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源說 | 植物性食物,沒有咱想像的那麼重要

2020-09-08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欣源說 | 植物性食物,沒有咱想像的那麼重要

文 | 馮欣源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

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

寶寶樹專家答答問數已過兩萬

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叢書作者

《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

編輯 | 於雷

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編輯

長期致力於益智、教育領域

減肥(素食)

植物性食物,沒有咱們想像的那麼重要

「喧賓奪主」的話,大人餓得頭暈眼花,孩子容易營養不良!

還可能跟一些慢性疼痛等疾病相關

欣源敲鑼鼓&欣源有話說

號外!號外!欣源減肥系列紙質書、電子書《夏娃的困惑-史上最輕鬆、高效、愉悅的減肥方法》上線啦!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右下方是紙質書、電子書店。也可以看看有沒有別的喜歡的書。

哈,其實,公號後台回復「減肥」,可以看系列文章哦,文章中也有連結。這些圖文是這本書的精華,個人覺得夠用了。如果想要更詳細、更系統地了解擴展內容,仔細想想,並與家人分享,可以看看電子書或紙質書。

這本書的內容核心,就是「 控制胰島素水平」!大道至簡,原來咱們老師,早就在十多年前教給我們了。

理論很到位,可惜操作走偏了。長期的營養學宣教,過分強調植物性食物的好處,並忽視植物深加工精細碳水、植物油等帶來的不利影響。才對我們的體型和健康造成最大的困擾。

今天這篇,主要講講咱們觀念里已然根深蒂固的植物性食物。額,有點點兒顛覆。

減肥系列電子書連結:

人跟草食動物有不少類似的地方,又跟猴子、猩猩親緣關係很近,於是人們想當然以為人類的食譜應該以植物為主。

但,我們並沒有像牛一樣有四個胃,最大程度榨乾草里的最後一丁點兒營養;也不像以草食為主的動物,一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用餐。

人類從素食到肉食的進展,最關鍵的地方:是學會用

另外,由於過度強調肉食的害處,強調素食的好處,愛屋及烏,人們以為植物油健康,植物來源精細碳水健康。結果啪啪打臉,除外植物毒素,這些可以說是最毒的日常食物了。

希望減肥和保健的大人被植物性食物餓得頭暈眼花,嚴格素食主義者很容易搭配不理想導致某些重要營養素缺乏。大量吃精細碳水又會導致「血糖過山車」。

不光大人自己被植物性食物虐得不輕,還常拿這些食物折騰小孩!有些大人也迷信植物性食物給孩子帶來的好處,拚命喂孩子吃,乃至「喧賓奪主」,奶都沒吃多少!特別是母乳媽媽,因為乳房沒刻度啊!孩子吃多吃少,不知道。

因此,欣源見過給2個月孩子狂喂果汁、菜汁,給6個月孩子狂喂米湯的,結果孩子2個多月沒長體重,但全家都怪媽媽母乳不好,逼著媽媽早早斷奶。

還有一個孩子,媽媽很想喂母乳,囑咐家人帶孩子去她單位喂奶。結果家人擔心媽媽奶水不好,不夠,擔心孩子路上餓,擔心各種……出門之前喂豆漿、水果,把孩子肚子塞得飽飽的,結果到媽媽那兒,根本沒吃多少奶,很快睡著了,媽媽也找不著北。家人平常一天給這孩子喂4個水果,主要是覺得帶孩子無聊,又覺得水果有營養,孩子愛吃,就不停地喂水果打發時間。這孩子9個多月,血色素不到80g/L……

這事兒,想要別走太偏,得考量個 營養密度,重要營養素吸收效率。如果一樣的腸胃空間,一樣的進食時間,咱們吃素還是吃葷?咱們想補鐵,吃魚肉蛋奶,還是像大力水手一樣拚命吃菠菜?

我們不能為了那點兒植物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為主),以及沒有營養但當大便骨架的纖維素,放棄大把的優質蛋白、協調的脂質、好吸收的礦物質、葷食中特有的維生素(最重要的是維生素A、D、E等脂溶性維生素,還有維生素B12)和其他營養素(肉鹼等)對不?

