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志娟 京報道
即將過去的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3年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明確了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強調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就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總編輯季為民12月12日在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大變局下的應對與發展——2023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部任務更加緊迫,外部環境更加複雜,習近平經濟思想針對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地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主動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科學指南,也是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強大思想武器。」
由此,季為民指出:「新時期,我們應科學把握習近平經濟思想的要義和精髓,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打開發展新篇章,構建發展新格局。」
數字化、低碳綠色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從全球經濟來看,2023年世界經濟格局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全球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全球供需失衡、政策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使得全球經濟復甦艱難。
不過,雖然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顯著放緩,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發展。
季為民表示:「在風雲詭譎的世界形勢下,中國經濟表現出了強勁的韌性。中國擺脫了三年疫情的外生性的衝擊,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向好,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工業生產持續恢復,投資和出口持續修復,服務業恢復速度超出了預期。作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強引擎,作為全球供應鏈和價值鏈的核心,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
在企業方面,季為民指出:「2023年中國企業進一步以創新為抓手,以改革增活力,開拓發展新格局,全面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季為民看來,「數字轉型、低碳綠色成為當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基因,人工智慧、數字貨幣、雲計算、智能製造、物聯網這些創新前沿正在構建新的生態土壤。金融、汽車、消費、大健康等行業也在破壁、重構和蝶變中賦能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不斷在探索世界、統攬產業、審視行業與反思自我中積累許多優秀的經驗,重塑發展的活力、實力和潛力。」季為民說。
與此同時,季為民表示:「中國經濟發展也面臨一系列挑戰,來自外部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多,經濟提升增長的難度在加大,產業升級也處於關鍵時期,房地產市場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消費需求也發生一些變化,民營經濟的難題仍待破解,諸多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學術界、媒體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挖掘ESG引領下的新商業智慧
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政治、經濟風雲變幻,科技飛速發展,也重新定義了各個行業的規則,數字化的風暴來臨,這些變化也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與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關注的年度熱詞。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共識日益深入,社會對企業在綠色發展、節能減排、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多,推進ESG實踐已成為企業在新時代的必然選擇,有助於企業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助力世界積極變革。
在這樣的背景下,12月12日,中國經營報社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出《2023中國網際網路企業ESG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框架,希望藉此可以為中國企業在大變革時代的轉型和發展貢獻力量。
就此,季為民表示:「過去中國經濟是高速發展的模式,現在我們進入到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對於企業和企業家而言,需要站在新的高度來思考,如何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開展各種業務,在兼顧商業回報的同時,也讓我們地球家園更美好、社會更和諧、治理體系更完善,希望進一步助力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ESG領域開展各種實踐,同時藉助媒體和基金會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推動更多優秀的企業在ESG領域進行實踐,在行業內外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據季為民介紹,「隨著氣候挑戰以及其帶來的供應鏈風險,長期可持續發展正受到越來越多公司、投資者以及監管機構的重視。圍繞著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我們需要一份闡明中國特色和行業屬性,展現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價值、使命,以及未來擔當的可持續發展宣言,這是我們完成本《報告》重要的背景和初衷,這也是國內首份呈現中國網際網路企業ESG與可持續發展的報告。」
《報告》有很多亮點,據季為民介紹,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報告》發現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ESG踐行過程中有很多中國特色。
