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格洛斯特郡警察局的官方帳號發了一條推特,自豪地表示:自家警官剛剛上完了「天鵝控制課」,而這意味著,這些接受教育的警察們以後可以更好應對關於天鵝的緊急突發事件。
對其他國家的人而言,這一宣告看起來多少有些莫名其妙。但對英國人來說並非如此:
此事很快被多家當地媒體報道,不少英國網友都對此連連稱讚,感嘆「咱的警察終於能治一治天鵝了」。
很顯然,不論是英國居民還是警察,都對天鵝這種生物早有怨言。
而之所以如此,則是源自於天鵝這種生物在英國的特殊地位——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天鵝是優雅與純潔的象徵,它形態妍美,生性溫和,它是美麗的化身,是湖中的精靈……
但英國的天鵝除外。
根據英國的法律,任何在國內公開水域未標記所有權的天鵝(泰晤士河部分地區野生天鵝)都屬女王本人所有。
而如果有人傷害這些屬於女王的天鵝,不僅違反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甚至有可能會因涉嫌盜竊和刑事損害而受到起訴。
在這樣的規定之下,英國居民對天鵝的態度往往十分敬重,不敢妄自傷害或接觸。
但這也導致了英國境內天鵝的性格變得日益惡劣。它們橫行霸道、為所欲為,長期霸凌著可憐的英國居民們。
又因忌憚法律和無力反抗,人們在被天鵝欺負之後,基本上只能找警察進行求助。
但英國警察面對天鵝時其實也沒什麼辦法,他們也因此長期被英國人詬病」無能「。
直到如今,「天鵝控制課」不負眾望地出現——這或許能成為打破英國天鵝霸權的一縷曙光。
而在這背後,則藏著一部充滿血淚的人與天鵝抗爭史……
01
未被英國天鵝攻擊過的人,可能很難想像出這種生物的強大戰鬥力。如果用比較的方式來說明,那它們可能相當於國內的鄉村大鵝:能腳踩村口大黃狗,嘴啄小孩後腳跟,無組織無紀律,無道德無底線。
並且是受法律保護版。
英國人雖然打心底里喜愛這種生物,但另一方面,他們其實已經苦天鵝久矣。
在英國的新聞網站上,天鵝襲擊人的消息已經屢見不鮮。這種鳥類會長期出沒於靠近水源的小道附近,時不時會對著軟弱無力的人類展現自己的威嚴。
天鵝襲擊了英國威爾斯的兩名慢跑者。
總的來說,英國的天鵝基本上快把「十宗罪」都給攢夠了。
它們無所畏懼。在法律的保護下,天鵝鮮少受到被害者反抗,也因此對人類毫無懼意。
作為一種領地意識極強的動物,天鵝會對任何闖入自己領地的生物進行暴力驅趕。這也導致它們成了英國水上運動愛好者的最大危險來源之一。
在英國,就多次出現划船愛好者被天鵝弄下水的社會新聞,甚至曾有人因此不幸溺亡。
它們不計後果。如果你在英國的水域裡和它們對上眼,那基本上只有祈禱並逃跑這一條路可選。
儘管在各類藝術作品的包裝下,人們心裡已經給天鵝鍍上了「優雅溫柔」的印象,但在現實之中,這種鳥類通常有較大攻擊性,它們體型大、重量重。在英國本土,甚至有「天鵝能會打斷人類胳膊」這一歷史悠久的傳說。
它們毫無鵝性。在英國北安普頓一處住宅區內,一隻天鵝曾在五年間持續騷擾當地居民:不斷啄門,甚至有時能「敲門」三小時以上。以至於當地人稱它為反社會鵝。
更恐怖的是,這種「反社會傾向」已經開始在英國天鵝種群中逐漸蔓延:在劍橋大學的劍河上,一隻名為Asbo的天鵝就因為在三年間對人類不斷實行恐怖襲擊而臭名昭著,以至於當地水道管理部不得不申請緊急許可證,以將它從城市區轉移。
之後人們發現,Asbo的後代也遺傳了這種反社會性格,會對人類進行無差別攻擊。
它們時刻挑戰人類的道德法規。在英國某所大學內,一隻天鵝頻繁襲擊在校學生,迫使校方在路邊裝上圍欄以保護人類。
而根據被襲擊學生所稱,這隻天鵝似乎對印度學生有更強攻擊性,疑似為種族主義者。
它們在英國皇室的庇佑下,長期「壓迫」著人類。天鵝這種生物,固然值得人類的喜愛與保護,但它們之中這些屬於小部分的惡天鵝,卻能給英國人帶來無盡的困擾。
在科茨沃爾德的一個小村莊內,一些居民就因天鵝攻擊而苦不堪言。有兩隻天鵝把這裡當作自己的領地,騷擾車輛,破壞居民財產,甚至襲擊兒童。
一位五十多歲的當地居民曾表示:「可憐的郵遞員每天想送東西都得經歷一場惡戰,我甚至曾經看到天鵝和一位手持拐杖的老人打架」
又由於天鵝受到法律保護,所以這些居民的唯一的反抗方式是用輕型無殺傷性武器。
這也是不少英國人共同的困境:只能挨天鵝打,卻不能還手,頂多搖人。
但問題在於,人們搖來的英國警察,其實也對天鵝沒什麼辦法。
02
2007年,英國曾上映一部名為《熱血警探》( Hot Fuzz)的喜劇片。這部以警察為主角的電影在英國當地收穫一眾好評,其中一段警察艱難追趕、保護天鵝的劇情更是被譽為神來之筆。
因為太他媽真實了。
英國警察經常被批評為「對天鵝相關事件十分無力」。而這並不是因為警察們並不關心天鵝——實際上,英國警察在對待天鵝被害案件時十分雷厲風行:此前曾有一隻可憐天鵝被人套上了絲襪,英國警察就為此當即成立了調查組。
而他們被認為「無力」的原因在於:警察們其實也不太能很好地對付天鵝。
在英國的社交媒體上,警察們笨拙地捕捉天鵝的視頻總能成為網友們的笑料。
