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情 保暢通 助復工 除隱患

2020-03-24     惠州農業農村

執勤交警與相關戰疫人員用堅守鑄牢了惠州疫情防控防火牆。

詹兆川在卡口查車。

樹旗幟、顯擔當,檢疫卡口成立臨時黨支部,全員進入戰鬥狀態;嚴管控、防外輸,密切排查重點司乘人員,堅決防止疫情輸入,並強化科技手段構築智慧防「疫」線;優服務、暖民心,連推多項車管便民利企措施,為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嚴查處、除隱患,依法打擊「頂風作案」交通違法,營造良好交通秩序……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公安交警部門最真實的寫照。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疫情防控交通安全保障工作。根據市公安局部署要求,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做到兩手抓、兩促進;同時深化「五治」工作,推進「四管」機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全警動員、快速反應、主動作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和疫情形勢特點,第一時間制定方案狠抓落實。廣大民警、輔警放棄節假日,義無反顧、主動向前,毫無畏懼、無怨無悔,緊密配合有關部門奮戰在防疫檢查最前沿,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堅決阻斷病毒傳播通道。

隨著當前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人民群眾生活也逐步恢復秩序,公安交警部門做到充分認清形勢,牢記初心使命,扛好"先鋒"旗幟,眾志成城、團結一心,以高昂鬥志、堅韌毅力持續做好疫情防控、道路交通保安全保暢通及便民利企服務工作,為全市復工復產和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更大貢獻。

3月20晚,我市援鄂醫療隊的75名隊員歸來,惠州交警全程護送,沿路執勤警力列隊敬禮,按照「戰時狀態、戰時要求、戰時紀律」,以「最高禮遇、最深敬意、最佳形象」全力護航和迎接白衣戰士,並平安順利地將白衣天使們送至休整地。

日前,遍布我市的百餘個聯合檢疫(便民服務)站點分批先後正式撤銷。近50個日夜,執勤交警與相關戰疫人員用堅守鑄牢了惠州疫情防控防火牆,為保衛惠州人民生命安全作出了貢獻,換來了萬家安寧。卡點雖已撤,但全體交警崗位和職責不會撤,他們將忠誠履職、堅守路面,繼續深化「五治」「四管」,推動我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數說亮點

1、1月下旬至3月20日,全市交警部門主動聯合治安、交通、衛健等部門在我市31個國、省、縣道關口和71個高速公路出口設置百餘個聯合檢疫便民服務站,24小時全天候對入惠車輛及人員開展聯合檢查工作。共出動警力近4萬人次,服務旅客6790016人次,檢查過往車輛3899837輛次,移送甄別人員27848人次。

2、截至3月20日,交警部門通過螢幕滾動播放防疫溫馨提醒標語5800餘次,12123平台發布防疫提示相關簡訊21.7萬條,印發宣傳單張30萬餘份,通過微博、微信等推送有關提醒性信息650多條,點擊量達到800多萬次。

3、截至日前,全市累計線上辦理車管業務近6萬宗。其中,網際網路辦理車輛選號653宗、補換領機動車牌證341宗、申領免檢合格標誌10474宗、核發臨時號牌761宗、補換領駕駛證2166宗、辦理延期業務49宗、體檢/提交身體條件證明13041宗、變更聯繫方式30160宗。駕駛人通過「交管12123」手機APP參加滿分教育、審驗教育網絡學習5632人。

復工復產

拓寬思路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復工之後,一定要做好人員進出體溫檢查登記及車輛日常消毒,同時壓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駕駛員自我防護及行車安全意識。如有運輸車輛需要辦理通行證,可以直接聯繫我們。」日前,江東交警大隊橫瀝中隊指導員許業靖前往轄區運輸企業指導,給公司車輛運輸管理的負責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春風送暖,眼下復工復產已經吹響了集結號,惠州各行業復工復產的腳步加快,外地返鄉人員逐漸增多,轄區道路車流、人流密度也開始加大。

