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瑜在比賽中大力擊球。 新華社發
日常生活中,王欣瑜也喜歡拍美照,到不同地方「打卡」。 受訪者供圖
王欣瑜與父親合影。 受訪者供圖
2019年深圳網球公開賽第二輪,王欣瑜大腿抽筋因傷退賽,莎拉波娃(白衣)前來安慰。 深圳晚報記者 林煒航 攝
王欣瑜(左)/謝淑薇慶祝勝利。 新華社發
醫生為王欣瑜綁繃帶保護手肘。 深圳晚報記者 林煒航 攝
深圳晚報記者 林煒航
深圳年輕人有多能「打」?
16歲成為參加網球大滿貫正賽最年輕的中國內地選手,兩次贏得大滿貫青少年賽桂冠;20歲世界排名進入前100;21歲捧起大滿貫女雙獎盃——她叫王欣瑜,土生土長的「00後」深圳女孩。
6月11日,王欣瑜與中國台北老將謝淑薇組成的「海峽組合」問鼎法網女雙,這是她個人,也是深圳體育的高光時刻,她成為了第一位獲得網球大滿貫冠軍的廣東運動員。
聚光燈後,這位深圳女孩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多年來與傷病對抗、與壓力交鋒,一度讓她失落、困惑。但她始終相信,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總有一天能看到自己期盼的風景。
7年來,深圳晚報一直關注王欣瑜的成長,一直記錄與報道她迎難而上、不斷超越自己的奮鬥過程,是她和父親王鵬一路走來的支持者與見證者。王欣瑜與這座城市的年輕人一樣,務實、肯干、篤定、堅韌……她的成長曆程,正是深圳青春之歌的美麗音符,是這座奮鬥者之城的時代剪影。
啟蒙 還沒球拍高就開始接觸網球
王欣瑜2001年9月26日生於深圳,爸爸王鵬曾是專業網球運動員,媽媽曾是籃球運動員。王欣瑜繼承了父母優良的運動基因,自小就對體育很感興趣。
王欣瑜小時候,一家人就住在筆架山下,與網球場為伴。與大多數家長一樣,王鵬也跟女兒玩過「抓周」遊戲:擺出球拍和玩具讓她選。沒有意外,王欣瑜選擇了球拍。回憶起那一幕,王鵬開心地笑了:「當然是用了一點方法的,畢竟我希望她能從事網球事業,在給她選擇的前提下,也會適當引導,讓她對網球更感興趣。」
回想起兒時的經歷,王欣瑜說:「大概4歲半吧,我還沒有球拍高呢,就開始接觸網球了,然後一直在爸爸的陪伴下訓練。」
小學時,王欣瑜每天下午放學後會訓練兩小時。訓練枯燥而平淡,但路上總是充滿歡樂。「那時有另外一個小女孩跟我一起上網球課,我們一放學就衝出校門口,要麼去報刊亭買漫畫書,要麼一起去小商店買辣條,然後蹦蹦跳跳去訓練。」年幼的王欣瑜還不知道,這樣日復一日堅持不懈的訓練,給她的網球技術打下了很紮實的基礎。
就在這種潛移默化與刻意引導下,王欣瑜萌生了成為網球運動員的理想。她參加不同級別的青少年賽,能力不斷提升。進入青春期後,她的身高長到了1米82,同時因為球技出色、長相甜美,被很多球迷稱為「中國莎娃」。而她也不負眾望,在2017年底的澳網亞太區外卡賽奪冠,16歲便躋身大滿貫正賽,讓人眼前一亮。
難忘 莎拉波娃一句話給了她信心
在網球圈子裡,王欣瑜成名於澳網外卡賽,而讓大多數球迷真正認識她的,是那場備受矚目的「莎娃對決」。
2019年深圳網球公開賽女單第二輪,王欣瑜遇上了俄羅斯名將、五屆大滿貫冠軍得主莎拉波娃。「中國莎娃」遇上真正的莎娃,比賽話題熱度拉滿。「一輩子可能就只有這一次機會。」想到能與世界最頂尖的選手較量,當時17歲的王欣瑜眼中寫滿了興奮。
比賽過程讓人意想不到。王欣瑜拿出了超水準的狀態,一度壓制著莎拉波娃,形勢大好。但「命運」這時候往往會提醒你一下——高度專注保證了王欣瑜超水平發揮,也讓她的身體高度緊張。她突然大腿抽筋倒地,儘管堅持著站起來要將比賽打完,但還是忍不住劇烈的疼痛倒地不起。場邊觀眾高喊「別打了」,王欣瑜流下了不甘的淚水:「可能就這一次機會了,發揮出了最好的狀態,但沒能把比賽打完,我覺得很可惜。」
莎拉波娃目睹了一位年輕球員的崛起,正如當年的自己。在王欣瑜接受治療時,莎娃走過來,靜靜地握著她的手臂:「現在這樣打下去,你會成為世界第一的。」這句鼓勵治癒了王欣瑜的心,也讓這位深圳少女得到了在職業網壇立足的勇氣。「有時候你會贏下比賽,有時候你能收穫經驗,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給一點耐心和時間,好的結果會來到你身邊的。」王欣瑜說。