季為民表示:「一是在環境維度上,按照MSCI或者是GRI等ESG評價工具,會重點關注氣候變化、降低碳排放等指標,而中國企業則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議題;二是在社會維度上,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更多體現在國家宏觀戰略的執行上,包括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農業發展、災害救助、公共衛生這些特色內容;三是在治理維度上,黨建、合規成為了《報告》的重要內容,這不僅體現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注重創新,更體現了這些企業對於人類社會的責任和擔當。」
其次,《報告》就網際網路企業與上市公司在ESG的披露方面進行了橫向的比較。
「我們發現,2022年中國百強網際網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ESG信息披露率達到了42%,高於中國上市公司36.41%的ESG信息披露率。這不僅體現了網際網路企業在ESG實踐和信息披露的引領下,也突出了以網際網路企業為樣本的調查價值和示範價值。」季為民解釋說。
再次,《報告》重點呈現了部分典型企業在ESG領域的創新探索,收納了一大批新鮮的典型案例。
不僅如此,季為民指出:「為了呈現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ESG實踐上的整體定位和縮影,我們除了調研、提供數據案例之外,還引入了ESG領域專家點評環節,這些點評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們不僅針對於《報告》本身,同時還加入了點評專家自己對網際網路行業踐行ESG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季為民同時表示:「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建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ESG實踐的資料庫,打造完善這些指標體系,推動更高頻度的交流和互動,也對網際網路企業進行ESG的實踐交流,我們將會搭建一個長期服務的平台。我們也期待發現更多的創新案例,通過媒體的傳播,將ESG踐行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目標緊密銜接。」
季為民還指出:「責任之行,使命之舞。作為媒體,《中國經營報》會更加持續地關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以及更多行業踐行ESG的發展情況,共同促進中國企業綠色、高質量與可持續發展,實現更高維度的ESG管理目標,以及更系統、更深入的ESG管理。在這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我們將以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引領,挖掘出更為深邃的商業智慧,助力企業更好地適應變局,實現可持續繁榮。」
「一帶一路」十周年 中國企業交出耀眼成績單
在「2023中國企業競爭力年會」上,《中國經營報》、中經傳媒智庫與北京大學東協國家研究中心、北京市道可特律師事務所還攜手策劃並推出了《2024中企出海「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行動指南》(以下簡稱《行動指南》)。日前推出的是該《行動指南》的《東協專輯》。
季為民表示:「如果說在過去的十年,大型央企和國企是共建『一帶一路』走出去的急先鋒的話,那麼隨著共建國家立體化、互聯互通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國家戰略將與所有尋求發展的企業息息相關。為此,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之際,推出該《行動指南》的《東協專輯》。」
在季為民看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匯聚起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通過全方位的聯動和多元化的共贏,為全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共建國家也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黃金機遇。在共商、共建、共贏的理念下,『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交出了一份份耀眼的成績單。」
季為民還介紹說:「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中國和美國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但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東協。更準確地說,從2020年開始中國與東協已經連續三年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衛星遙感監測到的數據也顯示,過去十年間,沿著中國、蒙古、俄羅斯、新亞歐大陸橋等六大經濟走廊有了更多的地方被點亮,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夜間燈光增長更是達到了5.57%,遠遠超過了1.3%的全球增長率。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六個東協國家以及我國的雲南南部。」季為民表示。
據悉,本次發布的《行動指南》中的《東協專輯》以「1+10」為架構,「1」就是立足中國的政策動力篇,「10」就是聚焦東協10國。目前首推三篇報告,分別是政策動力篇、寮國篇、越南篇。
據季為民介紹:「《行動指南》的政策動力篇中,檢索收錄了截止到2023年11月20日國家各部門發布的共653份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國家領導人講話以及31個國家機關發布的政策文件。在這653份政策文件當中,我們以它的內容作為文本進行了數據挖掘,發現『基礎設施』是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可見,在對外對內的政策溝通中,基礎設施的聯通在過去十年是共建『一帶一路』最優先的領域。十年以來基礎設施聯通的成果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給人們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
「通過詞雲圖,我們也發現不同的國家機關、不同的部委發布的政策文件也凸顯了不同的工作重點,它為我們提供了相關政策賦能出海企業的更明確的指引和參考。」季為民還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季為民表示:「本專輯一大特色是擁有大量真實鮮活、充滿借鑑價值的案例。這裡既有城市案例,也有企業案例,目前企業出海的案例主要以中央企業為主。未來,我們將持續徵集出海『一帶一路』的共建國家案例,也期待更多的中國民營企業進入案例集。」
季為民還表示:「在我們首推的寮國篇、越南篇中,《行動指南》首次聚焦了東協各國最新的投資機會和法律政策,來助力出海企業防範風險,抓住機會。」
「以越南篇為例,報告除了對越南基本情況和法律制度進行介紹外,也提示了中國企業在越南進行經營活動的潛在法律風險,並給出了防範對策,涉及投資、貿易、金融、勞動與社會保障、智慧財產權、稅收、爭議解決、環境保護、簽證等多個方向。同時,我們也通過中國投資越南的相關案例評析給出海企業提供了相關指引。」季為民解釋說。
季為民還表示:「金色十年,我們揚帆再啟航。面向下一個十年,《行動指南》期待賦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城市和出海企業,助力中國企業發現投資機遇,把握髮展大勢,防範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