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性味與功效

2019-11-03   306醫院醫學科普

趙佳瑩 李玉華,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中醫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食物同藥物一樣,具有四性五味、性味歸經和升降浮沉的作用趨向,只是其性能不如藥物強烈。飲食調護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質、疾病的性質,選擇不同性味的食物進行調護,以促進疾病的康復。

一、食物的性味

1. 性:是指食物具有不同屬性,包括寒、熱、濕、涼四種,習稱"四氣"。食物的屬性一般可以通過其功效來反映,如具清熱作用的食物其性寒涼,具散寒作用的食物其性溫熱,反之具寒涼特性的食物多有清熱、潤燥、生津等作用,具溫熱作用的食物多有溫里、散寒、助陽等作用。平性的食物一般表現為作用緩和,無明顯副作用。

(1) 寒性食物:性味苦寒、甘寒,具有清熱/瀉火或解毒的作用,適用於實熱證。如小米、高粱米、大麥、蔥、薏苡仁、赤小豆、綠豆、苦瓜、冬瓜、絲瓜、西瓜、蘿蔔、葫蘆、萵筍、茶葉及各種動物的膽等。寒性食物易損陽氣,故陽氣不足、脾胃虛弱者應慎用。

(2) 熱性食物:性味甘溫、辛熱,具有溫中祛寒/益火通陽的作用,適用於實寒症。如狗肉、韭、姜、蒜、辣椒、白酒等。熱性食物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傷津,凡熱病、陰虛火旺者應忌用。

(3) 溫性食物:性味甘溫,具有溫中、散寒、通陽、補氣的作用,適用於陽氣虛弱的虛寒證或實寒證較輕者。如糯米、羊肉、雞、鴿、鯉魚、鯽魚、桂圓肉、荔枝、花生、胡蘿蔔、紅糖等。這類食物比熱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傷津、耗液的作用,因此,熱證、陰虛火旺者應慎用或忌用。

(4) 涼性食物:性味甘涼,具有清熱、養陰的作用,適用於熱性病症的初期、瘡瘍、癲疾等。如粳米、小麥、鴨蛋、豆腐、蓮子、海帶、菠菜、白菜、李子、檸檬等。涼性食物比寒性食物平和,但久用也能損傷陽氣,故陽虛、脾氣虛損者應慎用。

(5) 平性食物:性味甘平,這類食物既沒有寒涼之偏性,又沒有溫熱之偏性,其性味較平和,為日常生活的基本飲食,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靈活選用。如玉米、紅薯、牛奶、豬肉、黑魚、蠶蛹、蠶豆、扁豆、山藥、蓮肉、香菇、黑木耳、黃花等。

2. 味:即滋味。食物的味包括辛、甘、酸、苦、咸五種,習稱"五味",其作用和中藥學所介紹的相同。辛味食物具有行氣、行血、散風熱的作用。如蘿蔔、洋蔥等行氣;黑木耳行血;生薑散風寒;豆豉散風熱。甘味食物具有補虛和中、緩急止痛的作用。如山藥補氣、大棗補血,甘蔗補陰,狗肉補陽。苦味食物具有瀉下、清熱、通泄、燥濕的作用。如苦瓜清熱。酸味食物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烏梅澀腸止瀉。鹹味食物具有瀉下、軟堅作用。如海帶軟堅。淡味食物如薏苡仁、冬瓜利水滲濕。

二、食物的功效

食物的功效是對食物的預防、治療、保健等作用和療效的直接概括,是食物性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食物治療疾病的重要依據。常見食物的功效如下。

1. 有降脂降壓、防止血管硬化作用的食物:如海藻、紫菜、山楂、黑木耳、香菇、大蒜、洋蔥、茶葉、荷葉、蓮心、芹菜、海蜇、蜂蜜等。

2. 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如大蒜、菠菜根、馬齒莧、冬瓜子、油菜、慈姑等。

3. 有解毒作用的食物:如番茄、綠豆可清熱解毒;生薑、醋可解魚蟹之毒;茶葉、白扁豆可解藥物之毒;山羊血、空心菜可解蕈類中毒;大蒜有抑菌解毒之效;蜂蜜解百毒。

4. 有降糖止渴的食物:如豬胰、南瓜、山藥、豌豆、茭白、烏梅、苦瓜等。

5. 有清熱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西瓜、冬瓜、黃瓜、苦瓜、綠豆、扁豆、烏梅等。

6. 有祛濕利水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西瓜皮、冬瓜皮、綠豆、赤豆、玉米須、葫蘆、鯉魚、黑魚等。

7. 有強健脾胃作用的食物:如生薑、雞內金、烏梅、麥芽、陳皮、山楂、醋等。

8. 有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桃核仁、芝麻、松子、香蕉、蜂蜜等。

9. 有鎮痰祛咳作用的食物:如白果、杏仁、冬瓜仁、橘、梨、蘿蔔等。

10. 有止血作用的食物:如花生內衣、黃花菜、木耳、蓮蓬、藕等。

11. 有澀腸止瀉作用的食物:如大蒜、馬齒莧可用於熱性泄瀉;焦山楂、焦麥芽、焦谷芽、炒陳皮等用於傷食泄;薏苡仁、蓮子、炒山藥用於脾虛泄瀉。

12. 有驅蟲作用的食物:如檳榔、榧子、烏梅、南瓜子、椰子、胡蘿蔔等。

13. 有生奶作用的食物:如鯽魚、豬蹄、魚頭、生南瓜子等。

14. 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飴糖、大棗、花生、蓮子、山藥補脾胃;羊肉、胡桃、海參、蝦可補陽;桂圓、紅棗、桑椹、荔枝等可補血;枸杞子、甲魚、黑白木耳可補陰;羊肝能補肝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