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拉美的聲音:鞏固中拉交流紐帶

2024-10-24     環球網

編者按:由人民日報社、巴西《商業觀察報》共同主辦的2024中拉媒體合作論壇10月16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媒體、智庫、政治人士、國際組織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互學互鑒、相知相親」的主題展開探討。《環球時報》選取了多位發言嘉賓的觀點,闡述媒體合作在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中的作用。

貢獻媒體力量,推動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

塞薩爾·安東尼奧·查曼(秘魯安第斯通訊社總編輯):在這個以宏觀經濟數據、人均收入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為發展重要考量的時代,能夠將文化交流置於這樣一個重要論壇議程的中心位置,無疑是極其寶貴的。

各國的多樣性是我們的獨特標誌。同時,也應認識到,我們仍面臨很多亟待解決的社會挑戰。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正在以一個充滿機遇、地緣政治穩定和具有樂觀精神的形象,向世界展示自己。

拉丁美洲國家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與世界共享。然而這樣的潛力不應該被視為可以開發和搶掠的資源:我們擁有「地球之肺」亞馬孫雨林,還有世界上最重要的淡水資源,多種動植物也在美洲的自然保護區中尋得棲息之所。關於資源保護和未來,拉美民間有一句俗語:「如果氣候危機中有什麼值得拯救,那一定是拉丁美洲。」

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匯聚共識和協同力量,推動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構建命運共同體。對於這一宏偉藍圖的實現,我們的貢獻必須源自自己的專業領域——信息傳播與交流。這種交流不應局限於單一國家的視角,而是需要基於全人類的共同挑戰。

維克多利亞·金斯伯格(阿根廷《十二頁報》副總編輯):說實話,拉美有多少人真的了解中國?知道我們在文化上是近還是遠?了解我們的差異?我們還需要加大力度拉近彼此的文化,開展文化交流合作,對我來說,這就是發展拉美與中國關係最重要的事項。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增進彼此的認識,了解對方的困擾、對方的歷史,相互學習、互學互鑒,認識到對方的特質和特色。

提升「全球南方」的國際話語權,媒體合作至關重要

馬科斯·德奧利維拉(巴西《商業觀察報》社長):根據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的數據,按購買力平價標準,2021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內生產總值占全球的7.3%,人口占世界的8.1%。實際人均GDP為18562美元,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且各國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歷史地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潛力仍然未能發揮出來,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與已開發國家間的不平等關係。它影響的不僅是我們拉美地區,而且很可能波及世界其他國家。研究顯示,儘管「全球南方」國家擁有世界七成的人口,為世界經濟提供了90%的勞動力,但只獲得了全球收入的21%。這是一個不可持續的現實狀況。但是,隨著人們的鬥爭和認識水平提高,這一現實正在發生改變。人們不再接受單極世界,多極世界正在形成。

迪爾伯特·雷耶斯·羅德里格斯(古巴《格拉瑪報》社長):在21世紀,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相互聯繫在一起。如今,社交平台的多樣性、數據的傳輸能力以及技術的全球影響力,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只是,對這一背景的簡單認識可能會令我們忽略一個現實,即世界仍然存在著深刻的不平等和一些我們必須改變的方面。最已開發國家與「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數字鴻溝依然嚴重,阻礙著後者經濟社會的發展。

技術也無法彌補我們世界的差異與分裂。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悖論:世界的聯通日漸緊密,然而,假新聞、媒體操縱仍然肆意存在,個人主義和「抵制文化」試圖將自己作為規範強加於人。與此同時,個彆強大的媒體集團仍在定義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在古巴,我們對此深有體會。

今天,「全球南方」需要利用發展所提供的條件,超越國界和地理界限,同時基於我們堅持的原則建立網絡。與其他領域一樣,媒體的合作至關重要。

挑戰很艱巨,但在融合與尊重的基礎上,我們每個人的集體智慧和潛力,使得在地球這個大舞台上實現文化多樣性、傳統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成為可能。這促成了「一帶一路 」新聞合作聯盟等的產生,我們因此才能夠圍繞彼此共同關心的目標、主題和行動進行整合。

確保環境的可持續性,尊重每個國家在不損害他國利益的前提下選擇自身發展道路的權利,以及堅持促進共同繁榮與和平的價值觀,是我們必須實現的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還需要各國的團結,以及媒體合作的強化。

馬科斯·德奧利維拉:近年來,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彼此間的商業、科學、文化和友誼關係正逐年增強。其中,媒體發揮了核心的作用。

建設更美好社會的機會取決於國家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必須是共贏的,而不是單方面獲益。這是全球都在嘗試實現的目標,也正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與中國共同探尋的道路。

期待通過與中國的合作,找到發展的前路

馬特奧·格里列(烏拉圭《臉孔與面具》周刊社長):許多經驗豐富的同行們有一種共識:我們需要合作來了解一個更真實的中國,而不是通過某些國家、某些主流媒體發出的消息,它們許多關於中國的信息是與實際不符的,包括一些關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報道。拉美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擁有了繼續加強中拉戰略對接的可能性。

拉美國家有它的多元性,彼此間文化差異巨大,所以中國想深入到我們中間,與我們深化交流合作,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動全球經濟的發展,是時代的倡議,也是我們的一個歷史機遇,將帶給我們一個嶄新的未來。

過去,美國在拉美地區乃至世界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已經有長達200年的歷史了。我們作為美國的「後花園」,是它所作所為的親歷者。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開創了一個新的格局,我們很清楚這是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一條正確的道路,它正在讓我們的世界變成一個多極的世界,這非常重要。

馬爾科·布拉沃·塞戈維亞(厄瓜多信息網社長):我覺得無論是媒體人還是自媒體等相關從業者,都應努力去講述和報道中拉之間的故事。多元的文化應是我們交流的重點,通過對彼此影視節目、節日及相關政策的相互交流,能讓拉美國家更好地認識、了解中國。為此,我們還應加強媒體的知識培訓,特別是關於中國話題的培訓,更高效地擴大交流的基礎。

此外,打通我們的交流方式、媒介方式也很重要。我們應該以一種更高層級、更戰略的方式進行社會層面的文化交流,建立一個文化平台,並藉助數位技術加強它的人文交流和教育性。

蒂婭·茹(巴西里約熱內盧州議會第二副議長、里約熱內盧州巴中議員陣線主席):中國和拉美媒體之間的合作使有關國家的敘述得到更真實的傳播。它們解構了很多刻板印象,並促進了對彼此更深入的了解。在巴西,與中國媒體合作的增多,讓我們看到了許多過去不曾了解的關於中國的現實面貌。巴西媒體深入報道中國的發展,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科技的進步以及與拉丁美洲面臨的諸多挑戰相契合的社會政策等。

同樣值得肯定的是人民日報社駐拉美機構所做的工作。2023年8月,我代表里約州議會向人民日報社拉美中心分社授予了「傑出貢獻獎」,表彰它所做的各項工作。作為駐里約中國新聞機構的傑出代表,人民日報社拉美中心分社長期以來以實際行動積極促進巴中兩國人民的友好交流,為兩國持續深化溝通與理解搭建了重要橋樑。

維克多利亞·金斯伯格:我們期待通過與中國的合作,像得到一面鏡子一樣,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找到自己發展的前路。我們不應退縮、掉隊,而要以中國的成就激勵自己努力地追求更好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b7adfbef16d9ab67b4adafe7d041b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