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羅振宇還能掙錢的「賣課」公司,赴美IPO

2022-12-27     投中網

原標題:比羅振宇還能掙錢的「賣課」公司,赴美IPO

什麼叫悶聲發大財,看看量子之歌就知道了。在我的認知中,羅振宇的思維造物(得到APP)知名度要大不少,但量子之歌2021財年營收達17.6億元,幾乎是思維造物的兩倍,2022財年,量子之歌營收又增加了10億。由此就顯出精準定位的重要性,畢竟「財商」教育嘛,教人掙錢的公司,哪能自己不掙錢呢?

要說量子之歌也挺良心,畢竟作為一家「賣課」的公司,研發費用率雖然不算高,但絕對數字卻不低,2021、2022財年的研發費用分別達到1.16億、2.73億元,對比羅振宇的思維造物也不遑多讓。不過銷售和營銷費用更高,兩個財年加起來接近40億,這點從傳播上就能體現,一家馬上要IPO的公司,搜尋引擎居然沒什麼負面新聞,該給PR加薪了。(投中BBKing)

中概股底稿審查落地後,這是第一家向美股市場發起上市的中概股企業。

12月21日,啟牛學堂母公司量子之歌(QuantaSing Group)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IPO上市申請書,擬赴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QSG」,花旗和中金公司擔任聯席主承銷商,老虎證券亦參與。

這也是繼滴滴上市以及雙減政策出台後,國內首家學習培訓類企業要登錄美股,目前並未披露估值。量子之歌創始人李鵬幾次轉換賽道,最終來到財商教育領域,後進一步推出成人素養提升、老年人興趣課程,短短3年營收增幅不小,背後股東有DCM、GGV、啟明創投、險峰長青等知名機構。

該公司此次計劃融資至多6000萬美元,募集所得資金凈額約30%用於提高用戶學習體驗和內容開發能力;約20%用於擴大服務範圍和拓展海外服務,約20%用來改善技術基礎設施,還有約20%做營銷和品牌推廣。

量子之歌若成功上市,將對中概股有比較強的探路意義。

一門好生意

細數量子之歌此次能夠IPO,它包含了教育與金融雙重屬性,還有供需天平兩端的失衡。

量子之歌此前名為爾灣科技,於2022年3月份更名為「量子之歌」,當時還推出了一個新的學習平台——「講真」,主打成人教育。

根據招股書,量子之歌旗下有3個學習平台,財商知識學習平台啟牛學堂,成人素養提昇平台講真,還有中老年興趣課程(包括鋼琴、電子琴、書法),叫千尺學堂。在這之中,啟牛學堂知名度最高,也是最大的,不言而喻,收入占比也是最高的。

啟牛學堂成立於2019年下半年,主打在線金融素養服務,也就是在線財商教育。何為財商教育?我查了查資料,廣義上,是指教人們如何善用與選擇財富,指一個人與錢打交道的能力;狹義上,是教你如何掙錢,如何花錢,如何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也就是不少人口中的理財智慧。

量子之歌創始人李鵬,公開介紹甚少,有資料顯示,李鵬曾是百度、阿里的早期核心骨幹,也曾是中赫資本、九合基金的合伙人。天眼查顯示,量子之歌第一輪融資在2015年11月,當時名為「藍金融」,是一款集合了12家銀行信用卡推薦人獎勵的APP,融資額和投資方均未披露,而啟牛學堂2019年7月推出,看來李鵬幾經轉換賽道後,最終決定來到財商教育領域。

李鵬曾在採訪中提過,此前一次飛機上的偶遇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乘坐飛機出差,他身旁坐著一位媽媽,正在教8、9歲的小孩讀財報。「其實在我們的常識里,這麼小的孩子學習讀財報是挺違和的,對我而言比較震撼」,也隨之帶給他思考,是否我們從小缺失財商教育這部分內容,以至於成年後才迫切需要補上這門課。

李鵬也曾在談及做財商教育的初衷時提到,投資理財基本貫穿他的職業生涯,從2005年左右陸續投資股票、信託、房地產等,同時也在網際網路行業做相關工作,後來欲將金融與網際網路做一個結合,選擇做財商教育。

無可厚非的是,在量子之歌的收入來源中,金融素養服務是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21年6月30日、2022年財年(即2022年6月30日)以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三個月,線上財商教育分別占總收入的88.8%、80.2%和71.0%。

量子之歌的財商教育瞄準的是廣大下沉人群,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下沉人群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有望達101.7萬億。這一點,我們從抖音、快手、朋友圈等平台的廣告投放便可窺見一二,這背後有越來越多的選手入局。

對於財商教育的需求,爆發點背後有這麼幾個原因。

首先當然是理財需求,改革開放4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居民有了不同程度的財富積累,財富增值自然成為國民內在需求。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均GDP將突破10萬元人民幣,財富管理市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140萬億元。

再者,2018年以前,我國居民的資產配置上,大頭放在了房地產。如今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導向,房產配置見頂後,家庭財富資產配置結構發生變化,諸如股票、債券這樣的資產配置成為更多家庭的選擇。

還有一點,國民對財富的需求,在一些個體中反映為對金融知識的渴求。輿論宣傳上,現在也偏向於將智商、情商、財商三者並列,成為考驗、衡量一個人的三大基本素質。與重視程度、宣揚程度相對應的,是我國有金融知識者甚少,如若有,也知之甚少。此前央行發布了《2019年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全國1.86萬份樣本中金融素養得分平均值為64.77分。

很明顯,啟牛學堂抓住了這一需求。一個需求的爆發有長期的積累,也需要時間點引爆,2020年算是財商教育的元年。疫情第一年,中國絕大多數人隔離在家,學習熱情高漲,而且過去幾年有人買基金、炒股嘗到甜頭也讓不少人躍躍欲試,這間接刺激了一批用戶。

