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間清醒」,往往都做對了這3件事

2023-09-26     富書

原標題:真正的「人間清醒」,往往都做對了這3件事

作者:糖糖(富書作者)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怎麼樣活著才算是真正的人間清醒呢?」

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面對這繁華的世界,始終有清醒的頭腦。

從不迷失自我,明白自己的優缺點,能夠以良好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得與失,從容看待一切,明白生命中哪些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的確如此,生活中,那些活得真正清醒的人,往往能夠做到:不管人生的旅途中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做到接納、看淡、放下。

面對自身不足之處,能接納

洛克菲勒曾說:「我們追求完美,但是人類的事情沒有一件絕對完美,只有接近完美。」

凡事總有一些缺憾,沒那麼完美是常態現象。

對自己過分地苛刻,往往容易適得其反,事與願違。

一個活得真正清醒的人,都懂得以寬容之心接納自身的不足。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初到京都就業時,稻盛和夫講話口音一點都不標準,總是帶著濃濃的家鄉口音。

因為怕別人嘲笑,在與客戶交流時,他總是說話支支吾吾地想修正自己的口音。

結果與客戶的交流一點都不順利,客戶也對他不信任,從而業績平平,不受領導重視。

後來,他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我從小在鄉下長大,有些口音也是正常的,和一直生活在城裡的人進行比較的話,我肯定一時間沒法改正過來的。」

自那以後,他不再刻意地掩飾自己的口音,與客戶交流的時候也逐漸變得自信起來。

由於客戶與他關係越來越融洽,業績也逐漸好轉,令領導也刮目相看。

三毛曾說過:「你要去學會接納自己,包括自己的自卑,也避免自己變得自大,學會欣賞自己,自然就會獲得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活得不開心的原因,就是太追求完美,無法接納自己的不足。

如果無法與缺點和解,就極度容易讓自己陷入焦慮和內耗之中,日子也只能越來越糟糕。

相反,如果能夠坦然接納自己的缺點,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內心,便更容易收穫幸福。

因為萬物皆有縫隙,如果一直緊盯身上的瑕疵,永遠無法發現自己的光芒。

人生這一程,學會突破內心的束縛,接納自身不完美。

用欣賞的眼光探尋自我,發揮自身的長處,把精力多定格在自身優勢上,方能在繁雜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自信。

面對無能為力的事,能看淡

佛說:「人生三大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人生並非能萬般皆順,求而不得、無能為力實屬人生常態。

凡事過分糾結,往往容易受情緒內耗的傷害,從而影響自身。

一個活得真正清醒的人,都懂得以平和之心看淡過往一切無奈之事。

聽過《瓦爾登湖》作者梭羅的故事。

梭羅在28歲以前,可謂是一路坎坷。

他喜歡寫作,並日日努力寫稿,為一家雜誌社供稿,但是卻得不到編輯的賞識;

他不辭辛苦,不懼風吹雨打,想去做測量員,但是卻無法獲得公職。

27歲時,從小感情深厚的哥哥不幸染上重疾撒手人寰,短時間,如此年輕的他,似乎經歷了人生中一切的苦難。

重創之下,他大病一場,三個月後大病痊癒,他選擇回到瓦爾登湖隱居。

在那裡,他遵循自然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閒自在的生活。

因為全身心地融入進了周邊的環境,在簡單的日子裡,他逐漸淡忘了過往的經歷。

在這廣闊而寂寥的大地,他專注於己身,他不再渴望編輯的賞識,寫稿不再那麼痛苦。

雖然沒有公職,失去了摯愛的親人,但是在獨處的時光里他學會了享受靈魂的自由。

後來,因為這種心態,反而讓他感悟出了生命的真諦,並將自己的經歷與所思所想寫成了《瓦爾登湖》,多年後作品震驚文壇。

《洛麗塔》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有三樣東西是不該回憶的,災難、死亡和愛,你想回憶卻苦不堪言。

失去摯親,對一個人來說實屬巨大的打擊,如若工作還屢屢不順,人生可謂糟糕透頂。

面對無奈之事,我們要學會接受當下,因為做什麼都無濟於事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看淡並過好當下。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如果事與願違,一定另有安排。

逝去的親人,無論你多麼痛苦他也無法起死回生;過去的不順,無論多麼努力也無法改變過去。

人生在世,學著遲鈍一點,看淡過往,換種態度對待坎坷,與生活和解,從容地活著,便是對生命的珍視,對自己的重視,方能越活越好。

面對遙不可及的物,能放下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是活到什麼時候,才明白生活的真理的呢?」

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曾經沉迷於這個浮躁的社會,在乎他人的評價,直到走的路多了,讀過的書多了,才明白那句話,世界是自己的,與別人毫無關係。」

現如今,每個人都容易被慾望所捆綁,而一個活得真正清醒的人,往往卻懂得放下物質的束縛,尋找精神的自由。

聽說過錢鍾書先生的故事。

他在清華教書時,由於學術功底的卓越震驚全校,成為了當時知名度極高的文學者。

多家媒體都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並配有優厚的酬金,可謂是名利雙收。

但是他卻拒絕了,在教書時,家裡只擺放了一張桌子和一張沙發,沒有其他的家具。

還曾在生命垂暮之際囑咐楊絳,如若去世後,不需要舉行追悼會,一切從簡即可。

因為對他來說,活在這世上,外在的物質並不是重要的,唯有淵博的知識和富足的精神,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深表認同:「只有當一切事物回歸簡單,人才有機會思考自己的生命。

也許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思考過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而真正清醒的人,卻從不為外界影響。

人這一生,那物質的狂歡終究是給人一瞬間的快樂,唯有精神的修煉是一輩子的財富。

在平淡的歲月里,把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努力付出,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星辰大海。

人活一世,要學會富足自己的精神,讓內心返回純粹的狀態,放下對虛無縹緲東西的執著,專注過好當下生活,並時刻不忘記提升自己,方能擁有理想的生活。

白落梅的一句話,講得非常好:「歲月如棋盤,光陰是棋子,棋子越下越少,日子越過越薄。」

踏上了人生的旅途,時間讓我們明白了:「真正的人間清醒,都是能夠超越自我、勇攀高峰的人。」

接納不足,才能完善自我;

看淡一切,才能勇往直前;

放下執念,才能回歸自身。

願你在人生的旅途中逐漸成長,越活越堅強,同歲月和解,獲得想要的人生。

作者簡介:糖糖,富書作者,熱愛文字,熱愛生活的90後,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33a84d152b857f658d2629b353c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