為此,公安交警部門採取積極措施,在保道路暢通的同時,「進企業」助力復工,不斷拓寬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思路,充分了解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交通運輸方面的意見和急需解決的難題,並現場研究解決,積極出力獻策,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最大限度為復產復工提供便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與此同時,轄區交警中隊按照屬地化原則,也相繼對轄區的客運站、危化品企業和泥頭車企業進行了走訪。截至日前,各級公安交警部門已對各自轄區復工的重點運輸企業逐一進行了走訪、宣傳及服務。

近期,仲愷公安交警部門在走訪服務中,收集到了一條來自企業的信息,反映惠台工業區中有一道路的左轉車道少,燈控路口等候堆集車輛太多導致交通不暢。對此,仲愷交警大隊負責人十分重視,在實地考察後,立刻與相關單位聯繫,督促其對道路的標線儘快改造。事故處理中隊則根據巡邏和事故分析,對潼僑工業區未開啟路燈的隱患提出了整改意見,對路面損壞的設施進行排查,將心比心解決了企業復工後的後顧之憂。

此外,各地交警部門在做足防護措施情況下,開放轄區事故處理大廳,方便群眾辦理業務。記者日前在江南交警大隊事故處理大廳看到,民輔警戴好護目鏡、口罩和手套,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測量體溫,引導群眾填寫相關疫情防控信息登記。一方面,想方設法為辦事群眾排憂解難,耐心解釋、做通思想工作,預約前來辦理的案件基本得到結案,不讓群眾多跑一次;另一方面,引導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通過「廣東110小程序」遠程快速處理,減少在外逗留時間,節約有限警力資源。

疫情阻擊

黨建引領「硬核」防疫成效顯

「請您提前減速、打開車窗,戴好口罩、出示證件,配合掃碼申報及體溫檢查。」疫情防控期間,這樣的語音提示對於路過聯合防疫站點的駕乘人員來說非常熟悉。現場執勤交警則不管寒風冷雨,仔細對每一輛過往車輛的駕乘人員進行嚴格登記檢查,並提醒相關入惠車輛及人員戴好口罩、減少外出。

萬眾一心、眾志戰疫。疫情以來,記者走訪我市部分高速路口、國省道及鄉鎮重點路段聯合檢疫站點看到,執勤民警、輔警不懼風雨,不畏嚴寒,嚴格落實24小時值守制度,積極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嚴密排查重點車輛、逐一做好駕乘人員體溫篩查、車輛登記、交通疏導等工作,確保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做到「三個百分百」,堅決切斷疫情蔓延的傳染源。風雨中的那抹「螢光綠」感動了眾多市民網友。

如此「硬核」的交通查控措施,築牢了惠州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當中最離不開的是黨建引領及一線黨員的「頭雁」作用。事實上,全市高速公路71個收費站聯合檢疫便民服務點均成立臨時聯合黨支部,黨員代表莊嚴宣誓,並以實際行動落實了最嚴措施、最嚴作風、最嚴紀律,全力做好交通管控與安保,築牢疫情聯防聯控防線。

值得一提的是,市公安交警部門強化科技運用,將移動警務等科技手段充分應用到抗擊疫情工作中,構築智慧防「疫」線,實現精準決策、防疫及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從2月1日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全市各防疫檢查點利用科技手段對人員及車輛精準核查防控,截至3月20日,交警部門通過相關係統掃描的車輛近390萬輛次。

為切實加強市內疫情防控,各地交警中隊持續加強路查路檢和地毯式排查,對轄區小區、商場停車集中點進行摸排,及時核實重點車輛信息,並協同有關部門妥善處置、耐心解釋勸導,為轄區安全打下了「強心劑」。當中,不少民警、輔警放棄休息、「輕傷不下火線」,堅守崗位、連續作戰,全力把各項防控工作抓實、抓細,切實維護疫情防控良好形勢。

防控疫情農村同樣不可留下死角。各交警大隊多措並舉,在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開展防疫廣播宣傳,發揮廣播「村村響」的獨特宣傳優勢,把防控疫情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同時,各交通安全勸導員常態化開展宣傳教育,提醒村民佩戴口罩,不聚會、不聚集,並發放警示教育宣傳資料。