數據公司QuestMobile在其發布的《2020年新冠疫情對生活的影響與啟示洞察報告》中說,以2020年2月為觀察區間,疫情影響下,金融理財行業增長迅速,表現在支付結算、股票交易、綜合理財、保險服務等細分領域,月活躍用戶均超過千萬。

此外,還有有新一代受眾的新需求,90後這一群體,在賺錢效應驅動下紛紛上車。例如新基民中有一半是90後,於他們而言,基金不僅是一種理財產品,也像是社交工具。以前年輕人茶餘飯後會聊明星八卦,如今更喜歡聊基金,看看曾在2021年初頻頻登上熱搜的基金經理便知,投中網也曾在2021年初寫過不少關於蔡崇松、葛蘭、張坤等文章,熱度可見一斑。

回到量子之歌,啟牛學堂2019年7月推出,2021年就占有36.9%的市場份額。截至2022年11月30日有約5970萬註冊用戶,截至2022年6月30日有100萬付費學習者。

僅在2022年6月到11月的這五個月時間裡,付費學習者有約40萬。根據資料,量子之歌為用戶免費提供入門級課程,或以不超過9.9元的價格提供,高級課程費用則一般在1980-3699元之間。

年營收29億

看在線教育的數據,當然要看付費用戶數、營收與利潤額。

在用戶增長上,根據招股書,截至2022 年 11 月 30 日,量子之歌累計註冊用戶約 7,510 萬,較 2021 財年的 1,700 萬增加了 4 倍。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有 110 萬人次的付費用戶,較2021 財年的 80 萬人次增加了 37.5%。截至2022年11月30日,講真和千尺學堂的付費學習者分別約為10萬和10萬。

營收與利潤方面,截至 2021年 6 月 30日,量子之歌營收17.6億元,到了2022年6月30日,達到28.68億元,同比增幅63%。2021財年調整後凈虧損2.14億元,之後在2022年6月30日前扭虧為盈,凈利潤5800萬元。

除了C端客戶外,量子之歌也有面向B段的企業服務收入。2020年2月推出針對金融機構的營銷;2022年6月又推出企業人才管理服務,為企業客戶提供內部員工管理的在線人才測評、培訓和學習服務。企業服務收入從2021財年的1.44億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1.86億元。到2022年9月30日為止的3個月,企業服務收入就從前一年同期的4,260萬至7,360萬元,增幅72.9%。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國成人學習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5664億元以11.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6年的9947億元。成人個人興趣學習市場將增長最快,其中對於金融、理財的學習訴求最高。

熱情催生了數以萬計的入局者,李鵬在接受採訪時說,能叫出名字的至少有一兩百家;天眼查數據也顯示,國內「理財教育」、「理財培訓」相關企業2020年左右新增2000家以上,較10年前長8倍。

入局者多,也側面反映了高成長的新興行業野蠻生長期的陣痛;熱情高,就等於實際效果嗎?

據2021年一項針對內地成年消費者的調研,投資市場對新進入者並不友好,2020年,60.8%的新入市者蒙受理財損失,38.2%的新散戶虧損在5%以內,虧在15%以上的則有4.2%。

也就是說,這種比較敏感的理財課,有不少人懷抱一夜暴富、財富自由的夢想進入。

查理·芒格曾說過:「在現在這個市場裡,就有那麼些人愛教人怎麼入市炒股,我認為是在教一群年輕人去吸毒,真是夠愚蠢的。你已經發財了,還需要靠教人炒股賺錢?有些人在電視上宣傳,他們說,我這本書可以教你怎麼一年翻三倍,付運費就馬上給你發貨。如果這人真找到了一年翻三倍的方法,他怎麼還會在這兒賣書給你?」

也正是這敏感的理財課,是近幾年消費者投訴居高不下的領地。有媒體曝光一機構花1元學理財後被誘導報名上萬元課程,最後無法退費;也曾出現打著財商教育旗號違規薦股、推銷投資項目、高價兜售炒股軟體現象;也有人稱真正優質的財商供給不夠,7000塊課程包,毛利率90%,凈利率40%,門檻不高,有流量就能賺。

知識付費的需求一定有,教人理財也有正面作用,但如何把握成為核心命題。理財投資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可能需要經歷陣痛的事。

財商教育有五大主體、三大商業模式,五大主體是教育機構類、泛財富管理類機構、自媒體IP類、金融機構類和其他機構類,三大商業模式為分階課程、付費可能與金融服務結合,以及付費會員制。

融資方面,天眼查顯示,量子之歌最新一輪融資是2021年1月的E輪,新東方產業基金行知資本、啟明創投、PAC、領渢資本共投資近1億美元。在此之前共經歷超2億美元的3輪融資,2015年11月第一次融資未披露,2017年2月險峰長青投了B輪,2018年7月獲DCM、GGV、啟明創投、險峰長青投資的數千萬美元C輪融資。

查閱招股書,IPO前,量子之歌董事會主席、CEO李鵬持股最高,達32.1%,擁有82.5%的投票權。DCM是第二大股東,持股17.6%,有4.5%的投票權;險峰長青是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15.6%,有4%的投票權。在這之後,PAC Entities、啟明投資旗下的Qiming Entities均持股8.1%,享有2.1%的投票權;GGV紀源資本持股7.7%,投票權2%。

任何市場都有逐漸成熟歷程,此次量子之歌赴美IPO,也將對中概股在美上市、教育培訓類企業後續上市有標誌性作用。(文/李彤煒,來源/投中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e6d131eaa8dd16a59b4a828131e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