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首席輔臣李斯:與皇家聯姻、平步青雲,為何最終被腰斬於市?

2024-01-12   張桃子

原標題:大秦首席輔臣李斯:與皇家聯姻、平步青雲,為何最終被腰斬於市?

李斯是秦始皇時期的丞相,他不但因鞍前馬後地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而倍受器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操持國事,不僅為始皇帝出謀劃策,還一手構建了大秦帝國初創之時的一系列頂層設計。

秦始皇在李斯的佐助下建立起了豐功偉業,如果說秦始皇能被稱作「千古一帝」,那麼李斯就是英偉帝王身後的那個居功至偉卻不露聲色的首席輔臣。

然而13年後,位高權重、權傾朝野的丞相李斯最終竟落得了一個被腰斬於市的下場,這究竟又是為何呢?

少時有志,終得佐於嬴政

李斯出生在戰國末年,本是楚國上蔡人士,出身低微的他幼時家貧,可以說李斯是個六親無靠的寒門之子。

為了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年少的李斯選擇先踏入官場,再一步步想辦法接近權力圈。一開始,好學又能寫得一手好字的李斯只在家鄉當了一個掌管倉庫的小吏。

不久,李斯認為這樣的平淡無奇的生活無異於混沌度日,於是,他辭去了小吏一職,到了楚國的蘭陵縣,拜於荀子門下學習帝王之術。

很快,善於揣度的李斯便得到了呂不韋的賞識,從此,李斯便得到了親近嬴政的機會,並傾力迎合嬴政的所想所願,逐漸贏得了秦王嬴政的信任和倚重。

為了早日平步青雲,李斯便想到了「成就他人即成就自己」——每每有面見嬴政的機會,李斯便會極力鼓動嬴政早日為統一六國而籌謀打算。

嬴政本身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李斯言語中所布畫的雄偉藍圖讓嬴政激動不已,因此,嬴政便更加看重李斯這個有思想、有見地的小文官了。

鑒於李斯的現實表現,嬴政也對其屢次擢拔,李斯從一個小小的長史,迅速提升為客卿、廷尉。

統一六國後不久,李斯又因為戮力參與了大秦初立後各項國家大事的設計和定鐸,被升任為丞相一職,實現了其高官厚祿、平步青雲的人生理想。

因利益與趙高矯詔擁立胡亥為帝

秦始皇在位期間,李斯主張以法家思想治國,不僅傾向於以嚴律苛法來維護帝王的統治,還統一了度量衡、車軌及文字制度,確實盡到了一個人臣的忠心和作為。

要知道,公子扶蘇向來憑藉才德服人,且他是李斯的女婿,為何丞相李斯能如此膽大妄為地矯詔,又為何會置骨肉親情於不顧,非要擁立、昏庸無知的胡亥為新帝呢?

其實,一切皆因一個「利」字,而首先看透並布下這個「利益」之局的人乃是一心想要專權的奸臣趙高。

趙高是一介宦官,他在宮中行走多時,史書記載其在秦宮中「管事二十餘年」,資歷和背景堪稱深厚。

不僅如此,趙高還是胡亥的老師,胡亥年幼之時,秦始皇命胡亥跟著趙高學習如何判案斷獄,因此,趙高對少不更事、昏庸無知的胡亥可謂是既「親近」又熟悉。

因此,為了自己的前程著想,趙高一心盼望的是大秦未來能出現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皇帝,而頭腦簡單、無知無能的胡亥則正中趙高的下懷。

當秦始皇病逝於出巡的途中後,趙高認為機會來了,他知道若要令胡亥篡位成功,一定得爭取到程序李斯的支持才可以。

於是,深諳人心的趙高決定從李斯貪圖名利的弱點下手,對李斯說:公子扶蘇一旦上位,丞相您與蒙恬誰更能受到扶蘇的信任和重用呢?

李斯馬上就聽懂了趙高的弦外之音,他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能夠維繫下去,不惜與趙高同流合污,假託始皇遺命,擁立胡亥成為了新帝。同時,又假擬了一份始皇遺詔,以「不忠不孝」的罪名暗示扶蘇自裁。看到假詔的扶蘇信以為真,便揮劍自盡了。

胡亥成功登上皇帝寶座之後,十分信任自己的老師趙高,幾乎對趙高言聽計從、親信有加。而趙高此時已經迫不及待地染指皇權了,他在朝野中最大的「威脅」就是盛權在握的丞相李斯。

為了儘快排除異己,趙高屢屢讒言惑主,不斷向胡亥彙報李斯的「不忠不義」之舉。

後來,趙高直接誣陷李斯和李由父子二人密謀通敵叛主,想要推翻胡亥的統治。胡亥一聽說李斯膽敢威脅皇位,便決定立刻將李斯和李由抓入大牢,並施以嚴刑拷問。

李斯受盡了酷刑卻又無可奈何,最終只得承認了各種無端的罪名。公元前208年,李斯在咸陽的市集被當街腰斬,並禍及三族,下場確實可悲。

古語有云:德不配位,必遭其殃。位高權重的李斯如果當時能夠清醒一點,就不會被趙高的挑撥和唆使蒙住了心智,倘若他堅定地擁戴扶蘇繼位,憑藉李斯的才能和智慧,依然會是大秦的肱骨之臣。

可惜世上沒有回頭路可走,李斯當初一個並不聰明的決定,既毀掉了一個強盛的大秦帝國,又將自己送上了不歸路,而這一切,都要怪李斯的功利心太重、貪慾之念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