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有七個該死的惡徒,魯智深武松不將他們擊殺,是不願還是不敢?

2023-09-24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梁山有七個該死的惡徒,魯智深武松不將他們擊殺,是不願還是不敢?

梁山一百單八將聚義,實際是一百零八顆魔星重逢,這在《水滸傳》第二回中就有洞玄真人鎮壓他們時留下的禁令:「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單八個魔君在裡面。上立石碑,鑿著龍章鳳篆天符,鎮住在此。若還放他出世,必惱下方生靈。」

魔星被洪太尉放出,應該也在洞玄真人意料之中,但是這一百零八顆魔星出世後,卻顯得秉性迥異:魯智深武松史進行俠仗義,宋江吳用陰險狡詐全無忠義之心,李逵王英兇殘暴戾嗜血成性,林沖盧俊義逆來順受無奈落草為寇。

成為一百單八將的魔星在千年以來一直被稱為「梁山好漢」,事實上這些傢伙不但不好,而且也不全是漢子——母大蟲顧大嫂和母夜叉孫二娘雖然長得像男人,但畢竟都是有丈夫的婦人,一丈青扈三娘武功不錯,但也頂多能算「問題少女」,而不能誇她「是一條好漢」。

好漢不好漢,事情上面見,梁山好漢做的好事不超過五件,行兇次數卻多得數不清,宋江滅口殺妾,楊雄荒山剖妻,在法理上都站不住腳——閻婆惜和潘巧雲有錯但罪不至死,尤其是宋江坐樓殺惜,根本就不是因為買來的外室紅杏出牆,而是要毀掉他勾結梁山強盜的罪證。

閻婆惜並非完全無辜,宋江殺她也不是誤殺:「宋江左手早按住那婆娘,右手卻早刀落,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鮮血飛出,那婦人兀自吼哩。宋江怕人不死,再復一刀,那顆頭伶伶仃仃落在枕頭上。」

宋江殺閻婆惜,或許是為了自保,閻婆惜太過貪婪,也有取死之道,但是「梁山好漢」做下的另外四起血案,受害者就全都是無辜之人了——這四起案件,或者是為了陷害良人,或是為了滿足私慾,拋開幫凶不算,主謀和幫凶,就達八人之多,如果被陽穀縣都頭武松和渭州兵馬提轄魯達碰上,那一定是要將他們繩之以法的。

但是很遺憾,梁山數一數二的好漢魯智深和武松,並沒有拔戒刀掄禪杖,反而與他們肩膀頭齊論弟兄,這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熟讀水滸原著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梁山好漢」最令人髮指的罪行至少有四樁:青州城外燒殺案,主謀及時雨宋江,作案者小李廣花榮、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面郎君鄭天壽;扈家莊屠村案,作案者黑旋風李逵,幕後主使疑似及時雨宋江;滄州小衙內被殺案,行兇者黑旋風李逵,參與者智多星吳用、小旋風柴進、插翅虎雷橫,幕後主使,疑似托塔天王晁蓋、及時雨宋江;東平府董平滅門搶親案,作案者雙槍將董平,無幕後主使。

這四樁血案,確有證據可以定罪的主謀和兇手,分別是宋江、花榮、燕順、王英、鄭天壽、李逵、董平等七人,托塔天王晁蓋和智多星吳用是不是滄州殺童案主謀,他們之間互相甩鍋,一時間還真難以分辨。

小旋風柴進說指使李逵殺小衙內坑朱仝的就是宋江:「及時雨宋公明,寫一封密書,令吳學究、雷橫、黑旋風俱在敝莊安歇,禮請足下上山,同聚大義。因見足下推阻不從,故意教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先絕了足下歸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

吳用、雷橫從也證實了柴進的說法:「皆是宋公明哥哥將令分付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曉。」

宋江最心腹的馬仔李逵聽了大怒,把晁蓋也扯了進來:「教你咬我鳥!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干我屁事!」

