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6日電 (羅琨 實習生 肖立群)5日晚間,牧原股份連發30份公告,披露了一系列融資計劃,其中包括發行50億元超短融和30億元中票、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1300億元授信額度、通過開展融資租賃業務融資30億元等。
對於一眾豬企來說,有充裕的現金流無疑才能穿越行業周期。除了牧原股分外,新希望等企業也在近期發布了融資計劃。
拋出多個融資計劃
12月5日,牧原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註冊發行超短期融資券,規模為不超過50億元(含50億元),主要用途包括但不限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償還貸款和其他符合規定的用途。同時,牧原股份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註冊發行中期票據,擬註冊規模為不超過30億元(含30億元),用於償還公司有息負債及補充流動資金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的企業經營活動。
此外,公告還稱,為確保公司有足夠的生產經營和投資建設資金,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擬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授信額度總計為不超過人民幣1300億元整,具體融資金額將視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生產經營和投資建設的實際資金需求確定。
另一份公告則表示,為優化融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滿足資金需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4年擬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進行融資,採取售後回租等形式向非關聯融資租賃(含金融租賃)公司或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融資,融資額度合計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每筆融資期限不超過12年(含12年)。
據牧原股份2023年6月27日發布公告顯示,中誠信國際對牧原股份的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並維持主體級別為AA+,維持「牧原轉債」的債項級別為AA+。
除了前述融資渠道,牧原股份此前還考慮過發行GDR。去年12月,牧原股份公告稱,公司擬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下稱GDR),並申請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GDR以新增發的公司人民幣普通股(A股)作為基礎證券。不過今年10月底,牧原股份公告稱終止發行GDR。公司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指出,鑒於內外部環境等客觀因素髮生變化,公司與相關中介機構經過深入探討和謹慎分析後,決定終止本次發行GDR事項。終止後,公司將合理進行資金規劃,保證正常生產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年前差不多同一時間,牧原股份也連發30餘份公告,拋出系列融資計劃,彼時牧原股份還深陷商票逾期風波中。2021年12月6日,牧原股份公告稱,擬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不超過700億元的授信額度,按照牧原股份的計劃,2022年公司擬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進行融資,採取售後回租等形式向非關聯融資租賃公司或銀行申請融資,融資額度不超過30億元,每筆融資期限不超過8年(含8年),有效期亦為2022年全年。此外,牧原股份還增加了向控股股東牧原實業的借款額度,計劃借款不超過50億元,用於公司生產經營和發展。
帳上還有多少錢?
在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牧原股份稱,今年公司整體現金流充裕、安全。2023年9月末,公司貨幣資金為157.63億元。公司與銀行保持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當前頭部銀行授信占比超過70%,今年新增銀行貸款成本基本在4%以下,未用信額度超過300億元。2022年全年公司實現凈利潤149.33億元,其中2022年下半年實現凈利潤223.21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牧原股份流動負債844.98億元,超過同期帳上貨幣資金的5倍。其中,短期借款為453.34億元,應付票據及應付債款為200.19億元。
從總體負債情況來看,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9月末,牧原股份負債總計565.22億元、1086.62億元、1048.77億元和1130.66億元。
牧原食品股份始創於1992年,2014年上市。2019年,受益於豬周期的上漲趨勢,牧原股份的股價也穩步上揚,曾在2020年3月創下139.92元的歷史高點,實控人秦英林也多次登上富豪榜,穩坐河南首富寶座。而隨著生豬價格持續低迷,截至12月6日午間收盤,牧原股份股價約為39.94元/股。
6日,中新經緯就目前公司償債壓力等問題向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致函採訪,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豬企忙融資
據今年三季度財報,新希望、牧原股份、溫氏股份等十家上市豬企全部呈虧損狀態。其中溫氏股份虧損最多,歸母凈利潤虧損45.30億元,緊隨其後的是新希望和ST正邦,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38.58億元和28.19億元。從營收同比來看,三季度多家豬企實現了同比正增長。
除了牧原股分外,其他豬企也正在多渠道融資。12月1日,新希望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73.5億元,向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13.64億股股票,主要用於公司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及數智化升級項目、收購控股子公司少數股權項目、償還銀行債務。此前,新希望曾於2022年募資。
11月20日,天邦食品發布關於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公告,擬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27.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於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2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7.2億元。
天邦食品公告稱,為聚焦生豬養殖及食品加工業務,同時緩解資金壓力,2021年下半年對外出售了水產飼料業務全部股權和豬飼料業務部分股權,2022年上半年出售了史記生物51%股權。擬通過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籌集資金,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籌集業務發展所需資金,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但如果未來生豬價格長期維持低位,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資產負債結構及現金流情況進一步惡化,且未及時籌集所需資金的情況下,將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國海證券近日發布研報指出,生豬養殖行業正面臨資金流出和償債的雙重壓力,主動去產能或將到來。2022年,上市生豬養殖企業籌資活動凈現金流由正轉負。2023年前三季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26.3億元。生豬養殖企業普遍面臨現金流減少的壓力。隨著有息負債規模快速攀升,企業承擔的償債壓力也越來越大。2017—2022年,上市豬企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從18.8億元增加至95.7億元,年復合增速高達38.4%。行業在資金流出和償債的雙重壓力下,將迎來主動去產能的時刻。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羅琨:[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