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料間諜李洪樞戴罪立功,朝陽群眾曾助力公安,擒獲多名蘇聯間諜

2021-01-18   雷姐的機械空間

原標題:雙料間諜李洪樞戴罪立功,朝陽群眾曾助力公安,擒獲多名蘇聯間諜

近些年來,我國查獲了多起間諜案件,也許有很多人聽說過我國對台灣間諜,美國間諜的抓捕案例,但是對冷戰時代,我國抓捕蘇聯間諜的事跡知之甚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我國抓捕蘇聯派遣至我國的間諜大案,李洪樞案。

《熊跡》海報

不過關於間諜的電影電視劇不少,筆者當年追的一部劇叫《風聲》,還有《暗算》、《風箏》這列電視劇,都比較喜歡。1977年,有一部電影叫做《熊跡》在北京上映,這裡面的熊代指的是蘇聯,跡就是蹤跡的意思。這部電影的原型實際上就是在1974年1月15日在北京郊區破獲的李洪樞案。當然,我們印象裡面的間諜是電視劇和電影裡面表現出的間諜活動,以及相關人物形象,那麼,真實的間諜是什麼樣的呢?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蘇關係緊張,蘇聯在中國的北部邊疆地區沒有一天不準備進軍入侵中國。在這個情況下,我國抓捕了他們級別較高的間諜,讓軍備力量相對較弱的我國提高了不少的話語權和國際輿論的優勢地位。在1974年的1月16日,我國國內媒體就針對此事大肆報道,讓世界的人和國內的人都知道這件大事。我國政府於的1月19日宣布召見蘇聯駐華大使,並且對蘇聯政府提出強烈抗議,宣布蘇聯使館秘書馬爾琴科等五名牽扯到李洪樞間諜案的人員被驅逐出境。這對大名鼎鼎的克格勃而言可謂是讓他們顏面掃地,吃了啞巴虧。

那麼,這李洪樞到底是何許人也呢?李洪樞是吉林大學的化學系畢業生,吉林大學是我國的重點大學,這個學歷在當時也是屬於少有的高學歷。在1967年的4月,曾經越境出逃到蘇聯境內去。當然,叛逃蘇聯之後被抓獲,並不是去個人就能順利當上間諜。首先,要看本人是否有當間諜的潛質,主要是看對象身上有沒有成為間諜的天賦,如果滿足要求,就會被送入相關的間諜培訓學校學習;其次,如果這個人沒有當間諜的天賦,但是知道一些情報,也可以進行培訓之後上崗;最後一個可能就是上述兩個條件都不滿足,沒有天分,沒有情報,蘇聯也不傻,直接遣送回國。

礙於當時的國際環境,李洪樞也知道當時我國一些情報,並且人比較精明,具備培養成為間諜的潛力。被蘇聯情報機關相中,進行了長時間的間諜培訓。在1972年6月5日,李洪樞潛逃回到了中國。可是在二十多天後,就被我國公安部門羈押歸案。那麼為什麼這個案件又說是在1974年1月破獲的呢?

蘇聯間諜被驅逐出境

這又牽扯到一個點了,李洪樞被逆向來反蘇聯的間諜去了。根據李洪樞專案組組長劉復之的回憶所說,其實李洪樞案是放長線釣大魚的計劃中的一環,專門應對蘇聯情報部門,準備對其一網打盡的產物,克格勃在當年在中國方面有著規模不小的情報勢力,我國當時沒有正當的理由去完全清除這些情報勢力,而李洪樞案就是一個逆向計劃得到正當理由的機會。也就是說,李洪樞很有可能是一個雙面間諜。

馬爾琴柯、謝苗諾夫、科洛索夫、李洪樞 全部落網!