不管怎麼說,宋江李逵在小衙內被殺案中的罪名都洗不脫,晁蓋和吳用是能是疑犯或從犯,本著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疑罪從無的原則,咱們今天要聊的主謀和兇手,還是僅限於上述七人——這七個人都犯了十惡不赦中的不道之罪:殺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

既然犯了十惡不赦之罪,那就是人人得而誅之,於是我們就要問了:魯智深當渭州兵馬提轄的時候,主要職責是練兵捕盜,清風山三盜是他剿滅的對象,小李廣花榮殺害同僚,也犯了十惡不赦中的不義之罪,宋江李逵殺害婦孺,也應該是都頭武松的緝拿目標,這兩位號稱梁山數一數二大俠的真好漢,是視而不見還是投鼠忌器?

說到這兩個成語,我們還真有點無奈:宋江李逵作惡的時候,還沒有三山聚義打青州,也就是說,宋江李逵作案地點並不在魯智深和武松的轄區,他們不是視而不見,而是根本就沒看到——宋朝的規矩很嚴,不管是提轄還是都頭,都沒有穿州過縣緝拿人犯的權力。

魯智深武松沒看到宋江作惡,但是江湖中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他們對宋江的所作所為,應該是有所耳聞的,所以江州劫法場鬧出那麼大動靜,各路人馬沿途迎接、入伙,只有二龍山七頭領毫無動靜。

魯智深對宋江在江湖中的影響,一直是持懷疑甚至否定態度的:「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的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宋江聲名遠揚,魯智深卻認為是「聒噪」,而且對宋江是不是真男子,也是半信半疑,而武松在孔家莊跟宋江分手的時候,就已經擺明了道不同不相與謀的態度:宋江並沒有寫信安排血濺鴛鴦樓後走投無路的武松上梁山,而是任由他去二龍山投奔素不相識的花和尚魯智深。

宋江把一部分人送上梁山,又想在二龍山埋下釘子:「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不做提轄和都頭之後,魯智深和武松就成了江湖中人,江湖中人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只要不在二龍山腳下作案,他們基本都不會過問。

「梁山好漢」犯下的這四樁血案,東平府那一起魯智深武松居然也沒看見:這二位一開始根本就沒參加宋江與盧俊義「攻城定寨主」的鬧劇,他們是在宋江「馳援」盧俊義久攻東昌府不下的情況下,才從梁山下來,假裝押運糧草誘使沒羽箭張清上鉤。

董平殺了東昌府程太守全家並強搶程小姐為妻,魯智深武松不在場,也不知道,如果他們知道了,肯定會借題發揮,拔出戒刀、掄起禪杖,把雙槍將董平當場格殺——魯武二人可能不在乎董平與「岳父」家的狗扯羊皮,但是卻不能不替好兄弟九紋龍史進出氣。

九紋龍史進隻身進入東昌府,可是被董平打慘了:「董平便道:「兩邊公吏獄卒牢子,這等賊骨頭,不打如何肯招!」又將冷水來噴,兩邊腿上各打一百大棍。史進由他拷打,不招實情。董平道:『且把這廝長枷木杻,送在死囚牢里,等拿了宋江,一併解京施行。』」

史進也是魯智深最好的兄弟,那二百大棍下去,一般人不死也殘,幸虧史進骨健筋強,硬扛了過來,但是這個仇,魯智深真是不該不報。

雖然宋江等人惡行累累,但是魯智深武松都沒有出手懲凶除惡,他們肯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既然大家都在梁山一口鍋里吃飯,很多時候都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坐在頭把交椅上的宋江,也曾救過魯智深和武松性命。

魯智深武松總不能殺了宋江之後再自刎還情,這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困惑,這些困惑,或許只有最睿智的讀者諸君才能解開:據您了解,「梁山好漢」還做下了哪些十惡不赦的血案?魯智深武松沒有將那七個十惡不赦之徒擊殺,是不願、不能,還是不敢、不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a064603a14535954c34167634b17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