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到底有沒有傳染性?會不會遺傳給家裡人?

2019-05-11   肝膽疾病專家王東

肝癌的概念

提起肝癌,無人不談虎色變,肝癌確實是一種非常難以治癒的惡性疾病,醫學上根據腫瘤的來源將肝癌分成原發性肝癌繼發性肝癌兩大類,它們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不能將其混為一談。

原發性肝癌是指腫瘤來源於肝臟,即肝臟本身存在問題,病根在肝,大家平時所說的肝癌其實也多指原發性肝癌,其中以肝細胞肝癌最為常見;繼發性肝癌又稱為肝轉移癌,是指腫瘤的原發病灶在肝臟以外,即病根不在肝,而是由於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細胞通過血液、淋巴或直接播散到肝臟所致,在發生肝轉移之前,肝臟本身可以沒有任何問題,很多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胃癌、胰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宮頸癌、卵巢癌、乳腺癌等都可發生肝轉移,一旦出現肝轉移,提示腫瘤已處於播散階段,大多數無法治癒。

肝癌分成原發性和轉移性肝癌

今天在這裡要講的還是有關原發性肝癌的相關問題。

我國肝癌總數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資料,我國每年新發原發性肝癌的人數占全世界發病總人數的一半以上,每年新發肝癌數量40餘萬人,發病率列居惡性腫瘤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二位。

肝癌在我國高發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為我國B肝病毒(HBV)感染率較高,如果在慢性B肝感染的基礎上再有不良生活習慣,例如吸煙、喝酒等,就很容易發生肝癌,此外C肝病毒感染的人數也不少,因此我強烈建議對存在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B肝或C肝病毒感染、長期飲酒、吸煙、嚴重脂肪肝、腫瘤家族史等)必須定期進行篩查,這樣才能早期發現腫瘤。由於肝癌起病隱匿,如果等到出現症狀再就診,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肝癌患者在發現時已屬晚期的原因所在。

B肝高發導致肝癌的高發

那麼,原發性肝癌到底會不會傳染,會不會遺傳呢?

平時我在接診肝癌患者時,特別是如果患者出現黃疸或肝功能異常時,經常會被家屬問及的一個問題,就是「肝癌會不會傳染?會不會遺傳?」,同樣陪護接受肝癌手術的家屬和護工更是擔心,甚至不敢去接觸患者的身體。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也有類似的擔心。要想正確全面地解答這一問題,我認為不能用簡單的「會」或「不會」來回答,而是要結合很多方面來考慮,也幫助大家能夠對肝癌有更全面的認識和防範措施。

B肝病毒是法定傳染病

所謂傳染,簡單地說,就是某種疾病從一個人身上通過某種途徑傳播到另一個人身上,像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等都屬於傳染性疾病。傳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肝癌患者本身不具有傳染性,否則像長期接觸肝癌患者的外科醫生豈不是得肝癌的機率要比一般人高很多!而且醫院對肝癌患者也並不需要採取隔離措施,因此可以肯定地說,肝癌不屬於傳染病。

那麼容易引起肝癌的疾病會不會傳染,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前文說過,我國原發性肝癌的高發人群之一主要是B肝病毒(HBV)或C肝病毒(HCV)感染所致的慢性肝病患者,B肝在我國可是屬於法定的乙類傳染性疾病之一,主要傳播途徑是輸血、母嬰傳播和性傳播等,B肝患者的體液具有一定傳染性,包括血液、唾液、乳汁、精液、消化液等,因此,在接觸肝癌合併B肝患者時需要特別注意,避免裸露的皮膚或粘膜接觸B肝患者的體液,特別是當皮膚或粘膜有開放性傷口時需特別小心,當然這種傳染是指B肝病毒的傳染,而不是肝癌的傳染。

避免血液傳播性肝炎病毒感染

雖然我國B肝感染者的數量龐大,像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是沒有感染B肝的風險,而且伴隨著B肝疫苗接種的廣泛推廣,新生兒和青少年的B肝感染率已降低到1%以下。另外,經常接觸肝癌合併B肝的人群,特別是親屬,如果自己的血液中沒有足夠濃度的B肝表面抗體,建議儘快接種B肝疫苗。

新生兒接種疫苗

雖然肝癌本身並不具備傳染性,但為什麼有些家庭會同時出現兩個以上的肝癌患者呢?肝癌是不是會遺傳啊?剛放下的心一下子就又提起來了。現代醫學雖已經非常發達,但仍有很多問題尚未解決,很多惡性腫瘤,包括肝癌在內,目前認為還是具有一定遺傳傾向的。

研究發現,肝癌家族中除了同時存在肝炎病毒感染的聚集現象之外,一家人相似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也會增加患癌的幾率,另外,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變,同樣也會參與惡性腫瘤的發生。因此,在現階段,我們尚不能完全排除遺傳因素在肝癌發病中的作用。

如何降低肝癌的發生

如果家人不幸罹患肝癌,那麼大家在照顧病患的同時,一定要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因為還是有很多措施可以來幫助我們來降低肝癌發生的:

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

1、預防感染肝炎病毒,接種疫苗,避免密切接觸肝病患者的體液;

2、遠離不良生活方式,特別是要戒煙、戒酒;

3、不吃發霉、變質、燒糊的食物,儘量少吃腌制、加工肉類製品,飲用清潔的水

4、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各種營養物質按需攝入;

5、生活規律,按時起居,加強身體鍛鍊

6、避免情緒波動,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7、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8、定期體檢,特別是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