被抓獲後的一年半就通過李洪樞這一條線,將比較重要的蘇聯間諜給揪了出來,更重要的是,把蘇聯的外交部門中負責情報的馬爾琴科給帶了出來,讓中國方面可以從外交層面獲得正當理由將剩餘的蘇聯情報勢力給大規模的清掃出去。而這件事讓時任克格勃部長的安德羅波夫十分惱怒,這起事件讓當時如日中天的蘇聯情報機構在世界上丟盡了面子。這場國際間諜大案,其實是我國預料到的計劃,讓咄咄逼人的蘇聯情報機構遭到了重重打擊。那麼李洪樞案最大的主人公李洪樞本人的下落如何呢?根據資料顯示,他因為有戴罪立功的表現,得到了寬大處理,隱姓埋名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抓捕謝苗諾夫、柯洛索夫和李洪樞現場

那抓捕李洪樞案相關人員的具體過程如何呢?在1974年1月15日的當夜9點十分,李洪樞與蘇聯方面派過來的間諜在西壩河橋頭秘密碰頭,此時西壩河橋頭突然出現了一個閃耀的紅色信號彈。在信號彈發出的幾秒後,又出現了一枚照明彈。

接頭時候蘇聯間諜駕駛的白色伏爾加轎車

在這之後,300名公安人員和民兵從四面八方涌了過來包圍住了李洪樞一行人,並且將他們抓捕歸案。在將李洪樞一行人抓獲之後,從他們給李洪樞的手提包之中搜出來了一台由快速收發報機組成的小型電台,一張設置天線的示意圖,一張電台聯絡頻率時間表以及一張偽造的中國邊境空白通行證,還從中搜出間諜的活動經費人民幣5000元。這些東西的用途無非就是給李洪樞發送和接受指令以及讓李洪樞能夠跑路的工具。這次工具作為證物將蘇聯方面派來的間諜身份坐實得死死的,不僅讓蘇聯外交部門中負責情報工作的人員百口莫辯,同時也讓我國有正當的理由將蘇聯方面的情報人員給一舉殲滅,如此運籌帷幄,真是下了一盤好棋。

在這案件之上,其實還有著許許多多努力的人們。此案所處時代是十分特別的,因此要偵破這麼一場大的間諜案件也是需要一定的魄力和膽量的,對於那些參加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光榮的。有個特殊的民兵群體,就是如今紅遍大江南北的「朝陽群眾」(北京市朝陽區群眾,曾參與破獲多起明星吸毒等大案、要案,被網友稱為「朝陽群眾」)。上世紀70年代,朝陽門外大使館附近街道的商戶和四合院的青壯年都是民兵,有各界群眾和退伍老兵,平時除了訓練,還進行相關軍事技能的教育。當時公安幹警經常是人手不夠,就經常訓練民兵進行反間諜科目的訓練,最終在民兵的幫助之下,擒獲了這些間諜。

朝陽群眾活躍在各個崗位上

40多年前的朝陽群眾就驍勇善戰,而這個傳統一直流傳到現在,熱心的「朝陽群眾」隨處可見,有可能是小區保安,有可能是路邊志願者,有可能是便利店老闆,有可能是路人……而目前這個「群體」還給警方提供詐騙、吸毒等重大犯罪活動的線索,已經是網友心中樹立高大正義的形象。

而將這個案件反向利用過來擊潰蘇聯情報機構,這就是一個絕妙的計謀。當年周總理親自下令監督和指導李洪樞案的偵破和後續的感化工作。可以說,沒有周總理的特許,這場間諜案說不定很難偵破,也沒有後來的逆向策反將蘇聯情報人員一網打盡的事情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其實,李洪樞被策反的因素只是因為要探親的對象是已經越過邊境生活的親戚,在此之前,他與我們一樣,都是平頭老百姓,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他到達蘇聯探親之後,被蘇聯方面的情報人員所策反最終背叛了國家,但他比較幸運,有機會戴罪立功,但更多的人沒有這樣重來第二次的機會。

因此,我們在面對境外勢力的威逼利誘之下,我們不該被他們所蠱惑,應該及時地向國家安全部門以及公安部門反應情況,保護我國的國家利益不受損害,這是每一個中國公民的義務。我們一般民眾面對類似間諜的事件都不要掉以輕心,間諜就在我們的身邊,他們可能會策反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我們必須拒絕誘惑,理性的去看待這些事物,堅守愛國的底線。保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從我們自身開始做起。

不僅僅如此,我們還要加大學習相關反間諜的知識,多閱讀和觀看相關的科普知識。了解這些相關的東西,理解間諜行為的定義和分類才能更好地去舉報和向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反應。而且舉報間諜成功,根據情況的不同,說不定是可以拿到獎金的(最高50萬),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這種既能拿獎勵又能光宗耀祖的舉報活動,可以多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