划算不,想想哦。

植物性食物,最大的好處,是沒有直接傷害動物。食物鏈這東西嘛……哎,沒法細想哦……很多哲學家,宗教人士,社會學者等一直不遺餘力思考。這其實不屬於自然科學了。我跟孩子也解釋得很精分。不管有沒有標準答案,咱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討探討哦。

延伸閱讀: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補鈣」、「貧血」、「曬太陽」,有非常詳細的文章介紹。

前期回顧:

除了米、面等主食之外的植物性食物

(沒想像的那麼重要)

既往,咱們一說減肥,就是水煮蔬菜,黃瓜小番茄……一說起黃瓜小番茄,當年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舞台上的女嘉賓都會特別有話講,不少人回想起來潸然落淚。

吃菜減肥,太苦太苦了……

圖源:《非誠勿擾》節目

減肥是女嘉賓們的心頭痛,後來孟非一聽到這話閘子打開就叫停

其實,吃一點點蔬菜水果,這就是節食。節食甚至辟穀,能量攝入嚴重不足,到底好不好,下面還有專門一節跟大家說啊!在這兒,主要講植物性食物的營養,並不像我們想像得那麼豐富。

  • 植物性食物營養密度很低

進入農耕社會以後,咱們生活習慣中,植物性食物就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很多時候咱們這麼吃,並不是因為營養,而是因為習慣!

比方說,很多家人覺得粥,菜,水果……很有營養,有維生素,還「下火」,從孩子一兩個月就喂給他們吃,喂成營養不良、腸梗阻的孩子,比比皆是!還有些人給6個月左右孩子添輔食,就喂大量米湯、麵湯、粥……孩子一兩個月不長體重的情況,也常常見到。還有一些人平常帶孩子覺得無聊,孩子又吵,總想喂食,一方面能讓孩子接受更多「營養」,另一方面也讓吵鬧的孩子有事情做。一天到晚喂水果,一天平均4個……這真是見過的……結果孩子超級瘦,嚴重貧血……

咱們仔細想想啊,植物性食物,米麵之類屬於精細碳水化合物,做成粥、湯營養密度就更低了。前面說了精細碳水化合物並不好,不再贅述了。咱們再說說這菜。主要是纖維素,有些維生素類,加熱以後還會大大損失。菜裡面可能有礦物質,但由於植物酸的影響,多數蔬菜中的礦物質不容易吸收,烹飪還會丟失一部分(就拿鐵來說,動物性食物中總是有血的對不,這鐵得豐富多少啊!又好吸收)。其他重要的營養,比如優質蛋白、足量又合理搭配的脂質、維生素B12……植物性食物極少啊!好不容易有點兒植物蛋白,吸收效率也不高。

總的來說, 植物性食物營養密度很低

圖源:pixabay

前面提到過,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搭配動物性食物一起吃的,當大便骨架,裡面的維生素也幫助葷食中的礦物質吸收。這個過程最好要挑植物酸少的植物吃,否則反而給礦物質吸收幫倒忙。過度烹飪的話也會造成維生素之類的損失。再個,植物性食物跟肉搭配在一起口感往往很不錯,主要是吸收了肉油兒,比如土豆牛肉,蘿蔔牛肉,各種葷素搭配的炒菜……

可以說,植物性食物主要是來幫忙的,想讓它承擔主要的提供營養的責任,指望不上。

咱們可以想想素食動物啊。大部分成天在吃東西,而且大腹便便(不一定肌肉不好,速度不快,看看大猩猩,袋鼠,牛之類,還有兔子那精壯的後腿。每個動物能量利用方式有些區別的。有些跟健身有關的研究,總覺得純素食可能對肌肉、耐力、速度更好,眾說紛紜,咱們需考證哦。事實上,真的去打拳擊,跑步,沒幾個運動員受得了純素食的)。

圖源:網絡,侵刪

幾頭牛能很快把一大片草地給吃完(現在養殖場養牛還是會添加各種高蛋白食物讓牛長得更壯,也不需要那麼多草料的),還有四個胃和反芻功能,最大程度榨乾草裡面的那可憐的一丁點兒營養!熊貓一天吃14小時的竹子,剩下的時間就在睡覺,長肉。咱們去動物園玩,猴子也成天在吃植物性食物,不過猴子肚子不那麼大。可是猩猩往往有個「啤酒肚」,只要醒著,就一直在吃。

圖源:soogif

圖源:pixabay,CC0協議

咱們去野生動物園玩,常常看到草皮被吃禿的景象

圖源:pixabay,CC0協議

為什麼要一直吃呢?還不是植物性食物中能量物質太少了,得大量補充!

