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南國家專項徵集志願公布,浙大、哈工等985斷檔成常態!

2024-07-15     星球數據派

來源:網絡消息

本系列文章往期回顧(直接點擊連結即可閱讀):

隨著2024年河南本科批國家專項徵集志願的公布,一系列令人矚目的現象和趨勢浮出水面,不禁讓人對當下高等教育招生及專業選擇產生深深的反思。河南,作為全國高考考生數量最多的省份,其高考志願的走向一直備受關注。此次徵集志願的結果,尤其是眾多985名校的「集體陷落」以及「土建類天坑專業大本營」的凸顯,無疑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專業選擇及國家專項政策執行效果的契機

首先,我們不得不正視的一個事實是,包括浙大、北航、北理、哈工、同濟、東南、華科、中山、川大、天大、廈大、瓜大等在內的眾多985名校在河南的國家專項招生中遭遇「滑鐵盧」,淪為徵集志願,可謂「集體陷落」。這些名校曾經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如今卻紛紛出現在徵集志願的名單上,這無疑讓人感到驚訝和惋惜。究其原因,除了考生選擇更加多元化、理性化外,更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是在於這些學校所徵集的志願專業與當下社會的需求和考生的興趣點存在較大的偏差

從徵集志願的專業分布來看,智慧建造、智能交通、建築類、智慧海洋、水利、海洋工程、地理類等土建類、生化環材類專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些專業雖然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其就業前景和吸引力卻逐漸減弱。尤其是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的衝擊下,傳統工科專業的地位受到了嚴重挑戰。因此,很多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開始更傾向於那些與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而對於土建類、生化環材類專業則顯得較為冷淡

讓人擔憂的是,一些高校尤其是傳統工科強校,在面對專業冷熱起伏時,卻選擇了將曾經的「王牌專業」放到各種專項計劃中去。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普通批次的分數,贏得了幾分薄面,但卻忽略了國家專項政策的初衷和廣大鄉村學子的利益。國家專項計劃是國家為了推進廣大鄉村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重要舉措,其目的在於讓更多的鄉村學子有機會接受優質的高等教育,從而改變他們的命運。然而,如果將大量「斷檔」專業放進國家專項,不僅會讓這些學子在就業市場上處於不利地位,還可能讓他們陷入「世代打灰」的困境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信息傳播的加速,廣大考生對於專業的選擇也變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他們不再盲目追求名校和熱門專業,而是更加注重專業的實際價值和發展前景。因此,當看到眾多985名校在徵集志願中遭遇「滑鐵盧」時,很多考生並沒有感到意外和失望,反而認為這是市場規律的正常體現。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和專業設置需要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和考生需求,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和人才培養的目標。

面對這一現狀,我們不禁要問:高等教育應該如何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如何確保每一位學子都能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這些問題不僅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討,更需要我們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解決。

首先,高校應該根據市場需求和考生需求來調整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對於那些就業前景不佳、吸引力不足的專業,應該適當減少招生人數或者進行合併調整;對於那些與新興產業相關的專業,則應該加大招生力度和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同時,高校還應該加強與企業、行業的合作與交流,了解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和趨勢,為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撐。

其次,國家應該加強對高等教育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宏觀調控。通過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來引導高校合理設置專業和招生計劃;通過加大對貧困地區和弱勢群體的支持力度來確保教育公平的實現;通過加強監管和評估來確保高等教育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同時,國家還應該加強對考生的引導和教育,讓他們更加理性地看待高考和志願填報的重要性,避免盲目追求名校和熱門專業。

最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追求一紙文憑或者一個職業的發展前景;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因此,在選擇專業和學校時,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自己的興趣和特長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積極擁抱變化和挑戰、不斷學習和成長。

高等教育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會和個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協作才能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和意義。面對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6a59b2a5c3d76769f28e23dc2dace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