儘管他們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公務人員,能較普通人而言更好地處理各種突發事件,但一旦對上天鵝,警察們就會即刻被打回原形。
平心而論,對大多數人類而言,和鳥類搏鬥恐怕要比同泰森打拳擊更難一些,因為它們的攻擊毫無章法,且總能讓你無從下手。再加上天鵝還屬於不能傷害的保護動物,「控制天鵝」就成了頭等難題。
因此,英國警察們常常只能用驅趕、恐嚇、試圖講道理等方式來解決鬧事的天鵝,引導它們遠離人群。
但並不是所有天鵝都講道理,在更多的情況下,英國警察們只能無奈地將其逮捕。
逮捕的前提還是「不能造成太大傷害」,這也導致執法時間被極大延長,且會在居民面前展現出十分滑稽的節目效果。
又由於天鵝們似乎對「闖入大馬路」有極大的興趣,英國的交通常常被平添了不少壓力——許多司機常常因道路封鎖而被被困在車流里數小時,他們以為前方發生了交通事故,結果最後才發現,其實是警察和天鵝鬥智斗勇。
在英國,有不少經典案例都充分說明了警察們的這種無力感:2014年,一隻天鵝闖入了倫敦西區的一條街上,而警察們只能在它的身邊放置了交通警示錐,隨後與其進行沉默對峙。
在當地街道關閉數小時後,這隻天鵝才被成功轉移。
2018年,威爾斯親王大道被迫關閉,因為一隻天鵝闖入其中。最後大量警察出動,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對肇事者進行了隔空武力打擊,讓這一事件最終得以解決。
在此前,天鵝進入公共鐵路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由於處理不夠迅速,出行被耽誤的英國居民常常吐槽警察慢手慢腳——「這是天鵝不是大象」。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警察們的實踐經歷越來越多,他們逮天鵝的效率也正逐漸提升。
但仍然達不到「專業」的標準。在社交媒體上,英國人最愛看的周期型現實大戲仍然是「警察被天鵝欺」。
干不過,搖人
在這種情況下,「警察集體上「天鵝控制課」」這一事件的誕生也成了一種必然。而這事雖然看上去滑稽離奇,但英國人對警察們公費學捉天鵝倒沒什麼意見。不僅如此,儘管目前天鵝騷擾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但英國人對天鵝這種生物還是打心底里喜歡。
這也是源自於這個國家對於天鵝的特殊態度——如果在20年前,吃天鵝甚至還會被判叛國罪。
03
英國人對天鵝的保護與「縱容」,與英國皇室對天鵝所有權的歷史息息相關。
從12世紀開始,天鵝就是歐洲的珍稀寶物,被人們視為一種奢侈品——餐桌上的。
在那時,天鵝常常在宴會上以美味佳肴的形態出現,並被認定為「皇家鳥類」——但仍然有不少普通人擁有它們,而一隻天鵝的價格大約為普通大鵝的10倍。
直到1482 年,英國王室發布《天鵝法案》,其中規定:想要擁有天鵝的人,必須向官方購買「天鵝標記」,並將其刻在天鵝的喙上,才能正式享有天鵝的所有權。
而這經官方認證的「天鵝標記」,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對購買者的身份也有所要求。
簡單點來說,就是普通人買不起。
從該規定頒布開始,天鵝就變成了完全僅屬於富人與皇室的動物。如果有人試圖偽造或破壞「天鵝標記」,甚至會被判以一年監禁。
而未經標記的野生天鵝,則被認為是皇室所屬,傷害或捕殺甚至會因破壞君主財產而涉嫌叛國罪。
而天鵝也開始被認為是尊貴的象徵,普通人只能遠遠觀望著這種美麗的鳥類。
一種名為「鵝口普查」( Swan Upping)的活動也隨之誕生。人們會一年一度,打撈起泰晤士河上所有的天鵝,記錄它們的數量與所屬者。
這一習俗也延順至今,就在不久前,今年的「鵝口普查」就剛剛完成。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對擁有天鵝這件事變得不再狂熱。不再續費象徵所屬權的「天鵝標記」,所以時至今日,除去英國皇室之外,僅有兩家歷史悠久的公司——御用釀酒者(Vintners' Company)和御用洗染者(Dyers' Company)保留著擁有天鵝的權力。
最終,到了在1998 年,「吃天鵝為叛國罪」的法律才被更改。但英國皇室仍然享有開放水域中野生天鵝的所有權。與此同時,英國的天鵝也受野生動物法所保護,傷害天鵝的人會面臨巨額罰金。
在這數百年保護歷史的積累下,天鵝的國寶級身份已經在英國人心中牢牢坐實。儘管偶爾也會發生傷害天鵝的惡性事件,但人們對這種鳥類大體上的態度還是喜愛與容忍,而這也導致了諸多人與天鵝、警與天鵝之間的鬧劇一幕幕上演。
當然,或許其中也有更深層的原因,比如大夥只是單純打不過而已。
好消息是它們有極強的防疫意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地球人研究報告」,外星小姨給你講述地球上的迷惑人類和怪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