因此,絕大多數食草動物,都有非常發達的腸胃。這麼發達的腸胃,也容易把肚皮撐起來,看著肚子很大。因此多數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動物,看著肚腩圓溜溜的。

人跟猩猩親緣很近,有97~99%基因同源性。有很多習性很類似。不過肚腩的確有點區別的,因為有幾十到幾百萬年吃肉的歷史,人的消化系統漸漸發生了變化,負責消化脂肪的小腸變長了,負責消化纖維食物的盲腸縮小了,整個肚皮都顯得小了。加上直立行走,手部使用工具,腹部得跟著用力維持平衡,協作上肢活動(不信咱扔標槍試試,腹部力量很重要的),腹部肌肉越發顯得緊實,健美。

因此,吃肉的人類,每天用於各種智力活動的時間增加了——如果像熊貓一樣一天吃14個小時,還能幹啥哩?不光吃很花時間,還得花很長時間覓食啊!

反過來思考,我們如果一天少吃一點小黃瓜,小番茄來減肥,要麼吃水煮蔬菜,其實就是嚴厲的節食行為!也有人吃干紅棗,少量花生來節食的,性質一樣的,只不過這些東西飽腹感強一點而已。營養密度和攝入的能量,也是非常低的。

水煮蔬菜,腸胃還舒服一點。不過連那點兒維生素也可能損失不少。如果吃生的小黃瓜,小番茄,特別是不削皮的,腸胃刺激比較大。在飢餓的時候吃這些,真的蠻自虐,難怪那些女嘉賓,一說起減肥就痛哭流涕。

圖源:soogif

嚴厲節食,肯定傷身體,肯定容易反彈的。節食到底好不好,咱們下面還會另起一段跟大家分享。

現在有些言論,說食草動物肚子大,食肉動物肚子小,其實也不盡然的。不管這說法有沒有道理,咱們人也不會瞬間進化。仔細考察「啤酒肚」們的食譜,發現主要還是精細碳水攝入過多引起的。為啥叫「啤酒肚」?啤酒本身就是精細碳水啊!每天幾瓶下肚,當然肚子大了。其他精細碳水也是如此哦。因此,咱們想要肚子緊實漂亮,還是著重考慮限糖吧,就別在吃植物還是吃動物上面費腦筋。

  • 植物性食物中可能存在「植物毒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植物含較多植物酸,比如草酸等。這些植物酸對植物自己可能蠻管用,比如跟一些有用的礦物質結合,儲存在體內,多的時候就結合起來囤積著,少的時候就把礦物質釋放出來使用。有些植物酸跟有毒礦物結合,避免給自己造成傷害,還有植物發展出神技能,能把形成結晶的有毒礦物通過這種方式排出去!還有不少植物純粹就拿這些東東武裝自己,讓動物不要吃自己或自己的後代,因此,生吃一些植物的時候會肚子不舒服,甚至中毒!生吃植物種子中毒的情況就更多了。

圖源:pexcels,CC0協議

除了植物酸,還有些植物有別的毒素來保護自己或後代,比如豆角里有皂甙、植物凝集素(一種毒蛋白),還有些植物的蛋白會導致過敏。發芽土豆中有龍葵素(又稱茄鹼,是一種生物鹼)。還有不少植物含各種生物鹼,咱們提煉出來當各種藥物,比如阿片類有鎮靜作用、成癮性;莨菪生物鹼比如阿托品、山莨菪鹼、東莨菪鹼等,在植物中是讓動物吃了中毒的,但咱們如今提煉出來當了解除平滑肌痙攣的藥品;鞣酸刺激腸胃……

