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改革高中階段學科考試;兩會代表建議高中納入義務教育階段

2023-03-13   外灘教育

原標題:廣東擬改革高中階段學科考試;兩會代表建議高中納入義務教育階段

看點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從2024年起,9個科目的筆試擬由省級統一命題,並結合各學科特點採用多樣化考試方式;學校方面,深圳寶安區將在小學1-3年級全面普及圍棋教育;國際方面,哥倫比亞大學宣布本科招生將永久採取Test-Option的政策,成為常春藤盟校中第一所永久選擇「標化可選」政策的學校。更多一周資訊,詳見下文。

兩會聲音

1.全國人大代表叢斌:建議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階段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建議,將普通高中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建立十二年制義務教育體系。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國上個世紀制定的教材學科內容已經跟不上時代需求的步伐,九年制義務教育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亟須加強義務教育的強度與長度。

叢斌指出,實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是加強素質教育提升國民素質的關鍵,是教育心理學的科學要求,是現代教育系統性的客觀要求。據了解,當前世界已開發國家大多實行11年至13年義務教育,包括小學和中學階段,並逐步向15年過渡。

來源:潮新聞

2.全國人大代表張瓊麗:建議在全國中小學推行「趴睡」變「躺睡」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級中學教師張瓊麗建議,在全國中小學推行「趴睡」變「躺睡」,充分保證中小學生實現優質午休。

她建議,教育部出台相關政策,在原有「睡眠令」的基礎上增加「中小學午休管理」細則,將中小學生「躺睡」作為一項硬性措施,統一推廣、分類指導,一地一策、一校一案,並將實施情況納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考核。

同時,中央和各級財政設立「中小學校園午休設施」專項資金,為中小學生在校午睡所需的場地、設施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根據學校的空間布局、室內場地、學生人數,可以直接引進午睡床、午睡椅或改造課桌椅,也可將閒置教室、閱覽室、圖書館等空間充分利用起來,打造專門的「午睡室」「午睡櫃」等。

此外,各地教育部門應指導學校加強午休管理,引導學校、教師、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護航學生健康成長。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3.楊建德委員:清理中小學班級群中與教學無關的網絡任務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四川省委會副主委、成都市政協副主席楊建德帶來了「關於清理整治中小學校網絡任務亂象,減輕學生及家庭課餘負擔的建議」。

楊建德談到,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不斷有各種形式主義的網絡課程甚至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網絡任務,通過學校、教師布置給廣大學生及其家庭。包括一些平台的知識競賽,APP、公眾號的推廣,還有一些宣傳推廣的網絡投票任務等。

「這類出現在各地中小學班級群里的網絡任務,讓學生家長勞心費力,卻沒有起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作用。」楊建德建議,對學校面向學生和家長布置的網絡任務進行清理,對類似信息的發布進行嚴格控制,以減輕學生家長課餘負擔,讓網絡在學生教育教學中發揮更多正面作用。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教育政策

1.廣東:擬高中階段學校考試科目由省級統一命題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於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 從2024年起,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數學、外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9個科目的筆試,擬由省級統一命題,各市組織實施。語文、數學、外語、體育與健康以分數形式呈現;其他科目可以分數、等級形式或「合格/不合格」呈現。

在考試方式方面,《意見》提出,結合各學科特點採用多樣化考試方式。外語科目實行筆試+聽力(或聽說)考試的方式;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科目採用筆試和實驗操作的方式。 文化科目可以採用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

信息科技、體育與健康和藝術科目考試,以實踐測試為主,紙筆測試為輔,採用過程性與終結性考查相結合的方式。體育與健康科目考試在初中每學年要進行一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並將測試成績按一定比例納入中考錄取計分。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

2. 河南:建設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加快職教和高教數字化轉型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發布了《2023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夯實基礎教育數字化轉型根基,啟動建設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加快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動教師利用微課、慕課等多種在線開放課程資源創新課堂教學。持續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建設,提升實驗教學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現代化水平。

來源:河南省教育廳

3.北京:2023年重點工程計劃發布,重點發展教育

近日,北京市2023年重點工程計劃正式對外發布。今年市級重點工程共300項,其中包括100項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項目、100項基礎設施項目和100項民生改善項目。北京市已經連續多年實施「3個100」市重點工程,突出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新需求。

100個民生改善項目分類9大類,其中教育類有新建北京大學懷密醫學中心等8項,續建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等12項。

來源:北京日報

行業信息

1.《2023年中國國際化學校調研白皮書》發布

近日,新東方國際教育「國際化學校發展趨勢報告解讀」發布會在京舉行。這是新東方國際教育首次聯合外部專業調研機構發布《2023年中國國際化學校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涵蓋近10年的中國內地國際化學校核心數據,數據均為實地調研所獲得的一手信息,以期呈現中國國際教育發展的最新趨勢,為關注國際教育的家庭了解國際學校、做好留學規劃提供多維度客觀參考。

來源:新東方國際教育

2.山東:新招聘教師崗位重點保障體育美育緊缺學科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召開會議安排部署2023年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公開招聘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教師供給規劃,解決當前急需要先調配、再補充,健全編制和人員動態調整機制,加大師資調配力度,將新招聘教師崗位重點保障新建學校、體育美育緊缺學科等教師的補充。同時,著眼未來新形勢,系統規劃好本地區教師招聘總體規模,保持一定時期內教師招聘數量合理穩定。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

3.亞馬遜雲科技入局人工智慧教育領域

近日,在2023 Amazon DeepRacer中國系列活動啟動會上,亞馬遜雲科技宣布與中國教育學會科創教育協作體及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將以Amazon DeepRacer人工智慧學習工具為核心,在課程研發、師資培訓、平台支持和以賽促學四個方面投入資源,在未來三年為十萬名中國青少年提供相關培訓,推動青少年人工智慧教育發展。