困境 失落與傷病一度讓她迷茫落淚
時間是一劑良藥,但過程往往是苦澀的。在那場「莎娃對決」一炮而紅後,王欣瑜的職業生涯發展沒有球迷想像的順利。在低級別賽事拼搏兩年後,2021年她首次闖進世界排名前100。而此時,與她同年齡段的斯瓦泰克已經在法網女單登頂,比她小一歲的拉杜卡奴已經是手捧美網冠軍獎盃的佼佼者。
儘管王欣瑜一直強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但是面對同齡人的成就、球迷的期待,她也會感到失落、困惑。這種內心矛盾的碰撞,在2022年下半年達到了極點。
這種失落和困惑,一方面源於對自身的高要求。王鵬說,王欣瑜是一個喜歡與自己較勁的女孩,訓練時有一個球打不好,可能要補五個好球才肯罷休。另一方面,造成這種內心困局的還有甩不掉的傷病。「她的手肘傷勢治療一直不理想,比賽總是打打停停,甚至一度想嘗試做手術解決。」王鵬說,去年王欣瑜為了避免手肘傷病反覆,降低了球拍磅數以減少對關節的衝擊,有很多小技術要改,「這個過程是很困難的」。
2022年美國網球公開賽女單首輪,王欣瑜0比2落敗,再次遭遇「一輪游」。技術轉變的不順利、成績的壓力、球迷的質疑……這些困境接踵而至,讓她在採訪中一度落淚。她哽咽著說:「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適應新動作上,很難專注於需要進步的地方。」不過,她沒有忘記初心,選擇用時間靜待答案。緩過勁兒後,她說道:「一點點來,不著急。」
感恩 「深圳一直是我的堅強後盾」
2023年,時間給了王欣瑜最期待的結果。這一年的困難沒有變少,但王欣瑜的開心時刻變多了。「新的教練團隊給我帶來很多正能量,比如我容易鑽牛角尖,他們就會『笑話』我,讓我從不好的情緒中走出來。」王欣瑜說。
紅土賽季是最考驗心態的時間段——王欣瑜最不擅長在紅土球場比賽。法網開賽前,她的紅土場女單比賽一場不勝,大家對她的法網之旅並不抱太大希望。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驚喜,往往留給堅持不懈的人。在羅蘭·加洛斯,王欣瑜女單兩連勝,首次闖入大滿貫第三輪;女雙更是一路「狂飆」,決賽逆轉奪魁,拿下職業生涯第一座大滿貫冠軍——這是王欣瑜在2023年法網交出的成績單,也是中國網球多年來重登高峰,讓中國球迷迎來了久違的狂歡。
過去這幾年,王欣瑜像在深圳練球那樣,日復一日地訓練、比賽、治療、訓練、比賽、治療。法網奪冠後,她說:「深圳一直是我的堅強後盾,給了我很大支持。」這當中不僅有家人對她的鼓勵、深圳人對她的支持,還有在深圳學會的堅強、堅持與堅韌。
王欣瑜說這個獎盃很沉,「差點兒舉不起來」,以後想繼續舉起獎盃,自己還得再加把勁。對於未來,21歲的她希望能拿到更多冠軍,特別是大滿貫單打冠軍。但正如這十多年的經歷一樣,她明白事情不會一帆風順:「生活和比賽總是有好的經歷,有壞的經歷,這樣才能讓人成長。對我來說,知道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就夠了。」
王欣瑜
出生時間 2001年9月26日
出生地點 廣東深圳
身高 1.82米
慣用手 右手
世界排名 64名(截至2023年6月12日)
外號 小王妹、王右
喜歡的運動員 費德勒、普利斯科娃
喜歡的歌手 周杰倫
留言板
中國網球協會
你們(王欣瑜與謝淑薇)在比賽中展現出的不畏強手,挑戰自我的精神,為海峽兩岸的青少年選手樹立了榜樣。
王鵬
王欣瑜父親、教練
第一盤可能會受到發燒影響,但更多是心理方面的,畢竟第一次打大滿貫決賽,有點緊張是正常的。很幸運,最後她和謝淑薇逆轉,拿了冠軍。
謝淑薇
中國台北網球運動員、王欣瑜雙打搭檔
這是一趟出乎意料的旅程,謝謝欣瑜與我們的團隊,為這趟紅土之旅畫下完美句點。這一場勝利會深刻地烙印在我心裡。
張微
梅林中學短跑隊隊員
蘇炳添可以在奧運賽場中跑出9秒83,王欣瑜師姐可以在大滿貫中奪冠,說明了我們完全可以!如果努力奮鬥,終有一天,會站在更高的舞台上。
邱茂燁
梅林中學田徑隊隊長
我也有一個「奧運夢」,雖然目前的成績距離進入奧運會還有較大的差距,但師姐王欣瑜的經歷告訴我,既然「身邊人」有機會取得巨大的成功,那我們又怎麼能放棄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