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本次高層會議釋放哪些重磅信號?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在哪裡?本文將做重點梳理。
1、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面臨「新的困難挑戰」
會議肯定上半年經濟運行態勢,「今年以來,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產業升級厚積薄發,糧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
會議強調,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中金公司表示,總的來看,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要好於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但相對一季度的政治局會議可能要略弱一些。
2、下半年經濟工作重點
(1)政策發力、找准方向:「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會議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間、找准發力方向,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優化、完善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發揮總量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
中金公司分析認為,本次政治局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今年4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是政策要「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去年7月政治局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對比來看,本次政治局會議在強調宏觀逆周期政策力度的同時,對「精準」有更高的要求,明確提出「用好政策空間、找准發力方向,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治局會議提到「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中金公司認為是對「穩增長」導向的再次確認,後續信貸投放力度可能加大,不排除年內進一步降息、降准。
(2)擴大內需:要提振汽車等大宗消費,推動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針對國內需求不足,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閒、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今年以來,中央及部委多次強調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其中,汽車消費體量大、潛力足、產業帶動作用強,促進汽車消費對穩定我國消費大盤、促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7月14日,為推動汽車消費,進一步加強汽車金融公司監管,引導其依法合規經營和持續穩健運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了《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7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加強汽車消費金融服務。加大汽車消費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合理確定首付比例、貸款利率、還款期限。
(3)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間投資
會議強調,要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切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切實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解決政府拖欠企業帳款問題。要建立健全與企業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鼓勵企業敢闖、敢投、敢擔風險,積極創造市場。要支持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要精心辦好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會議指出,要制定出台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中金公司預計相關部門將研究出台「1+N」配套措施,工信部已表示將組織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發改委表示將出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文件。2022年後在疫情影響和地產平台監管政策之下,民企投資占比再度下滑、數量占比停滯不前,民企提振政策出台必要性加大,預計隨著配套政策落地,民企信心有望提振,投資有望改善。
(4)數字經濟關鍵詞:深度融合;平台企業關鍵詞: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會議指出,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慧安全發展。要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本次會議強調了「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中金公司認為這將推動產業數字化的發展。
此外,平台經濟是數字產業化的代表。今年以來,鼓勵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的風向標再度明晰。2023年4月政治局會議強調了「要推動平台企業規範健康持續發展」。7月12日,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在深入調研了解平台企業發展情況後,首次公布了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在內的平台企業在支持科技創新、傳統產業轉型方面的典型投資案例。同日,李強總理在平台經濟座談會上強調了平台企業在科技創新、賦能實體、履行社會責任、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
(5)防範化解風險: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
會議指出,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閒置房產。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要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政治局會議提到「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中金認為這意味著較為全面、系統的城投化債方案可能出台,有利於降低系統性金融風險。
政治局會議提到「要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中金認為金融風險仍是未來五年金融工作主線。中金表示,未來中小銀行風險化解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區域內合併,並可能配合專項債注資、核銷不良貸款,例如遼瀋銀行、山西銀行、四川銀行等案例;二是推動問題機構破產重組,例如遼陽農商行、太子河村鎮銀行、包商銀行等。
參考資料:
[1] 中金公司,《中金研究聯合解讀政治局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