暖心服務

推出車管業務「六個辦」措施便民利企

「感謝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的『快捷辦』,解決了我們應急保障車輛的燃眉之急,十分暖心。」上月,我市一醫療廢品企業辦事員激動地說。原來,該公司有8台車輛需用於疫情期間的醫療廢棄物運輸,市交警支隊車管所僅半個小時就將這些車輛的行駛臨牌辦好。這是公安交警部門重磅推出「六個辦」(便民辦、快捷辦、保障辦、順延辦、靈活辦、上門辦)便民利企措施,助力群眾和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的一個縮影。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介紹,「快捷辦」,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設立疫情防控「應急窗口」,開通專門「綠色通道」,對救護、防疫和運送醫護人員、藥品器械、防護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資、以及運送蔬菜、糧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車輛,實行業務加急辦、馬上辦、便捷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應急車輛和人員的出行便利。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在交警部門的便民利企措施下,群眾可通過「交管12123」APP申請,新車臨時號牌郵寄送達;車輛逾期檢驗和逾期換證的,機動車符合有關規定且保險有效期內均可享受依法理賠;駕駛人考試實現延期辦,滿分、審驗教育AB類駕駛證網絡學;常規機動車檢驗「預約辦」,疫情保障車輛檢驗「馬上辦」。更為值得關注的是,企業只要在「惠州交警」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審核通過後,即可享受車駕管流動服務車上門辦理部分業務。

為做好疫情防控、避免人員大量聚集導致的傳染風險,1月31日起,公安交警部門暫停了駕駛人考試、現場學習及窗口違法處理等業務,引導市民使用「交管12123」手機APP和「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平台線上辦理車駕管業務,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群眾基本出行。截至日前,全市累計通過線上平台處理車管業務近6萬宗。

交通整治

專項整治疫情期間「頂風作案」交通違法

疫情防控期間,市區道路車流人流減少,有個別不法分子心存僥倖,認為路面警力在抗疫一線,便無視交通法規,肆無忌憚地超載運輸、超速行駛、改裝飆車等,給道路交通造成了較大安全隱患。對此,公安交警部門開展系列專項整治上述「頂風作案」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查各類車輛交通違法,凈化全市道路交通環境。疫情以來,全市道路交通總體暢通有序,交通安全態勢平穩,未發生較大道路交通事故。

為了凈化路面秩序,近日,仲愷交警大隊切實加強路面巡邏管控力度,出動上百名警力,嚴厲打擊摩托車和電動車違法行為;對占道占位的「殭屍車」、違停車輛進行集中整治;對「涉牌涉證」、超載等違法行為從嚴查處;深夜酒駕專業組出動,於3月22日凌晨查處酒駕人員6人。

上月,江東交警大隊以流動巡邏、便衣巡邏、跟蹤伏擊等方式,在市區查獲多輛非法改裝摩托車,包括「響管」大功率、「鬼火」摩托車等。經核實,部分駕駛人涉嫌存在無證駕駛非汽車類機動車、駕駛機動車未懸掛號牌等違法行為,執勤警力立即對其開具強制措施憑證暫扣車輛。

下一步,公安交警部門將鞏固前期交通整治行動成果,採取專項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結合的勤務模式,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加大超限超載、非法改裝車和「飆車」線索的收集、匯總、研判分析,實施精準打擊,零容忍嚴治嚴懲嚴重交通違法,創造文明有序、平安暢通的交通環境。

典型人物

「一朝入警,一輩子就是人民的守護者」

高速交警勇擔使命、衝鋒在前,將病毒傳染風險「擋」在城外,全力築牢疫情防控「隔離牆」;年近60歲老交警主動請纓上抗疫一線,與年輕隊員們一起不分晝夜地堅守聯合防疫站點......口罩遮住了執勤交警們疲憊的容顏,護目鏡卻擋不住他們堅定的眼神。

疫情在前,交警不退!面對疫情道路管控與運輸保障任務交織的緊急、複雜、特殊局面,全市廣大一線交警以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緊盯重點、扛起使命,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全身心力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和道路保通保暢攻堅戰,為疫情防控嚴防輸入立下汗馬功勞。

