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有「黃金法則」 | 良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財富和特權買不到幸福

2023-07-22     保健時報

原標題:幸福有「黃金法則」 | 良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財富和特權買不到幸福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這個問題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回答,因為對幸福的概念是模糊的。那麼,什麼是幸福?美國哈佛大學在1938年啟動了一項研究,並用了85年調查了讓人幸福的密碼,堪稱研究時間最長的幸福研究。如今,我們終於有了對於幸福可靠的循證數據,也可以說是讓我們幸福的幾條「黃金法則」。

01

孤立的人是孤獨的

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係讓幸福加分

研究開始時入選了724人,目前已跟蹤了三代人、1300多名後代,同時收集了他們的運動、飲酒、婚姻和生活中的憂思,對其行為和生活狀況進行觀察,並定期收集體檢情況,也通過問卷詢問他們是否快樂,生活是否有意義等,還進行了腦部掃描、生化檢查和壓力激素檢測等。

良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研究發現,良好的社會關係是健康和幸福最重要的預測因素。如果想要健康和幸福,應該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作者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可緩解壓力。每個人面臨挑戰,問題不在於「你有困難嗎?」而是「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而應對挑戰的最強大資源之一是建立良好的關係。作者建議,應培養、加強和擴大關係,就像身體健康一樣。人際關係也需要不斷地練習,應常參加帶來快樂和建立友誼的活動,如運動、愛好和志願者工作。

良好的關係不一定是指婚姻,還要有一個關鍵時刻可以依靠的人。其實,人們在婚姻中也會感到孤獨,重要的是,你要有朋友和親人,可以交談和依靠。每個人都需要有可以求助的人。研究中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你生病或害怕,你可以在半夜給誰打電話?有些人可以說出好幾個,有的人卻一個也沒有。作者認為,每個人的生活中至少要有一個能夠帶來安全的人,如果真的遇到麻煩,也會得到支持。

另外,和陌生人聊天,會心情愉悅。這對於很多自認為「社恐」的人來說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事情。作者說,不要低估隨意聯繫的力量,比如在飛機上與陌生人聊天,或者與咖啡師寒暄。這些互動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而這種幸福常常會被我們忽略。

02

生活「一地雞毛」

但活得有意義能讓一個人更幸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且每個人都身陷生活的各種泥淖中,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我們怎樣從「一地雞毛」的生活中尋找幸福呢?

不開心是生活的真相。「如果你總不開心,這並不意味著你做錯了什麼……這就是生活的真相。」作者說,我們可以改善生活,也當然可以提高幸福感。但我們不必期望自己總是快樂。社交媒體幾乎總是展示了人們生活積極的一面,好像每個人的生活都是無憂無慮的。但事實是,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困難和挑戰。要記住,每個人都面臨壓力和挑戰,其他人看起來一直都很開心,但事實並非如此。

生活需要挑戰。研究發現,最快樂和最有幸福感的人,是生活中有挑戰的人。最大的滿足感往往來自克服困難。「如果戰勝了挑戰,讓自己覺得已經完成了一些事情,這是讓人興奮的。」作者說。

另外,財富和特權買不到幸福,但活得有意義會讓人幸福。有些人認為生活就是及時行樂。但生活幸福的本質是讓生活有意義。

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就顯示,發現生活意義的人,身心會更健康。「人們意識到生活的意義時,會變得更加平和和滿足,也更健康幸福。」研究者表示。研究者強調,對生活的滿足與更好的身心健康有關,而不斷追尋「為什麼這樣活」與較差的心理健康和大腦功能相關。

03

事業上的成就不等於幸福

在工作中培養和諧的關係更重要

我們常會認為,事業成功、財富自由的人是最幸福的。然而,研究發現,專業的成功,本身並不能保證幸福,儘管可能令人滿意。因為在工資較高的人群中,教育水平和文化意識往往較高,這也是養成健康習慣和更好地獲得醫療保健的重要因素。

其實,處理好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才更能讓人感覺幸福。研究發現,對於許多人來說,工作比其他任何事情都占據了更多的時間,因此工作關係很重要。「這得到了研究的支持,工作中有朋友會讓我們更加幸福。」作者說。

很多人窮其一生都在尋找幸福,其實幸福永遠不會晚。研究顯示,幸福永遠不會太晚。有些人認為自己不擅長人際關係,他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孤獨。但也有可能在他們最意想不到的時候,會找到一群他們從未有過的新朋友,或者會找到愛情。有時,60多歲、70多歲、80多歲的人第一次會發現這些東西……因此,研究傳達的信息是:如果你認為擁有更好的關係為時已晚,請不要這樣想。

明白了什麼才是幸福,就讓我們做一個幸福的人吧!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蘿拉教授公布的一項納入200多個研究的分析發現,感到幸福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低。這並不是說,只有幸福的人,心臟病發作才會減少,而是樂天派的人的生活習慣更好:定期鍛鍊,健康飲食,睡眠也好。蘿拉教授說,樂觀的人有目標,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人的血壓和血脂較低、超重和肥胖較少。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董超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eea9ef986ae7892c600d2365fc6a9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