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在這個暑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最近黃渤和王一博主演的《熱烈》上映,這部影片的票房走勢劃出了一個特別的「V」型曲線。
本片最早作為今年上影節的閉幕影片第一次亮相,內部口碑十分炸裂,讓大家充滿期待,影片正式上映後,貓眼票房預測達到了15億+。
不過,今年暑期檔堪稱神仙打架,《熱烈》豆瓣開分高達7.7分,卻並未鶴立雞群。
上映首日《熱烈》日冠,被《封神第一部》奪去,貓眼預測也很快下調到了10億左右。
之後一個禮拜後,它的口碑逐漸發酵,票房又逐漸上揚,目前貓眼預測最終票房又回升到了13.80億。
《熱烈》能夠觸底反彈,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黃渤,他在本片中貢獻了近5年來最精彩的表演。
而在《熱烈》之前,黃渤已經遭遇了電影票房5連撲,在表演上也陷入了瓶頸期。
他雖然貴為百億影帝,卻已經被很多人開除出了一線影星行列,甚至有人斷言,黃渤毫無票房號召力。
輝煌之下,暗流涌動,其實,曾一夜成名的他,走到今天,經歷了3次轉變。
黃渤論外表,土土的,甚至有點丑,他自己一開始也沒想做演員,而是想做一名歌手。
20多歲的時候,他跟著樂隊跑遍全國去演出。
他曾被好友騙到身無分文,自己精心製作的唱片demo也被唱片公司的人,隨手丟垃圾桶,一起的夥伴最終走散,黃渤也和自己的歌手夢漸行漸遠。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黃渤出演了管虎的《生存之民工》,從此踏上了演藝之路。
之後他通過《瘋狂的石頭》變得家喻戶曉。
黃渤雖然是野路子出身,但他身上有著學院派演員沒有的粗糲質感。
年輕時浪跡天涯的經歷,成為滋養他表演的養料,所以他的表演很能打動人。
最能體現他演技的是管虎的《殺生》和《鬥牛》。
兩部文藝片把他身上的那股生猛野性,全都激發出來了,金馬獎影帝就是對他表演最大的認可。
隨後,黃渤也接連出演《泰囧》《西遊降魔篇》《心花路放》,收穫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他演而優則導,導演處女作《一齣好戲》也大賣13.55億,黃渤成為中國首位百億票房先生,一時風光無二。
輝煌之後,暗藏隱憂。
首先是身份的轉變。
用黃渤自己的話說,他火了之後,身邊都是好人。
黃渤的表演是體驗派,他需要體驗生活,才能演出好戲。
在成名前,他體驗過10年窮困潦倒的生活,因此才能演出好戲。
但成名之後,誰見了他都要畢恭畢敬叫一聲「黃渤老師」。
恭維的人多了,虛榮心是滿足了,真實的生活體驗卻消失了,當之前積累的養料用完之後,表演的瓶頸自然出現了。
黃渤後來從體驗派,逐漸變成了方法派。
他坦言自己過去是帶著情緒在演,表演不成熟,但足夠真實。
後來自己能自如掌控情緒了,15%或者是20%,演的多了,這個數字越精確,表演是成熟了,但那種「0的東西」沒有了。
所以黃渤後期的表演,很難打動觀眾了。
這種身份的轉變,帶來的就是定位的模糊,集中體現在2014年。
那年春晚舞台上,黃渤穿著一身民工裝邊走邊唱《我的要求不算高》。
但事後媒體爆料,他是穿著愛瑪士的名牌衣服在跑步機上進行的表演。
盡黃渤後來解釋道,自己穿的並不是愛瑪士,是一種「是比較時尚的一款工裝褲」。
「比較時尚的工裝褲」就代表了黃渤當時的處境,不接地氣,但也毫不顯貴氣。
其次是戲路變窄。
黃渤主攻喜劇,喜劇界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能一個人挑票房大梁的主角,一定要帥。
國內的周星馳、沈騰,國外的金凱瑞、卓別林,全都是帥哥。
相聲行里也講究「帥賣怪壞」。
黃渤不是帥哥,一個人撐不起票房。
在他成名前,這不是問題。
他只需要在喜劇里,演一個安安靜靜的「小配角」,就足以吸引大家的目光,不需要挑大樑。
在他成名後,這似乎也不是問題,他只需要和徐崢、王寶強、沈騰他們組成搞笑三巨頭,也能票房大賣。
但浪潮退去,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徐崢、沈騰、王寶強他們,各自帶隊後都證明了自己具有獨挑大樑的能力,之後黃渤沒有一部單扛票房的作品。
他的「丑」讓他在喜劇里脫穎而出,但也讓成為他躋身喜劇大咖的絆腳石。
最後是參加綜藝自毀形象。
2016年,黃渤錄製了《極限挑戰》,這檔節目成為綜藝天花板,黃渤賺得盆滿缽滿,觀眾看得樂不可支。
本以為是雙贏的局面,但多年後看卻成為阻礙黃渤表演的一大障礙。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保持神秘感是非常重要的。
以好萊塢為例,很多大牌明星除了宣傳新作品,平時是很少曝光的。
在韓國,有專門的綜藝咖,著名演員只是偶爾去綜藝里做客,不可能長期常駐的。
黃渤在《極限挑戰》里常駐,他憑藉好口才和高情商被觀眾喜歡,但也透支了自己作為演員的新鮮感,我們後來看他的戲很難代入,就有這個原因。