隔離結束身體無恙還要上前線

1月27日下午,高速公路二大隊汝湖中隊副中隊長詹兆川帶隊與衛健工作人員在廣惠高速汝湖收費站出口開展疫情防控路檢工作。這時,一輛疫情重點區域白色小車進入詹兆川視線,他立即與相關工作人員上前檢查。經體溫測量,車上三人體溫均超37℃,其中兩人37.9℃,為到惠旅行人員。詹兆川立即協調衛健部門將3人送醫,後均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者。

「當時在擔心自己感染的同時,更害怕連累家人和同事。於是選擇了自我隔離,並對家人撒了個善意的『謊言』,告訴他們工作任務重不能回家。」詹兆川告訴記者。後來,經醫療機構科學論證,詹兆川在隔離14天後仍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排除了感染可能。

隨後,身為黨員的他再次投入執勤工作。「離開崗位期間給同事增加了工作負擔,我不能退。」詹兆川說,疫情防控根本在於病毒傳播途徑的切斷,而道路是人員流動「大動脈」,也是疫情傳播「主渠道」,交警更應當仁不讓要把這條擴散蔓延「通道」切斷。

年近60歲老黨員主動請纓戰疫

「請駕駛員關閉空調,打開車窗,自覺出示證照,配合檢測。」這句話,年近60歲、即將退休的江東交警大隊大湖溪中隊老民警鐘華漢在惠大高速馬安出口不知說了多少遍,不斷提醒司機做好檢查。

面對疫情,作為一名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人民優秀警察的老黨員、老交警,鍾華漢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遇事沖在前、干在先,做好模範。」但大湖溪交警中隊考慮鍾華漢年紀大身體較弱,一直將他排除在抗疫執勤名單之外。

「全國人民都在抗擊疫情,我豈能退縮,必須上前線!」1月26日開始,鍾華漢便開始堅守聯合檢疫站點,逐一排查車輛和駕乘人員,平均一天檢查200多輛車。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記者多次在惠大高速採訪時遠遠看見鍾華漢腰板筆直、認真細緻地查車,誰可想到他曾做過心臟支架手術,每次執勤過後總要休息一會才能回家。用他的話來說:「一朝入警,使命不會因年齡而褪卻,一輩子就是人民的守護者。這次戰『疫』,我一直相信,勝利就在前方。」

交警丈夫醫生妻子雙雙堅守一線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以來,一線交警們用責任和擔當築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他們中有的是戰疫夫妻檔,有的是「父子兵」……但都全力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築牢「安全牆」,守住了百姓的平安和健康。當中,戰疫夫妻檔的故事最讓市民網友感動。

「爸爸說,『身著警服,就要守護一方安寧』。媽媽說,『身穿白衣,戰疫就是職責所在』。」2月,小陳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表了《最美逆行者——我的爸爸媽媽》。而文中的兩位主人公,分別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副中隊長陳湘依、市第二婦幼保健院B超主任醫師戴琴香。

「這幾天下了夜班我就不回家了,預防交叉感染。晚點還要執勤,你們早點休息,保重身體。」這是2月陳湘依與女兒小陳的通話內容。此前,年近50歲的陳湘依主動請纓支援前線,在長深高速泰美等聯合檢疫站點執勤。他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檢查車輛一絲不苟,同時對行經車輛和司乘人員進行解釋,提醒司乘人員戴好口罩、減少外出,遇到雨霧天氣要減速慢行。

戴琴香也一直堅守在醫院的工作崗位,為病人帶來最及時的診察與診斷,並叮囑病人「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有疑問可以通過電話諮詢我」。

「爸爸一直奮戰在高速一線,就連元宵節也沒有回家。看到他眼睛滿滿的紅血絲和厚重的黑眼圈,我不禁淚目。」小陳說,為有這樣的無私奉獻的父母感到驕傲,等到疫情結束,最想做的事是一家人整整齊齊吃頓早餐。

來源:惠州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pfODXEBiuFnsJQVSL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