音,則需要各個樂器之間的默契配合。在經濟領域,無論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還是產業政策、科技政策等,都需要相互協調、相互補充,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著重強調的深意所在。

此外,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不僅是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更是對創新驅動能力提升的明確要求。

創新驅動能力提升將有效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當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傳統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和挑戰。創新驅動能力提升,有助於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經濟正在崛起。通過創新驅動能力提升,將促進新經濟的發展和壯大,推動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是現代國家競爭的核心。通過創新驅動能力提升,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方能讓我國經濟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也因此,創新驅動能力的全面提升,仍將是新一年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發展規劃,也即為科技創新與產業主體的深度融合添油鼓勁。

還要看到的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謀划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舉措。這體現了最高領導層對改革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更是對經濟結構優化的明確要求。

經濟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深化改革和完善市場機制,可以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優化利用,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進而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增長。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新一年經濟發展定調,接下來,各地政府在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時,應根據本地發展特性與需求,做好以下重點工作:一方面,各地政府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領域和措施保障等。

另一方面,按照會議精神,各地應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和技術研發工作,並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同時培育新興產業和新動能,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轉型發展。

當然,正如會議所指出的,在新一年經濟戰略規划過程中,各地政府應加強各項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確保各項政策的順利實施和目標的實現。

經濟發展是為了讓民眾共享改革福利,關注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保障,也是各地政府來年的工作重點之一。

在全球一體化趨勢下,各地政府還應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力拓展國際市場,讓更多本地產品走出去,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新一年經濟發展定下了基調,對於新一年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藍圖已然繪就,前進之路清晰可見。在這個過程中,決策者的智慧和遠見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我們期待在未來的經濟發展中,看到更多政策協調與配合、提升創新驅動能力的精彩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937635cfbc49675a384f7636d8f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