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砍柴為生35年,去世後因上級的一場追悼會,女英雄真實身份讓人落淚

2024-05-06     史說論

原標題:老人砍柴為生35年,去世後因上級的一場追悼會,女英雄真實身份讓人落淚

前言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從古至今,女性一直都是柔弱的代表,需要男人來保護,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也出現過幾個巾幗不讓鬚眉的代表人物,他們以女子之身,做出的事跡讓男人都感慨,比如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掌握整個清朝的慈禧太后、以女子之身走上皇位的正統皇帝武則天,這些以女子之身做出的事跡,無不讓人欽佩至極。

而近代史上,我國曾遭受過一段屈辱的歷史,面對列強的壓迫和侵略,也有許許多多的女性投入到了反抗隊伍當中,為了保護國家的安危,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直到解放勝利之後,都一直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如不是因為一次意外,眾人都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老人砍柴為生35年,去世後因一場追悼會,揭開女英雄身份眾人致敬,我們今天說的就是一位英雄。

在1912年時,有一位叫做賈春英的女孩出生,在當時的生活環境中,家庭比較重視男丁,所以不夠一年就被人抱走收養了,面臨他的是童養媳生活,也因為這樣的原因,他的童年生活基本上很受氣,而且還得幫著做家務。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13年,1925年時,因為上山砍柴不慎落到了懸崖下,偶然遇到了自己的表哥,他的表哥思想覺悟比較高,當時國家正在經歷了危難時刻,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所以他想要說服自己的表妹參加到民眾隊伍當中,聽著自己哥哥的慷慨說辭,賈春英義無反顧的加入了隊伍。

與其在家裡做一個童養媳,還不如為國家做一些事情,隨後賈春英進入了我黨的組織工作,在這裡的工作讓他看清楚了很多事情,甚至還有許許多多與他同樣經歷的女子,這些情況讓他非常不忍心,所以經常說服那些女子,與他一起參加到隊伍當中。

在賈春英18歲時,因為表現非常優秀,成為了組織中的婦女委員書記,在那段時間中,他用了自己所有的力氣,為祖國的未來發光發熱,甚至連他的丈夫,也因為不幸在戰場上遇難,別人都以為這樣的打擊賈春英受不了,但他卻十分堅強,依舊頑強的奮鬥在第1線。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他才選擇回到家鄉,過一名普通人的生活,此時的他因為長時間的過度勞累,身體與當年早已不同而喻,每天都以砍柴和務農來維持生計,自己曾經的經歷誰都沒有說過,甚至連家人都不知道,直到1984年,這位曾為祖國奮鬥過的女英雄,離開了人世,晚年過得非常清貧,沒有享過一天福。

如果不是偶然的機會,甚至他的身份家人都不知道,在2012年時,當地的相關部門舉行了一場追悼會,而追悼會的主人公就是這位女英雄,而直到這個時候,家人才得知這位女英雄的真實身份,他的事跡是偉大的,這一位女英雄的作為無不讓在場的眾人致敬和落淚。

結語

在賈春英老人身上,看到的是濃濃的愛國情懷,他沒有一絲一毫為自己利益考慮過,當得知國家面臨危難時,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了奮鬥的隊伍中,以自己並不寬闊的肩膀,為祖國的未來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他不圖一絲一毫的回報,甚至新中國成立後隱居到了山村,這一份純粹的愛國情懷讓人欽佩。

像賈春英這樣的老英雄,他們骨子裡更加純粹,國家危難時刻奮不顧身,當危機解除時,不求一絲回報,甚至連國家給予的優惠待遇都不要,這一份精神值得我輩學習,他們永遠是現代人的榜樣,也是國家最堅實的脊樑,向女英雄致敬!

參考文獻

《白馬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80497d0c27d951f5f06113e7ad0df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