圖源:pexcels,CC0協議

上面說的這些植物毒素,咱們絕大部分人不會吃了。據說是神農氏大人,幫我們嘗了百草,避了不少雷……不過,咱們可能會把這些有特殊成分的植物當藥材,上述莨菪生物鹼、阿片類就是很常見的例子。因此,用藥之前還是仔細考量一下原理比較好。

對多數我們常吃的植物性食物來說,加熱能夠大大減少毒性!比如豆角生吃有可能中毒,但加熱以後就不要緊了。菠菜焯水也會去掉不少植物酸。不過也不盡然,比如發芽的土豆,做熟了仍然可能中毒。

圖源:pexcels,CC0協議

咱們常吃的植物性食物,比較隱蔽的常見毒素還是植物酸。而且,正是因為我們做熟了吃,才讓它們的作用比較隱蔽!比如,生吃含草酸的植物就會刺激腸胃,吃多幾斤菠菜會中毒,但做熟以後,一時半會兒就看不出來危害了。但它容易和礦物質結合,不光影響礦物質吸收利用,還可能在體內形成結晶,有可能在一些微循環豐富,血流又很慢的地方沉積下來!最容易受影響的是關節、腺體、腎臟。

圖源:soogif

因此,我們有些非常提倡素食的朋友,尤其是很喜歡吃葉子菜的,經過常年積累,特別是步入中老年以後,總是感覺莫名其妙關節痛,也容易長腎結石,原理正在於此!已經長出的結晶和結石,往往不可逆轉,除了手術別無他法。很細小的結晶咱們還很難檢查出來,只當是莫名其妙產生了關節炎。

當然,他們常常也有別的健康問題,比如主食沒控制好(植物性食物嘛,容易餓,少吃肉的話,當然吃飯吃蔬菜很多了),有血糖、尿酸高等問題(這倆都主要是糖引起來的問題!血糖高又體內的嘌呤無法正常排泄出體外,而嘌呤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尿酸在體內排不出去,就形成了高尿酸血症。以前我們總覺得尿酸高跟嘌呤吃多了有關,其實精細碳水是主要罪魁禍首,比如常年大量喝啤酒就很容易造成痛風,如果只喝白酒就少一些!當然酒精本身也是結晶推手。而真的愛吃肉,飯菜吃得少的人,痛風發生率反而比較低。不過,如果這個人已經有高尿酸血症了,一口氣再多吃些嘌呤,外加飲酒,容易發病,因此很多男同胞出門赴宴,回來關節就疼起來,就是這麼個原因。但我們容易就近歸因給高嘌呤食物,事實上長期高糖飲食,加上飲酒,才是罪魁禍首),就總以為是代謝問題導致的關節痛。其實,都有影響的。但咱們往往很少考慮到植物性食物上來,還覺得自己體質不好,代謝有問題,植物性食物吃得越發多了……ORZ……

我們一直以來宣傳素食很健康,其實也帶來了不少健康問題。咱們還需要不少研究把這些問題弄清楚。

圖源:soogif

  • 那,在研究還比較有限的前提下,咱們具體該怎麼做呢?

1. 首先,咱們仍然強調,素食不代表該多吃主食!丟糖仍然非常非常重要,不過素食者連主食都不吃,會非常難受,營養密度實在是低,想想牛和熊貓吃多少植物就大概理解了。

2. 植物性食物跟動物食物搭配著吃。

3. 葉子菜不要過多——一些人用很多油炒葉子菜,很好吃,一吃一大盆!這其實很不健康的,植物酸沒去多少,還額外吃不少油。

4. 葉子菜最好焯焯水,跟肉、塊莖等搭配在一起吃。

5. 咱們不是沒研究清楚嗎?那就經常換花樣!每樣都少吃點。這樣能均攤風險。

嚴厲節食,有哪些害處?並談談身體的適應性。本系列最後一、兩期,下期且聽欣源為你細細道來哦。

作者 | 馮欣源 版權所有

編輯 | 於雷

來源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系列書

《夏娃的困惑》系列書

轉載&合作 | 請聯絡微信wtmmdxb-fxy

插圖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網

均為CC0協議(可商用)

動圖 | soogif官網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

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音樂 | 健康歌 - 范曉萱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第十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一本:史上最輕鬆愉悅高效的減肥法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視頻號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D9NcnQBLq-Ct6CZaO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