來源:騰訊

學校動態

1.德英樂與華大集團猛獁教育達成戰略合作

3月9日,德英樂教育與華大集團猛獁教育在深圳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青少年科學教育上展開深入合作。

華大集團成立於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組學研發機構,將前沿的多組學科研成果應用於醫學健康、農業育種、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推動基因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基因科技造福人類。華大集團旗下的猛獁教育以推動生命教育質量提升為己任,專注於生命科學國內外競賽輔導、學生高水平研究支持、校內外生命科學課程研發和開設等。

德英樂是萬科旗下的K-12教育品牌,德英樂校園內開設的基因課程分為《」讀「——基因解讀實驗課程》與《「寫」——基因工程實驗課程》兩大模塊。課程貫穿乾濕實驗,面向青少年在知悉實驗室安全及生命倫理的基礎上,學習並實踐基因提取、建庫、分析、解讀的全鏈條科學體驗。

來源:德英樂教育

2.上海市七寶中學將辦一所全新的高中

近日,七寶中學官微發文稱,為積極響應閔行區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發揮七寶中學在區域的輻射引領作用,進一步探索緊密型集團框架下的辦學新路徑,七寶中學將舉辦一所全新的普通高中,暫定名為七寶中學浦江分校(籌)。2023年分校高一計劃招生6個班級。

校長、法人由七寶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朱越兼任,分校將在辦學理念、行政管理、師資隊伍、課程教學、服務保障以及學生聯動培養方面,與本部實現一體化運作,以創建高起點、高品質的特色高中為目標。

來源:七寶中學

3.深圳:寶安區將在小學1-3年級全面普及圍棋教育

近日,深圳市寶安區圍棋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高級研修班活動開幕式在寶安區實驗學校(集團)海樂實驗學校舉行。

寶安將在小學1-3年級全面普及圍棋教育,每日一課時,努力實現人人會下圍棋的目標;4-9年級將開設圍棋教育選修課程,促進有興趣和拔尖學生高水平發展。同時,寶安將組織專家對各校圍棋教育開展情況進行專項督導,全面保障圍棋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4.北京:懷柔區取消原有教育集團

近日,北京市懷柔區教育委員會公布的《北京市懷柔區教育委員會關於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方案》中,明確因懷柔區第四中學撤併,取消了懷柔四中教育集團。原懷柔四中教育集團中的成員校進行重新調整並劃分至其他教育集團。

來源:新京報

國際資訊

1.史丹福錄取率跌至歷史最低

日前,史丹福大學公布了2022-2023學年的學校數據。其中,在2022年本科秋季入學的申請季中,共有56378名學生向史丹福大學遞交申請,錄取2075人,錄取率僅為3.68%,最終1736名學生入學就讀。而3.68%的本科錄取率也是該校歷史最低。

2025屆申請史丹福大學的總申請人數高達55,471人,相比去年漲幅為22.6%,最終錄取2,190人(接受offer的入學人數為1,757),錄取率低至3.95%。女生占54%,男性占 46%。其中國際學生占13%。從本科生總人數看,本學年史丹福大學共有7761名本科在讀。

來源:史丹福大學

2.哥倫比亞大學宣布永久採取「標化可選」政策

3月1日,哥倫比亞大學在校報上發布消息稱,學校本科招生將永久採取Test-Option的政策,不再強制要求學生提交SAT/ACT成績,這使得哥大成為常春藤盟校中第一所永久選擇「標化可選」政策的學校。

哥倫比亞大學在網站上提到,「我們的招生審查是有目的且細緻入微的,我們尊重不同的背景、聲音和人生經歷。並盡全力確定某位申請生是否適合入學,以及是否具備在我們的課程和社區中茁壯成長的能力。」

根據去年9月份該校首次發布的通用數據集,相較於標化考試成績,其他的申請材料,如在校GPA、申請文書、推薦信、班級排名等更加重要。哥倫比亞大學強調,不提交考試成績的申請者保證「不會處於劣勢」,申請錄取的過程學校會綜合考量每一位學生。

來源:哥倫比亞大學官網

3.2023英國應屆生就業報告出爐

3月2日,英國權威機構High Fliers Research發布《2023英國畢業生就業市場報告》(The Graduate Market in 2023),介紹英國頂級僱主2022年招聘情況和2023年畢業生就業市場環境。

英國高級僱主中近三分之一的工作起薪為40,000英鎊或以上,排在2023英國畢業生起薪中值前三名的行業分別是投行、法律和諮詢。中值起薪依次是55,000英鎊(約合45萬元),50,000英鎊(約合42萬元),47,500英鎊(約合40萬元)。

其中最受招聘應屆生的高級僱主關注的10所英國大學分別是:曼徹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伯明罕大學,布里斯託大學,華威大學,利茲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杜倫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

來源:High Fliers Research

4.澳洲:3月11起,取消對中國入境限制

據澳大利亞聯邦衛生部官網9日發布的消息,澳衛生和老年護理部長Mark Butler表示,澳政府決定,將取消對來自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旅客行前新冠病毒檢測要求,自2023年3月11日起生效。

來源:環球網

5.香港向內地9所大學畢業生開放落戶

香港最新出台「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通過該計劃引進的人才可獲兩年簽證,並在居住香港7年後可以申請永久身份證。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官網顯示,包括清華、北大、復旦、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中大、南大以及華科大在內的9所內地高校畢業生符合申請條件。

具體來看,高才通計劃接受三類合資格人士的申請:

A類為申請前一年年收入達250萬港元或以上的人士;

B類則是本科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在過去五年累計至少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士;

C類即申請前五年內,從全球百強大學本科畢業,但工作經驗少於三年的人士。

來源:投資界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