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比5個上海還大,戰略位置重要,我們隱忍數十年後收復此地

2023-12-17     康康歷史

原標題:面積比5個上海還大,戰略位置重要,我們隱忍數十年後收復此地

台灣位於我國大陸的東南海域,由台灣島和澎湖列島等多個島嶼組成,管轄陸地面積將近四萬平方公里,比5個上海的面積加起來還要大一些,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所不可分割的領土,戰略地位也非常重要。

明朝末期,台灣曾被荷蘭殖民者所侵犯,後來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領導下,我軍浴血奮戰,成功收復了台灣。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正是清朝統治時期,鄭成功由於不願歸順清朝,因此就和清朝形成了對峙局面。

康熙皇帝親政後,對於如何儘快攻克台灣也一直耿耿於懷,苦苦等待最為合適的機會來臨。恰巧期間鄭經去世,鄭克爽接位,鄭氏集團的內部出現了不安定的因素,鄭克爽年輕且缺乏經驗,和手下大將劉國軒等人矛盾重重,康熙得知消息後,不由大喜過望,立即著手準備攻打台灣事宜。

在軍事部署上,康熙大膽啟用施琅,讓他全權負責攻打台灣的軍力調配,而福建總督姚啟聖只負責軍事後勤工作。放開了手腳的施琅,對康熙的知遇之恩自然感激在心,因此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收復台灣的軍事行動中。康熙二十二年夏,施琅親帥大軍渡海攻打台灣。當時防守台灣的是大將劉國軒,他輕敵大意,又一心依賴六月的颱風,在他看來,海軍落後的清朝,加上颱風的助威,台灣將高枕無憂。

但造化弄人的是,雖然如劉國軒所料的那樣,颱風如期而至,但偏偏是順風,反而幫了施琅的大忙,看到清軍如潮水般登岸,台灣守軍意志崩潰,大敗而逃,施琅一舉收復台灣。

自此,從鄭成功第一次收復台灣算起,到康熙二十二年收回,台灣在時隔二十年後,再次回到祖國的懷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52eb40bcb24f80e2acc02a5bcbebc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