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碑刻,講述外國公主的悲慘往事,竟成了唐代楷書的「祖宗」

2023-08-11     書法網

原標題:這塊碑刻,講述外國公主的悲慘往事,竟成了唐代楷書的「祖宗」

這塊碑刻,講述外國公主的悲慘往事,竟成了唐代楷書的「祖宗」

秦始皇徵發百萬民夫修長城,漢武帝用五十年時間驅逐匈奴,晚年發布《輪台罪己詔》懺悔窮兵黷武。一直以來,華夏王朝都恐懼胡人入侵,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乾隆平定大小和卓為止。長城以北的廣袤土地,一個又一個的部落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家能說的上名字的,主要有匈奴、鮮卑、柔然等。

茹茹公主墓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柔然部發展壯大,在與北魏的較量中實現了漢化。天平元年(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最終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此時的北齊國力強盛,而柔然卻日漸衰弱,突厥部落崛起,以及一代雄主郁久閭阿那瓌去世,柔然不得不依附於北齊。

既然依附,那麼和親、進貢就在所難免。1979年,河北磁縣一座大墓重見天日,它就是《茹茹(柔然)公主墓》,墓主人正是柔然大汗郁久閭阿那瓌的孫女郁久閭叱地連。根據墓誌可知,茹茹公主嫁給了北齊第四位君主高湛,彼時高湛還未登基。

茹茹公主去世時年僅13歲,但他卻已經當了5年的王妃。從這段經歷我們也能看得出柔然當時多麼急於尋找大國依附。552年,柔然分裂為東西兩部,554年,東柔然被北齊消滅,555年,突厥木桿可汗滅西柔然,茹茹公主的母家徹底覆滅。

《茹茹公主墓志銘》講述了這位薄命公主的一生,她的悲慘之處在於從生到死,命運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但是,這塊墓誌因書法被後人臨摹,她的名字也變得知名起來。此墓誌全稱《魏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長廣郡開國公高公妻茹茹閭氏墓志銘》,全碑長、寬均為79厘米,志文22 行、460餘字,單字大小約2厘米。

北齊時墓誌書法已非常成熟,《茹茹公主墓誌》筆畫圓勁自然,逆鋒起筆,不露鋒芒,行筆穩實,筆畫細勁。轉折處筆畫方圓並用,如「乃」「公」「世」三字,轉折處圓筆為主,秀潤活潑;而「軍」「至」「君」折筆為主、圭角明顯。此碑筆畫中還有幾分隸意,如捺畫末尾的波挑處理以及撇畫的輕盈迅捷。

北碑楷書深刻影響了唐楷的面貌,這一點毋庸置疑,有學者指出,東魏《高盛碑》和這塊《茹茹公主墓誌》,用筆的瘦勁自然與珠圓玉潤的結字,可以在虞世南的《演連珠》和褚遂良早期書法《伊闕佛龕碑》中找到形似之處。而《茹茹公主墓誌》結字雅正中帶幾分險奇、嚴謹端莊的特點,也被歐陽詢、顏真卿等繼承了下來。

「茹茹公主」是對柔然公主的統稱,甚至在史書中被蔑稱為「蠕蠕公主」。郁久閭叱地連在金釵之年離世,也可以想見生前並沒有收到重視,所幸還有一塊墓誌,讓她能永遠不被埋沒進歷史中。

大家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1fec19404d038db99ba4822076139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