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白頭鷹與金雕的地盤之爭,美國與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之戰

2023-12-17     吳忠強

原標題:美洲白頭鷹與金雕的地盤之爭,美國與墨西哥的加利福尼亞之戰

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關係終於在1846年走到了徹底決裂的地步,美國白頭鷹與墨西哥金雕將用力量決定誰才是美洲西海岸地區—加利福尼亞的最強掠食者,而加利福尼亞衝突的開端,還要從一個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說起。

一、風起熊旗

1846年4月,當時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約翰·查爾斯·弗雷蒙特率領的一支隊伍正在加利福尼亞進行「地理勘探」,此人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探險家,也是一名軍事激進派。據說他在陸戰隊服役時,只有比他戰鬥技巧更高超的人才配對他品頭論足,是個實打實的猛人,當然也是他挑起了加利福尼亞之爭的開端。

1846年初的時候,弗雷蒙特上尉在加利福尼亞活動,他到處鼓動美國定居點的居民與墨西哥人對立。他還對墨西哥的諾澤·卡斯特洛將軍進行了挑釁,聲稱自己背後擁有一支強大的美國軍事力量,如果墨西哥不服不忿,那就用拳頭大小還說話。

雖然嘴巴很硬,但由於卡斯特洛將軍的軍隊人數眾多,弗雷蒙特只能乖乖離開,可是他在撤離的途中沿路殺害了數百名墨西哥印第安人,還留下了一面美國旗幟。當他們在克拉瑪斯湖附近的美國定居點安營紮寨後,繼續侵害著附近印第安人聚落。弗雷蒙特還給美國參議院議員托馬斯·哈特·本頓寫信聲稱,墨西哥與美國的關係已經處於戰爭的邊緣,美國必須做好戰爭準備。

果不其然,幾天以後一群印第安人找上門來了,他們是來為被弗雷蒙特殺害的同胞報仇的。雙方打鬥了幾個晝夜,最終印第安人被迫放棄了在克拉瑪斯湖附近的土地,向南部轉移避免遭到報復。而美國方面已有對福萊蒙特實施任何實質性的懲罰,墨西哥印第安人的行動還被渲染成了美墨衝突加劇的證據。

由於克拉瑪斯湖事件導致事態變得極具緊張,因此當時駐加利福尼亞的美國領事托馬斯·拉金向美國海軍的約翰·德雷克·斯洛特准將發出了信件,請求派遣艦隊和忠誠的海軍陸戰隊來保護當地的美國定居點。

美國海軍立刻回應了托馬斯領事的請求,派遣了美加戰爭中的海軍英雄約翰·柏瑞恩·蒙哥馬利准將,指揮普利茅斯號巡洋艦(19世紀的一艘美國軍艦)並攜帶一支陸戰隊前往加利福尼亞地區。

6月10日,弗雷蒙特自己組建的騎兵隊並開始騷擾墨西哥的牧民,牧民們的代表在和弗雷蒙特交涉時宣稱卡斯特洛將軍會把美國人趕出加利福尼亞,隨後卡斯特洛果然開始驅逐美國人了。作為報復,在6月14日,一群武裝暴徒擄走了墨西哥軍官馬里亞諾·瓦爾萊霍將軍,他們還製作了一面熊旗作為搞事的標誌,這也就是著名的熊旗事件。

二、白頭鷹與金雕的地盤爭奪

在美墨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美國就加強了當時的太平洋艦隊,幾乎一半美國海軍船隻都被調集到了太平洋艦隊中。雖然當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沒有正式的母港,也沒有正式的艦隊戰備倉庫,但他們的任務是在戰爭爆發後封鎖墨西哥的西海岸地區,並運送海軍陸戰隊登陸。

當時指揮太平洋艦隊的約翰·德雷克·斯羅特將軍在得知加利福尼亞爆發了熊旗事件以後,立刻下令艦隊對加利福尼亞西海岸地區的港口實施封鎖。

7月7日的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與墨西哥的一艘軍艦爆發了蒙特裏海戰,五艘軍艦對一艘墨西哥軍艦。鑒於敵眾我寡,墨西哥軍艦指揮官席爾瓦上尉果斷選擇談判,於是美軍兵不血刃的取得了所謂的「蒙特裏海戰大捷」,至今它仍然被當做一個傳奇傳頌。

7月9日的時候,美國海軍的約翰·蒙哥馬利將軍指揮普利茅斯號巡洋艦駛入舊金山海灣,目的是占領當時被稱作「芳草地」的雅格爾布雷納小鎮,參與此次登陸行動的包括220名水手和27名海軍陸戰隊士兵。根據美國方面的說法,駐守海濱小鎮的墨西哥士兵並沒有向普利茅斯號開火,美軍在這些墨西哥士兵的圍觀中順利占領了小鎮,這又是一次兵不血刃的勝利。

