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提能 加快建設成都東部新區邁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2020-04-09     成都科技


東部新區加快建設圖為施工中的淮州新城會展中心

東部新區要建設成為現代化「未來之城」,科技創新的力量不容忽視。在東部新區各個片區,我們總能反覆聽到這樣的聲音:「強化核心城市的引擎作用,加快構建以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要素集聚、科技創新、高端服務能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於是乎,舉目所見,到處是令人眼界大開的高科技項目,瞄準科技創新的載體空間加速建設,人才公寓、公園社區等高品質配套設施加速成形。

「目前天府國際機場、沱江發展軸示範工程、天府奧體公園、龍馬湖商務區、絳溪河片區、國際合作教育園區等一批功能性、標誌性、引爆性項目加快推進;東西城市軸線、金簡仁快速路等關鍵道路開工建設,城市骨架體系初步呈現。」市東部新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國家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重大契機,以構建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平台載體為重要抓手,以打造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為重要目標,進一步深化提升前期各項研究成果,謀劃實施一批支撐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在片區綜合開發中落地落實。

機器人 光伏電池 大數據中心 高科技項目助推智能製造業升級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東部新區構築未來戰略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撐。

六軸通用機器人、四軸碼垛機器人、T5協作機械臂……在龍泉驛區哈工大機器人科技成果展示中心,一項項高科技項目讓人大開眼界。

一隻看似普通的機械臂,安裝上仿人形靈巧手後,能完好抓起生雞蛋……哈工大機器人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振威介紹,這是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的T5協作機械臂,有5個手指,有15個自由度,表面粘貼的電子元器件2000多個,傳感器100多個。

中心還有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能夠實現24小時停人不停線的工作,減少了人力資源成本,提升了產品的良品率,並提升了產量。同時,生物活性物質提純生產線項目採用數字化分離系統,通過低溫提取技術,將農作物、藥品內的有害物質進行分離,提純效果比普通提純技術高30%以上,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生產效率。

工作人員表示,中心將傾力打造HRG成都雙創基地,作為集團布局四川、輻射西南的區域性平台,形成集展示展售、教育培訓、項目孵化、產業匯聚等功能為一體的雙創基地,主營業務方向涵蓋機器人、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助推成都智能製造業不斷升級,高質量發展。

哈工大機器人中心只是我市東進片區眾多高科技項目的縮影。聚力創新發展,我市東部新區各片區正大力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努力打造全球創新人才、企業、要素集聚新高地,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開放型現代經濟體系。

在金堂,總投資200億元的「30GW電池片及配套」項目正加快建設,建成後將快速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推動「成都造」清潔能源產品加快融入全球光伏產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助力東部新區打造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提供重要產業支撐。

在簡陽,總投資20億元的簡陽市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項目將分兩期實施建設。整個項目計劃2022年完成投資,建成達產後實現年產值不低於5億元。「該項目是繼北京、上海、深圳後全國布局的第四處,也是西部地區的核心和總部。」簡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可為物流行業、網際網路行業、通訊行業、人工智慧、智能製造行業帶來聚集效應,有效帶動經濟提質增效,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眾多載體空間加速建設 高起點建設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

東安湖公園湖底隧道

高科技企業對市場的變化、對科技的發展「嗅覺」敏銳,對載體和配套設施的需求十分突出。

車輛穿梭,機器轟鳴,在金堂,通航西區高品質科創空間項目正加速建設。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工程建設,我們正加班加點安排工人追趕工期。」成都交投淮州新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茂森稱,通航西區高品質科創空間位於淮州新城通航片區,項目總投資25億元,包含通航產業運營基地和通航活力社區,總占地218畝,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項目將滿足片區企業、員工的生產生活需要,規劃建設社區中心、商業金融、商貿會議、文化、體育健身等服務內容的配套設施及配套公寓。」

據悉,該項目以航空服務為核心,將為飛機製造、無人機研發製造、航空新材料研發製造、航空零部件研發製造等相關產業提供保障。

不遠處的淮州智造新谷,總部經濟研發樓及22棟工業標準化廠房已全部建設完成並交付使用。工作人員介紹道,作為產城融合的新型示範區,該項目由金堂縣興金工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6.9億元,主要引進通航、環保和應急等產業項目。

經過登記走進工業標準化廠房內部,整齊秀麗的廠房出現在人們者眼前。每個廠房都標上了醒目的數字編號,內部的裝飾裝修和外部的綠化景觀已經完成,工人們正在做綠植和路面的養護;兩棟採光良好的廠房內,已經陸續放置了一些紅色和白色的貨架,有企業工作人員忙著安裝生產線。