而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黃渤在綜藝里當導師,在晚會上秀口才,甚至當上了電影協會副會長。
他的個人形象越來越清晰高大,他的電影形象卻越來越逼仄模糊。
黃渤意識到了危機,早在10年前就開始了漫長的轉型期。
在《101次求婚》里,他和林志玲談戀愛;
在《奪冠》里,他飾演儒雅隨和的女排教練;
在《被光抓走的人》,他演苦澀的中年落魄男。
電影拍不好,那就去演電視劇。
黃渤拉著梅婷主演了《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在裡面他又飾演了商務精英男士。
黃渤在努力洗掉土氣,他在努力不再搞笑,他想要走進觀眾的心裡。
他也尋找導演為自己尋求突破。
他找到了寧浩,寧浩又找來沈騰,本以為三巨頭聚首,能創造新的票房奇蹟,但《瘋狂的外星人》最後的表現遠遠沒有達到預期。
他找到了管虎,曾經把他推向影帝的男人,但《廚子·戲子·痞子》品質雖在,黃渤的表演並沒有突破。
他找到了「影帝孵化機」曹保平, 曹保平也為他量身打造了《涉過憤怒的海》。
片子拍得十分生猛,但步子邁大了,3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依然沒有過審。
他找了陳思誠,當下最懂市場的商業片導演,結果兩人合作的《外太空的莫扎特》,口碑很差,票房更是剛剛突破2億,連陳思誠都說,這是他投資電影唯一一次賠錢。
他找了烏爾善,兩人之前合作的《尋龍訣》大獲成功,但在《封神第一部》差點夭折,上映後口碑不俗,票房強勁,但黃渤飾演的姜子牙卻飽受詬病,被大家稱為「史上最丑姜子牙」。
本以為黃渤就這樣了,直到他遇到了大鵬,拍了這部《熱烈》。
大鵬一定不是最優秀的導演,他的天賦也有限,但他貴在有自知之明。
他也追逐流量,比如《煎餅俠》;
他也講求情懷,比如《縫紉機樂隊》;
他還有一顆文藝的心,比如《吉祥如意》;
他也有著深刻的表達,比如《保你平安》。
而《熱烈》是大鵬把各種元素熔於一爐,平衡性做得最好的一部片子。
本片是一部標準的商業類型片,還帶著宣傳杭州亞運的主旋律任務,大鵬卻能葷素搭配,詳略得當。
影片像一桌合家歡的菜肴一樣,無論哪個年齡段的觀眾,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點。
每一個點去死摳的話都有明顯的硬傷,但這不重要,只需要把每一道菜都端上來,最後來個高燃的斗舞戲,所有的瑕疵和不足,全都可以被忽略,觀眾會淹沒在他苦心營造的熱烈氣氛。
「能抓住主要矛盾」,這就是大鵬戴著鐐銬拍攝這部《熱烈》成功的關鍵。
而在對黃渤的使用上,他也遵循了這個原則,沒必要再創造,只需要重新挖掘。
黃渤最適合出演的一類角色是:草根出身,有點油膩圓滑,有點真實可愛的中年失意男。
那就抓住這個點,發揚光大。
我們注意到,《熱烈》里,黃渤飾演的街舞老炮兒丁雷就是這類角色。
他和前女友分手,他去跪舔街舞高手,他心懷鬼胎,他巧舌如簧,他還喜歡看《甄嬛傳》。
這個角色和他以前經典角色是一脈相承的,觀眾很容易接受和代入。
但這個角色,又有新的特點。
丁雷是陳爍(王一博 飾)的街舞教練,也是人生導師,這和黃渤現在的身份(《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導師)很相符。
丁雷之前是街舞高手,參加比賽受傷隱退,而黃渤之前在全國各地的舞廳表演,心懷壯志,最後鎩羽而歸,這一點也很相符。
丁雷其貌不揚,舉止江湖氣,但一跳起街舞,就起范兒了,那種從容自信就出來了。
這和大眾對黃渤的印象也很像,他看上去其貌不揚,但言談舉止卻魅力十足。
簡單來說,大鵬在《熱烈》中針對黃渤,只做了一件事:縫合。
黃渤這幾年在大眾心中的形象是割裂的,我們無法把戲外那個左右逢源的他,與戲裡那個唯唯諾諾的黃毛聯繫起來。
大鵬做了縫合,讓丁雷這個角色,既延續了黃渤過去的草根氣,又維持了黃渤現成名後新的身份帶來的新的氣質。
丁雷這個角色,不帥氣,但也絕不醜,給人的視覺觀感,剛剛好。
丁雷的做事風格,不油膩,也不唐突,幽默感點到為止,還要加一點真誠,也是剛剛好。
大鵬像一個優秀的雜技演員,一方面維持住了整部戲的素材搭配,一方面也把黃渤幾種矛盾的特質湊在一起,呈現出了極為和諧的效果。
而黃渤只需要出現在鏡頭前,帶來的就是對的表演。
在經歷了5連撲後,黃渤這一次終於老樹開花了。
不過,這種平衡的狀態是曇花一現,還是可以成為常態,目前還不好斷言,但我們明顯能感覺到黃渤這一次起勢了。
這個暑期檔,他將有三部影片上映,分別是《封神第一部》《熱烈》和《學爸》。
情商超高的他最近也把頭像改成了三部戲的三個角色的合影,並根據角色名想出了應援口號:「雷雷子沖鴨。」
經歷了《封神》的爭議,《熱烈》的翻身仗後,黃渤能否憑藉《學爸》穩住這一波逆轉的口碑,目前還不好說。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電影需要這麼一位喜歡折騰的演員。
他本可以躺在功勞簿上輕鬆賺錢,但他用10年的時間不斷挑戰自我,一次次失敗後還能重獲觀眾的認可。
就憑這一點,黃渤值得肯定,我們喜歡他能真正迎來第二個春天。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