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收養戰友的孩子,省下自己兒子的口糧,養大戰友的孩子

2023-04-22     史密記

原標題:司令收養戰友的孩子,省下自己兒子的口糧,養大戰友的孩子

一日,原西康軍區司令的女兒讀到父親的日記,得知「自己還有1個哥哥」。原來,司令為了撫養戰友的孩子,把自己兒子的口糧省了下來。司令的兒子長期營養不良,不幸病逝,戰友的孩子得以平安長大。

在金戈鐵馬的戰爭年代中,戰士們在沙場出生入死,肩並肩地作戰,鮮血凝結的戰友情比寶石還要閃耀。1位老將軍為了撫養戰友的孩子,甘願省出自己孩子的口糧,悉心喂養著戰友的孩子。將軍的兒子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不幸病逝,老將軍哭成了淚人。

民國18年,紅4軍主力第2次進入福建,積極宣傳革命思想。1位23歲的上杭青年劉太平積極響應,來到紅軍游擊隊,正式報名參加了紅軍。1年後,劉太平因為立下赫赫戰功,升任為紅4軍3縱19大隊教導員。

當年8月,劉教導員接到上級命令,率部奔襲駐文家市守敵。在激戰中,劉教導員身先士卒、帶頭衝殺,率先攻入敵陣。在敵陣中,劉教導員揮舞大刀左劈右砍,殺得敵人狼狽逃竄。

戰鬥取得大捷後,19大隊打掃戰場,繳獲了長短槍100多支、子彈數千發、重機槍2挺,受到上級的點名嘉獎。到了抗戰時期,劉教導員接受上級命令,擔任了豫晉聯防區司令。1942年5月,日偽軍獲取了情報,糾集了重兵,朝著暖辿一帶殺來。

此時,八路軍的1位首長正在暖辿視察,形勢岌岌可危。劉司令當即指揮部隊,一邊轉移群眾,一邊掩護著首長突圍。經過幾天幾夜的艱難跋涉,八路軍終於找到了敵人封鎖線的薄弱位置,迅速突出重圍。

解放戰爭時期,劉司令先後擔任了華北野戰軍1兵團15縱司令、18兵團62軍軍長等職務,參加了上黨戰役、晉中戰役、蘭州戰役、解放大西南等一系列大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後,劉司令升任為西康軍區司令,率部鎮守一方,繼續為國建功。

劉司令位高權重,對家人們要求嚴格,對兒女們曾有約法三章。劉司令教導兒女們:「一不准在外面打我的牌子,不准搞歪門邪道;二是生活上不准搞特殊,要積極向工農子弟靠攏;三是學習上要刻苦努力,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對於孩子們,劉司令無疑是1位嚴父,他用身體力行教育著兒女們;而對於身邊的工作人員,劉司令更像是1位「慈父」,他對身邊的同志們關懷備至。比如園林工人來到劉司令家,替劉司令家修剪樹枝,劉司令會給工人親自端1杯熱茶,遞上1根煙。

劉司令身邊的1位工作人員,家裡剛生了雙胞胎,生活上出現了困難。劉司令得知消息後,自己掏出自己的一部分工資,接濟了這位工作人員。正是有了劉司令的幫助,這位工作人員1家度過了難關,一生感念著劉司令的恩情。

對於父親,劉司令的兒女們曾有過回憶,滿是對父親的無盡追思。劉司令的女兒回憶:

「父親病逝後,我開始系統研究父親的歷史,撰寫父親的革命故事。1天,我無意間讀到了父親的日記,裡面記錄了4位哥哥姐姐的名字。這4位哥哥姐姐出生在戰爭年代,在艱苦的環境中都不幸夭折了,父親把無盡的悲傷記錄在日記中。比如在抗戰時期,父親的1位老戰友即將跟隨部隊轉戰,老戰友的孩子剛剛出生無人照顧。父母親主動找上門來,把老戰友的孩子收養起來,把自家孩子的口糧省出來(小孩吃糧食,大人吃野菜),給老戰友家的孩子吃。就這樣我的哥哥飢一頓飽一頓,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不幸夭折了。在父母親的悉心照顧下,老戰友家的孩子平安長大,將我的父母親當作親生爸媽看待。」

這就是重情重義的劉司令,把戰友的孩子當作親生兒女看待,一生牢記著戰友深情。為了祖國的事業,他甘願奉獻了所有,從來沒有一句怨言,為我們樹立了頂天立地的巍巍豐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824ae1eba121eea6ae97dfb84a7d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