「這兩棟廠房已出租給永祺(中國)車業股份有限公司,他們正在加緊進行兩條共享單車生產線安裝,準備近期投產。」興金工業公司總經理戴超群介紹,項目已吸引來自全國的多家企業洽談入駐,在嚴把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陸續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過來實地考察。

「當前,我們正高起點建設東部新區未來科技城,以構建服務成渝地區統籌發展新極核為目標,將東部新區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技發展新高地、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創新驅動示範區、面向世介面向未來的科技創新主陣地。」採訪中,市東部新城辦產業處工作人員謝滔表示,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東部新區鼓勵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在東部新區創設特色學院、聯合實驗室、信息研發機構和技術轉移中心;設立東部新區科技創新智庫,搭建新興技術和學科交叉研究平台,支持前沿領域技術創新實驗和應用在東部新區先行先試;推動創新型、高成長型高科技企業在東部新區成長集聚,促進先進位造業和生產型服務業共生共融、協同發展。

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落地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建設中的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

創新和科技的提高主要依靠高水平人才。

在以高端裝備和汽車製造為主導產業的簡州新城,專門以人才命名的簡州人才公園已建成並對外開放——之前長滿雜草的荒山坡,如今披上綠裝,蝶變為簡州新城對外展示的窗口和門戶。

「人才公園的建設,彰顯了成都對人才的尊重和重視。」簡州新城兩委辦副主任齊澤民介紹公園公園,以「流芳台-狀元亭-群英匯-金榜閣-求賢堂」為旅遊線,結合綠道和景觀對古今人才進行集中展示,彰顯人才主題,單單是很多景點的名字,就體現了規劃建設者「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吸引了眾多創業者的目光。

引賢引能,從過去的「產城人」,到現在的「人城產」,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成都推進東進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理念。

沿著五福大道北上,當你來到淮州新城人才公寓施工現場,人才公寓的寫字樓主體工程建設已經進行到了22樓,即將封頂。工地上,工人在施工現場忙碌穿梭。

「目前人才公寓C、D、F的住宅樓正在進行室內隔牆、外牆防水以及外牆板材的安裝施工。」工作人員表示,嚴把疫情防控的同時,工程建設正不斷加速,淮州新城的優質人居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奔流千年的沱江,在附近拐了個接近90度的大彎,形成了一個風景極佳的「半島」——這將是淮州新城未來的城市核心區。這樣別致的一塊地,留給了人才公寓。「把最好的位置用來建設人才公寓,充分體現了成都對於人才的重視和渴求。」市東部新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東部新區光是人才住房項目就有13個,總建築面積約5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43.7億元。

站在沱江邊,江風輕拂,23棟人才公寓從低到高鱗次櫛比,保證了最裡面的房屋也能俯瞰江景。「建設人才公寓,就是為了集聚一批高層次人才前來創新創業,讓他們在這裡生活得舒心。」項目現場代表李勇說,淮州新城人才公寓按照現代化、國際化的標準進行設計建設,考慮了從青年人才到專家公寓等5種戶型,從90平方米至265平方米不等,房屋內部按成品建築設計,人才可直接拎包入住,同時配套建設了人才交流中心、商業街區、文體中心、5A寫字樓、星級酒店。生活中的大小事,在這裡都能一站式搞定。

「項目按照開放共享的設計理念建設,同步啟動實施了濱河景觀、周邊路網、淮州灣大橋等工程。」李勇表示,人才公寓項目將成為淮州新城首個開放式街區、核心區首個地標性建築,讓引進人才能享受現代化、國際化的居住環境,長久留居淮州新城參與建設。

創新提能 加快建設成都東部新區邁向世界的未來之城

建設中的淮州新城人才公寓

  • 信息多一點

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李丁:發揮科技創新優勢 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優化區域經濟布局的戰略決策,是打造內陸改革戰略高地、優化對外開放格局的重大行動,是保護長江上游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應強化優勢,彌補短板,帶頭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速實現高效分工與協同整合。

一方面成都應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中心。2018年成渝城市群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為1.8%,低於長三角城市群的2.8%、珠三角城市群的2.6%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3.3%。從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發能力來看,成都相較於成渝經濟圈的其他城市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具有領先優勢。成都應進一步增加R&D投入,加強與在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在地孵化和產業轉化,真正將教育優勢和科研優勢轉化成生產力優勢。

另一方面,引賢引能,打造中國西部的人才高地,優先著力推進《引進培育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實施辦法》以及《鼓勵企業引進培育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實施辦法》,使高級科技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更加願意落地成都,為成都發展貢獻持久的生產力。

同時,聚焦5G網絡十大重點工程,通過5G網絡的領先優勢將產業資源聚集於成都,與更多相關高科技領域深度融合,比如自動駕駛、虛擬現實、人工智慧等,打通同城化發展的信息「大動脈」。

(來源:成都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NN3X3EBiuFnsJQVcL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