7月15日接替了斯洛特准將的指揮權的羅伯特·斯托克頓海軍准將計劃派遣更多的陸戰隊登陸,擴大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的優勢。為了確保這支部隊行動順利,斯托克頓將軍下令給最新晉升為「熊旗軍」中校的弗雷蒙特為這批人數為650人的陸戰隊提供情報支持,弗雷蒙特本人將帶領150名熊旗戰士作為先頭部隊為陸戰隊開道。

美國海軍陸戰隊官兵們在數天內控制了蒙特雷鎮,舊金山,索馬諾,薩特堡,新赫爾維蒂亞,普韋布洛和阿爾塔等城鎮,據稱在占領這些地區時墨西哥守軍仍然一槍未發,美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兵不血刃的神話。

事實上並非是墨西哥不想和美國作戰,奈何兵力太少,就連態度強硬的卡斯特洛將軍都在美軍全面進入加利福尼亞北部之前率領部隊逃往了南部地區。1946年8月13日,斯托克頓將軍向「華盛頓」彙報了陸戰隊正在對洛杉磯展開進攻,美軍即將控制北加利福尼亞地區。

當時的洛杉磯也只是一座小鎮,駐守這裡的有150名墨西哥士兵和民兵,進攻48名美軍陸戰隊員率先抵達了洛杉磯並對這裡實施了「包圍」。弗雷蒙特和斯托克頓與14日抵達洛杉磯,包圍洛杉磯的兵力增加到了660人,9月24日斷水少糧的墨西哥守軍投降。

三、加利福尼亞的雙份條約

1847年1月8日,斯托克頓和弗雷蒙特率領部隊發動了加百列戰役和拉梅薩戰役,斯托克頓將軍在發生在洛杉磯附近的加百列戰役中親自參加了戰鬥,他高舉手槍大喊著「為了洛杉磯!」的口號,率領部隊對前來進攻的墨西哥軍隊發動反擊。

雖然他的對手何塞·弗羅里斯將軍的騎兵隊試圖襲擊美軍的後方,但是他們沒有成功,斯托克頓將軍親自指揮炮兵擊退了弗羅里斯的騎兵並壓制了墨西哥軍的炮兵。戰鬥持續了一個半小時,最終弗羅里斯將軍敗退,雙方各自傷亡了11人。打了這麼久卻傷亡這麼少人,著實是奇怪的戰鬥。

1月10日,斯托克頓將軍正式將指揮部設立在了洛杉磯,也就是當時的普韋布洛鎮,直到今天,人們已經遺忘了這裡原本的名字,在當地還建立起了一座戰爭紀念碑,當地甚至還有一條以弗雷蒙特命名的街道,而一些年輕人也喜歡在這裡玩一些歷史重演的戰爭遊戲。

而拉梅薩戰役爆發在1月9號,這場戰役同樣是由斯托克頓將軍親自策劃的,這場戰鬥是美國控制加利福尼亞的最後一次戰鬥,美軍的大炮壓制了墨西哥軍的大炮,儘管墨西哥軍隊試圖對美軍側翼發動襲擊,緩解正面戰場上的壓力,但是實施側翼攻擊的特遣隊被擊潰了。

戰鬥在1月12日結束,雙方各自傷亡了數人……失敗的弗羅里斯將軍返回了墨西哥,沒能撤離的墨西哥民兵則向美軍投降。

1月13日,晉升為上校的弗雷蒙特與墨西哥的安德烈·皮克將軍簽署了《卡胡恩加條約》,條約中美國終止在加利福尼亞方向的軍事行動,而墨西哥則不再阻攔美軍進出加利福尼亞,雙方釋放俘虜和囚犯,不願意離開加州的墨西哥人將獲得與美國人相同的權益,美國不會強迫他們選擇做美國人還是墨西哥人,如果他們願意,可以隨時離開加利福尼亞。

第二天斯托克頓將軍批准了條約生效,雖然這份條約並沒有得到雙方高層的承認,但它確實終止了雙方的衝突。不久之後美國陸續增派軍隊進入加利福尼亞,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多的移民並在當地興起了淘金熱。

1848年2月美國和墨西哥簽署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這份條約的簽署標誌著衝突的正式結束,在條約中墨西哥承認美國對德克薩斯和加利福尼亞的控制權,美國支付1500萬美元作為對墨西哥的補償。

結語

此後眾多墨西哥作者和文學家們紛紛在文章中抨擊美國永無止境的野心造就了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戰爭,時至今日,這場戰爭依然是墨西哥的傷痛。

參考文獻:

《美國與墨西哥戰爭》

《陰謀與墨西哥戰爭》

《征服加利福尼亞》

《墨西哥戰爭的起源》

《洛杉磯—普韋布洛》

《美國的擴張1846-184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6044e11ac41e8e8cb9163834acad14d.html